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30例临床观察

2013-02-24马新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水牛角儿科学川崎

肖 蓉,马新蕾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30例临床观察

肖 蓉,马新蕾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确诊后立即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口服;部分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金银花、连翘、栀子、水牛角、牡丹皮等)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8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有显著疗效。

川崎病;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金银花;连翘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2006年3月-2012年3月,笔者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患者30例。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6周~4岁,平均(2±0.5)岁;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7周~5岁,平均(3±0.4)岁。2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 均有发热,入院前发热病程2~17d,平均发热8d,多为不规则热。总发热天数<8d 9例,8~14d 12例,>14d 10例。21例有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25例有杨梅舌;26例出现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28例出现指趾端膜性脱皮;21例有明显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单侧为主;8例出现肛门周围潮红。

1.3 诊断标准 符合《儿科学》[2]诊断标准:1)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2)多形性皮疹;3)双侧眼球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4)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5)颈部淋巴结肿大。如5项临床表现中不足4项,但超声心电图有冠状动脉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4d;同时口服阿斯匹林,急性期30~50mg/(kg·d),分3次,体温正常后即减为3~5mg/(kg·d),1次顿服,至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并维持3个月。有冠状动脉扩张者,服药至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后3个月;并加入潘生丁3~5mg/(kg·d),分3次口服。部分患儿加用糖皮质激素2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基本方:金银花8g,连翘8g,栀子8g,水牛角15g,牡丹皮8g,赤芍10g,玄参10g,生地黄12g,丹参10g,甘草5g。热退后可加天花粉10g,麦冬8g;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加蒲公英10g;大便不通可加生大黄4g。2周后观察疗效。

1.5 疗效标准[3]显效:体温正常,其他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有效:体温接近正常,其他症状和体征好转;无效:症状或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15)例

3 讨论

川崎病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约20%~25%未经治疗的川崎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瘤或扩张,严重者可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4]。西医治疗川崎病主要针对症状进行相关支持疗法,疗效尚不满意。近年来,关于川崎病的治疗更多报道[5]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更能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使病程缩短,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古代医学文献中没有对本病的记载,据其传变过程及临床特点,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本病主要因感受温热邪毒,从口鼻而入,犯于肺卫,蕴于肌腠,内侵入气及营扰血而传变,尤以侵犯营血为甚。[6]治疗上以清热解毒为主;另外,本病极易形成血瘀,故从病始至病终,均应注重活血化瘀。笔者常用金银花、连翘、栀子作为君药,用于清热解毒;水牛角、牡丹皮、赤芍、丹参为臣药,起到清泄营分之毒,活血化瘀之用。现代医学研究[7-9]认为,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使血流显著加快,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有利于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灌注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使聚集的血细胞发生解聚,抑制凝血,激活纤溶,抑制血栓形成,提高细胞耐缺氧能力。玄参、生地黄为佐药,用于清热养阴;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因本病病程长,日久耗伤津液,故热退后加用天花粉、麦冬养阴生津;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加用蒲公英等药物清热软坚散结;大便不通则邪毒蕴结,邪无出路,故加用生大黄通便,起釜底抽薪,引邪外出之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8.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4-187.

[3]毛利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31-32.

[4]Carlson JJ,WongWB,Veenstra DL,et al.Budget impact of erlotinib for maintenance 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Med Econ,2011,14(2):159-166.

[5]杨海明,杜忠东,阎慧敏.川崎病中医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2,31(3):232-236.

[6]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7]高立超.通栓降脂丸治疗缺血性脑梗死252例[J].陕西中医,2004,25(2):120.

[8]何伟明,高坤,周栋,等.丹参注射液对指多糖致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TGF-β1、MMP9、TIMP1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25-28.

[9]钟丹,张文峰,黄宇清,等.黄芪丹参合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保护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406-407.

R272.6

B

1007-4813(2013)02-0310-02

2012-12-14)

肖 蓉(1978-),女,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

猜你喜欢

水牛角儿科学川崎
动物药水牛角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野花扎在水牛角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