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缩差共富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3-02-26杨严

价值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生产力

杨严 等

摘要: 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寻求缩减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对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键的焦点,这不仅为稳定社会秩序具有一定作用,而且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能够进一步促进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首先对贫富差距加大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找出了中国贫富差距形成的具体原因,最后从公众自身角度提出了缩差共富的具体建议。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d of greater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many scholars has focused on how to seek to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is gap, which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ling social order,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increase rapidly. In this view,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me gap increasing, then finds the reasons on increasing incom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narrowing this gap.

关键词: 缩差共富;基尼系数;生产力;教育投入

Key words: narrowing the gap to realize the common prosperity;Gene coefficient;productivity;educational input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94-03

0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加大已经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由2010年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1]。基于这种现状,为了进一步寻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缩差共富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影响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前的环境背景,提出了切实可行缩减贫富差距的具体途径,以期为政府真正解决缩差共富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贫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1.1 地区发展不平衡

1.1.1 城乡差距 通过对涪陵区新妙镇中关村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文发现目前该地区居民住宅之间距离过于遥远,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实施不到位。其中村里大部分居民还在沿用传统挑水的模式,整个村的经济发展相当落后。虽然在村政府的帮助下,集体种植果园,但交通不便利,导致大量的水果腐烂[2]。从这一情况分析不难看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其经济建设、教育和医疗上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现真正脱贫的必要因素,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有赖政府的支持,在这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乡镇却无法与城市相比。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城乡居民经济差距加大根源于国家政策倾斜,当前我国国家政策对于农村人在城市的身份问题的处理上引致农民在经济、政策方面保障不足,因而导致其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其二,在农村大部分留守在家的居民从事的工作都是传统农业,基本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然而城市里的企业是新型现代化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工资待遇自然是相对较高,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1.1.2 地理位置差距 商品经济的发展始于沿海城市,这使它们在接受市场商品经济上赢得了先机,并最终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内陆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发展初期,由于交通运输、信息不完善等因素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不平衡则进一步加剧的东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在地理方位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东部以加工业为主要行业,拥有大量物资的西部是以资源供给为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由于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东部的发展模式很明显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它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3],让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财力等重要资源不断向东部靠拢,进而使得东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加大。

1.2 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 造成贫富差距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社会竞争起点的不平衡,致使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我国社会多样化,不平衡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基础,造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占有和发展机会上不平等,并不断加大两者之间的差距[4]。根据时政和个别地区贫富差距的研究可以得出:生产技术落后和农村发展滞后导致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具体表现为低端人群的生产技术落后,对于农村以及部分中心型城市中,由于存在在生产技术的滞后,以手工和人工为主的工业和农业的生产,使得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降低,同时加之社会本身的相对落后,导致人才的紧缺,致使相关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理念无法及时引入,进一步导致技术处于相对弱势的人群在价值创造上出现的低效率情况,导致整体社会价值总量的降低,且分配到个人身上的价值减少。

1.3 法律政策的不健全

1.3.1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的贫富差距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老年贫困生活,已经在老一辈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了,而这又恰恰只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冰山一角。在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国有企业等部门的保障制度是不能随着保障主体的流动而流动的,其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小。另外,社会保障收不抵支出现财政性危机,不但成为各国政府的沉重包袱,同时也使我国政府处于一种被动局面,它诱使很多中底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越来越低,进而导致贫富差距更加凸显。

1.3.2 公权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性导致的贫富差距 公权力资源配置受到高度关注是源于2006年的轰动中国的“嘉利来”案件,所谓公权力是由国家为基底的一种政治权利变成了一种极其特别的资源。公务员可以说是公权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典型,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国家公务员,他虽然拥有国家规定的优厚待遇,占有着极其优良的公权力资源配置,但却没有真正为老人民办实事,做大事;反而利用公权力为其谋取超额利益,从而造成新的不公平,并最终使得官员与普通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

1.4 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不合理 造成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其一,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具有调节、监督作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层面和再次分配层面中,政府作为公共政治权力的所有者,责任重在维护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但是它赋予的法定垄断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凭借着行政性垄断的特殊优势,使得部分国有企业没有经过市场竞争却相对于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财富,从而使得垄断部门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国民收入的差距。其二,在二次分配严重乏力的情况下,这种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趋于拉大的逆向分配效果,具体表现为财产和财产收入差距逐步加大,经济增长、平等和稳定可持续目标不一致,且这种并存的情形格局将延续下去。

1.5 社会经济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冲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直接了导致收入差距的增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5.1 所有制改革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计划经济下所有制结构单一的格局,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围绕经济利益的相互竞争。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壮大并且收入分配以效率为主且极具弹性,这使得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另外,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进一步加剧了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1.5.2 国有企业改革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上一些企业盲目的套用别人的模式来改制,致使一些国企越改越烂,部分职工因下岗而失去经济收入。与此同时,企业的这种改制使得管理层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相差已达千倍以上,其中还不包括福利及灰色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管理层自定薪酬所致。

1.5.3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相对充裕,相对来说资本便成了稀缺要素,资本报酬远远高于劳动报酬。我国的资本大多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只要拥有“强资本”,相应的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5],从而导致掌握不同生产要素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另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进一步加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他们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也包括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间存在着的巨大,人社部多年来的调研都涉及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既包括垄断行业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1.5.4 宏观调控政策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一方面对于部分地区的政策支持和部分行业的限制管理加大了该地区和该行业与其他地区、行业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居民工资收入缺乏有效调控措施。

2 实现缩差共富的主要途径

2.1 提高农村生产力 利用科技改造农村第一产业发展。在重庆市涪陵区十字村,徐天府肉兔养殖基地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集中养殖,做到“产、供、销一体化”计划养殖,订单-养殖模式,向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由于国家政策对回乡创办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因而目前已有一部分农民经过专业培训后创办了农业企业,从而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在农村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带动性。

通过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投资,农村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提升投资的过程中要考虑文化因素并体现农民价值观的变化。我国收人与教育的相关度的实证计量研究表明:各种受教育年限的边际报酬与劳均收人弹性均为正值,农民纯收人水平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9]并且随着农村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均收人弹性也会逐渐增大,即高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投资收人弹性更大。本文认为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更具有意义,并且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训应该有一个连贯性,这样才能使农村劳动力真正掌握一项技能,从而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

2.2 经济政策缩小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等的发展不平衡,所以做好对贫富差距的控制必将要从源头经济上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针对不同问题所导致的区域经济不平衡进行规划。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通过政策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收入差距,即在国家宏观统筹的角度,将经济扶持政策进行调整,即加大对西部偏远山区以及中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倾斜;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除在经济源头上寻求解决贫富差距的对策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缩差共富,具体实现途径有:

2.2.1 进行收入再分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保障分配制度的公平性与适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贫富差距的扩大速度,可以在社会生产初次分配之后,对社会上处于分配得到较少的一方给予更多的社会再次分配,这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社会处于弱势一方群体的收入。从初次分配抓起,将市场机制引入再次分配领域,缩减高收入与低收入之间的差距,带领我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2.2.2 大力扶持微型企业、扩大就业量 从长远目标看,解决低收人群体人员的“脱贫”问题,应主张自主创业。一个完善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是最需要的,持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目前低收入者就业机会的一大来源,继续鼓励和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并为其制定特殊帮扶政策能够为低收入者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连带性福利。对于落实现有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农村低收入群体人员的收入则可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2.3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需要考虑社会保障的各责任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更要考虑到其保障水平与国家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匹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进而达到缩减贫富差距目的。具体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增加基本的保障额度;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深度,实行部分社会保障强制性购买,来有效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问题,除低收入人群可享有较大比例的政府财政扶持,不进行强制性购买外,其他收入人群可按照不同标准来有选择地进行强制性购买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三是强制企业来逐步增加其员工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并将生育保险作为公司对于女性员工的法定福利,来达到提高企业中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的目的。

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财税制度的调节作用。以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等收入实行累进征税,而对其他所得实行20%的比例税率为例[6],由此造成普通工薪阶层与高层次的收入阶层的巨大差异,然而高层次的收入者的收入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工资薪金,所以,本文基于此种难题,引入“消费税”概念,它主要是调整征税机关与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之间在对自然资源的耗费程度、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与获得收益比率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过消费税来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思路如图1所示。

2.3 进一步完善社会财富分配的调整体系 国家通过制定一定的财政政策,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旨在达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7]。从目前已有的政策实施力度和实施效果来看,还远未达到其应该达到的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的调整,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失业救济、扶贫、对基础教育、医疗的补助等社会保障措施。此外,还应从政府权力方面着手,改进政治权力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效用的对策,加强和完善政府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作用,通过实施公共财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来加快政府功能改革和权力机制改革。

综上所述,比较完善的社会财富分配调整体系应该具备将财富从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转移的功能机制,通过财富调整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

2.4 积极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应积极改革其行政管理体制来减少收入差距,导致目前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权力的中心即是资源中心和分配中心为依据的所有权垄断形式的分配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2.4.1 根据现实需要从职能和机构配置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出发来科学合理地设置政府机构,必须做到政府管理体制要精干、高效、廉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注意按照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适应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改革。

2.4.2 积极实现政事分开,合理划分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能,改变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等行政管理方式创新。规范政府与事业组织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起现代事业制度。如政府要开放投资领域,取消民间资本准入限制,创新项目投资形式。探索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2.5 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于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战术。因此,政府不仅应巩固“两基”、实行“普九”,还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人,着重努力提高全民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应对农村贫困地区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更应该努力改善农村教育,即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缩小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贫富差距。

3 结论

本文从经济学这一视角来看待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对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做了简要分析,对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做出了简要诠释的同时,也深化了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认知。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用科技改造农村第一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进而达到缩减城乡差距的目的,并且利用经济政策、税收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小收入差距,实现整个社会的缩差共富。

参考文献:

[1]于喆.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基于烟台地区的实证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5):81-83.

[2]张举国,马红霞.劳动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黄乙静.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3):19-21.

[4]何新安.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培育中国新型农民—基于巴中地区案例的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33-138.

[5]成思危.谁在管理国家财富[J].中国投资.2010,(4):114-115.

[6]孙熹,李婉捷.经济法与民商法的比较关系——以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为考察重点[J].法制与社会,2007,(4):103-104.

[7]张敏.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和措施[J].科教文汇,2006,(5):118-119.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生产力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什么是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中国人的收入差距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