APP下载

科学读梦能否成真

2013-02-27

发明与创新 2013年16期
关键词:幻觉人能梦境

▲科学家正努力让“读梦机”成为现实

“读梦”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因而中国有《周公解梦》,西方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时至今日,科技将“读梦”更推进了一步。

横空出世的“读梦机”

任职于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的堀川友慈等人目前已开发出一种读梦程序,在实验中读取梦境内容的准确率极高。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招募了3名20岁至39岁的男性志愿者,参与为期10天、每天3小时的读梦实验。志愿者一进入睡眠6到7分钟,就会被唤醒以描述梦境,研究人员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将志愿者睡眠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

研究人员据此整理出3人睡梦中一些常见内容,比如树、男人等,并将这些内容分成大约20个类别,然后又与3人清醒状态下见到相似场景时的脑活动相比较,得出每个类别的脑活动特征,研究人员开发的电脑程序能学习、识别并破译这些脑活动特征。

堀川友慈说,当他们利用这种电脑程序再次进行实验,读取3名志愿者的梦境内容时,发现其准确率达到6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不能归因于运气”。

梦境还是“睡前幻觉”

不过,一些神经科学家对这一实验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堀川友慈等人研究的并不是“梦”,而是所谓的“快入睡时的幻觉”,因为3名志愿者在实验中只有较浅的睡眠,而做梦通常出现在这之后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英国牛津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马克·斯托克斯表示,一台读梦机也不可能解读所有人的梦。还有神经学专家称,在这一实验中,志愿者只进入浅层睡眠。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志愿者在实验中并未处于梦境状态,他们所谓的梦境其实只是幻境。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梦研究专家阿伦·霍步森说,从技术角度而言,受试者描述的这些影像根本不能称为“梦”,“它们是‘睡前幻觉’,与发生在睡眠阶段的梦游在生理学上有本质区别”。

需要能做“清醒梦”的人

“读梦机”是科学家们的梦想。用脑成像技术观测梦中大脑的状态,再与梦境一一对应,已经成为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研究思路。但难题是,很少有人能够在醒来后还记得自己做了什么梦。于是,能做“清醒梦”的人成了科学家们最需要的志愿者。

这些人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对梦中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力——这就是被称为能做“清醒梦”的人。德国马普学会精神病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马丁·德雷斯勒表示,大约有一半的人曾经做过清醒梦,不过很少有人能经常做这种梦。他认为,一些人能够通过学习更多地做“清醒梦”。

德雷斯勒的研究团队招募了6个人,并训练他们做“清醒梦”。结果显示,6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能在嘈杂的扫描仪器监视下做清醒梦。不过研究者发现,被试者控制左手的运动皮质区域就像清醒状态下一样被激活了。(据光明日报、新华社)

猜你喜欢

幻觉人能梦境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真实的幻觉
当代艺术家处于自以为是的幻觉中
远方
梦境
漫画哲理
患近视的人能当航天员吗?
借钱理由
春天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