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2013-02-26张志

价值工程 2013年3期
关键词:记账会计人员基地

张志

摘要: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会计职业特点引发的制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更好的进行实践技能培养。

Abstract: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key link of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bottleneck that restri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solutions: the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to construct the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and cultivate practice skills.

关键词: 实践技能;校外实训基地

Key words: practical skills;off-campus practice bas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00-02

1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发展背景

1.1 国内外工学结合研究 高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各种较为成熟的方法。CBE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CBET模式为英国采用,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国际劳工组织的MES等。这些课程开发都是以职业分析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体系设置,关注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操作技能、关注岗前培训和职业后续教育、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2 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 马克思曾经提出,“实践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应该为实践来服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高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努力提高实践能力,推行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实践性与职业性的学习。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效结合、具备从事一线工作岗位能力和资格的高层次实用人才。那么课程开发中的校内专业课程实训、校外综合岗位实习成为课程设计的关键。在会计专业理论框架下,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校内实训,将企业对会计岗位的专项岗位需求融入其中。选择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以职业能力考核作为评价指标,强化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

2 制约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瓶颈问题

高职学生可以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习工作,企业可以参与高校教学改革,将企业优秀理念融入一线教学中,高校可以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同优的学生,双方达到共赢。但是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使高职院校在校外构建实训基地上出现一些难题。

2.1 会计资料的保密性 会计部门是如实为企业进行经济业务计量、记录的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核算企业的收入、支出、产品成本、结算职工工资等各项经济业务,用会计的专业手段将其记录在凭证、账簿中,有其专业性和保密性,并不是谁都可以看懂会计信息和获取会计信息的。

2.2 会计资料核算的系统性 企业根据业务情况选择账务处理程序,每个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凭证传递、账务处理上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查到其归属。如果企业在某个会计岗位上安排实习,一旦学生提出无法连续担任某岗位工作,受影响的将是整个企业会计系统。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为培养实训基地学生而冒如此大的风险。

2.3 会计核算的技术性 学生虽然已进行过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操作,但并未有足够的经验来独立应对会计岗位突发性业务问题。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作为新手不能独立顶岗,需要企业派一线岗位会计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企业会计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缺少教学经验,教学组织能力不足,短时间内将岗位核心技能讲授给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2.4 实训基地容纳的实习生数量有限性 每个企业会计人员数量有限,办公场所固定。不可能像机械制造、服装加工企业那样,企业车间可以容纳高职院校上百的实习生。

3 我国高职会计实训基地模式重构

3.1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 通过与企业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在校生与实际技术岗位全面接触。高校应在考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本着高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探索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尽可能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专业对口、资源共享的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时间应相对稳定,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实训培养方案。

3.2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选择方向及合作形式 如何突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瓶颈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具体考虑基地合作伙伴及合作方式。会计人员主要工作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记账公司。

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是一个职能部门,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一对一的岗位人员配置,每个企业能够安排实习学生数量有限。为此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事企业审计业务,需要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专业会计人员进行。事务所业务量大、工作繁忙,人员流动性很强,在审计报告月份集中的时期,专业人员缺口大。高职学生在审计师的指导下是可以完成一定难度的工作,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快速提高专业技能。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是高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理想合作伙伴。会计记账公司主要为中小企业进行账务处理、纳税申报、年检等工作,中小企业经济业务量较少、业务流程简单、客户来自各行各业,实习中既可以独立完成中小企业的日常账务工作,又能够接触到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熟悉各种行业的业务性质。会计记账公司应该是高职院校重点考虑的基地建设目标。

针对以上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记账公司既可以一次性容纳较多的实习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在一线会计岗位接触到最全面的业务事项,与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大有裨益的。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和记账公司是否愿意接纳高职院校输送的实习人员呢?

事务所和记账公司主要的人力资源就是专业会计人员,从事具体的审计核算工作,人员需求量大。这两类型企业中会计人员流动性较强,公司也希望能有自己稳定的人才储备。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未走入社会,有较强的可塑性和职业道德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对实习学生进行业务培训、灌输企业文化。业务量增长时,按照已经培训好的模式在人才储备库中挑选可以胜任的学生,独立或配合一线会计人员立刻投入工作。具有前瞻性的事务所和记账公司是很乐意与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共同培养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建设的。学生既可以短时间内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企业也可以在专业人员不足时直接选用实习生顶岗工作。

高校应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利用校内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由高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会计机构指派人员共同在校内指导学生实训。企业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经济业务事项,将现实工作引入学校,学生接触到的是真实的经济事项,老师与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校外实习中,高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公司按照企业需求对实习生进行职业理念培养,为企业人才储备库增添后备力量,也为学生的就业打开了一扇门。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按照不同性质的企业分别建立有针对性的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结合企业文化进行培养,缓解企业人才需求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学校在地区中的影响,提高知名度,促进学校发展。校企共建中真正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周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选择性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8.11 下旬刊.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10-6-30.

[3]张小红.破解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题.会计之友,2009(22).

猜你喜欢

记账会计人员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记账类APP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我的基地我的连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代理记账:会计“工学结合”的新动向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