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氯啶菌酯EC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
2013-02-27姜观曙颜军烨陆加荣姚建林
姜观曙 颜军烨 陆加荣 姚建林
(1.江苏省淮海农场,江苏射阳224354;2.宝灵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
15%氯啶菌酯EC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
姜观曙 颜军烨 陆加荣 姚建林
(1.江苏省淮海农场,江苏射阳224354;2.宝灵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
氯啶菌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对小麦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为验证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5%氯啶菌酯E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2012年,受该公司委托,我们在小麦田进行了本试验。
1 试验条件
1.1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郑麦168。
1.2 环境条件
1.2.1 试验地情况。试验地点在淮海农场农科所,小麦播期为2011年10月16日,前茬作物为水稻。小麦基本苗18万~20万/667 m2,茎蘖数60万~80万/667 m2。
1.2.2 试验地环境条件。试验地排灌通畅,设施齐全,灌排保证率100%。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药剂
试验设计3个处理。1、15%氯啶菌酯EC,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处理剂量:25 m l/667 m2;2、对照药剂及处理剂量,20%三唑酮乳油,盐城利民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试验处理剂量40 ml/667 m2(商品量);3、空白对照,喷清水,不用药。每个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四次重复,共12个小区。
2.2 施药方式
2.2.1 施药时间和次数。施药时间分别为2012年4月22日下午和2012年5月2日下午,都是一次性完成施药工作。第一次施药时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第二次隔10 d施药。施药时天气良好。
2.2.2 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施药器械为长江10型手动喷雾器。施药方法:试验药剂加水,充分搅匀后喷施。用水量10 kg/667 m2。
3 调查方法
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调查。①调查时间:药前调查病情基数,药后10 d、20 d调查病指和防治效果。②调查方法:每小区固定5个点,每点查15株,共75株。药后10 d调查每株上部三张叶片的病指和防效。药后20 d调查每株旗叶及旗叶下的第一片叶的病指和防效。③对作物的直接影响:10 d、20 d,检查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为害程度和对作物的有益影响。
4 试验结果
4.1 药后第一次对小麦白粉病防效调查
试验处理后10 d,即2012年5月2日,进行第一次小麦白粉病防效调查,经计算整理得表1。
结果表明:药后10 d,试验药剂15%氯啶菌酯对白粉病的防效达60.7%,比对照药剂20%三唑酮的防效51.0%,高9.7%,两者防效差异达极显著。
表1 15%氯啶菌酯药后10 d防治小麦白粉病防效调查
表2 15%氯啶菌酯药后20 d防治小麦白粉病防效调查
4.2 药后第二次对小麦白粉病防效调查
试验处理后20 d,即2012年5月12日,进行第二次小麦白粉病防效调查,经计算整理得表2。结果表明:药后10 d,试验药剂15%氯啶菌酯对白粉病的防效达71.9%,比对照药剂20%三唑酮的防效51.9%,高20.0%,两者防效差异达极显著。
4.3 15%氯啶菌酯对小麦安全性调查
试验处理后10 d、20 d,对作物安全性调查,没有产生药害。
5 小结
15%氯啶菌酯EC,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是安全的。
15%氯啶菌酯EC,防治小麦白粉病,在试验剂量下,药效明显比对照药剂三唑酮高。
15%氯啶菌酯EC,用量在25 ml/667 m2,用水量10 kg/667 m2,分别在白粉病发病初期,隔10 d再施药,可以用来代替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
2012-05-21
姜观曙(1978-),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