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护理体会

2013-02-20张如雪黄均英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广西钦州535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泪道小点脓性

张如雪,黄均英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广西 钦州 535000)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是婴幼儿常见眼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患儿泪溢、眼部分泌物多,检查压迫泪囊区可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溢出。我院眼科门诊对2010年6月~2012年1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29例136眼,对于初诊年龄<2个月患儿,均先滴妥布霉素眼水加按摩泪囊区,治疗1~2周,3次/d,按摩2周以上无效的,行加压泪道冲洗,1次/d,泪道冲洗不通的,待冲洗至分泌物减少或没有,用我科自制的冲洗式婴幼儿泪道探索针行泪道探通治疗,经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2年1月在我院眼科门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29例136眼,其中男72例76眼,女57例60眼。年龄最小12天,最大2岁。诊断标准:患儿均有溢泪、结膜囊有脓性分泌物,按压泪囊或冲洗泪道有脓性分泌物从泪点流出。排除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

1.2 治疗方法及护理

1.2.1 心理护理:因患儿年龄小,无语言表达能力,在治疗时会哭闹,不配合治疗,加之家长对治疗方法的不理解,担心该治疗是否损伤泪道等,家长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因此,护士首先要做好解释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家属讲明该治疗的方法、效果、优缺点、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消除家长的思想顾虑,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

1.2.2 加压按摩泪囊:对于初诊年龄<2个月患儿,先滴妥布霉素眼水同时给予加压按摩泪囊,每次按摩5~6遍,一般每天2次,1周为1个疗程,按摩泪囊2个疗程序。按摩前操作者剪钝指甲磨光滑(尤其是拇指甲)、洗净双手后,用一手臂弧形抱患儿于怀中并固定头部,或患儿仰卧位,由另一人固定其头部和四肢,操作者先将患儿眼部分泌物清理干净,示范并指导患儿家长用手指有规律地压迫泪囊区,自下睑眶下线内侧向鼻泪管方向略加压力[1],借助泪囊内积液的压力挤破鼻泪管的残膜或冲走细胞碎屑,按压5~6遍之后点妥布霉素眼水。如泪道残膜较薄被冲破,则可彻底治愈。操作中注意动作轻缓适度,用力均匀,既要有一定力度,又不要力量太大、同时按摩的手指要贴紧皮肤以免来回搓擦损伤皮肤。

1.2.3 加压泪道冲洗:泪囊区按摩无效的,可行加压泪道冲洗,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于患眼泪小点处,每5分钟一次,连滴2次作表面麻醉,将患儿仰卧于诊疗床上,用中单裹紧抱住患儿的身体及四肢,一助手固定头部,以免患儿左右上下乱动,冲洗针头误伤周围组织[2],耳部置消毒棉纱以防冲洗液流入耳道。用眼膏润滑4号半冲洗针头,拉开下睑露出泪小点,患者垂直插入泪小点约1 mm,然后转至与睑缘平行,沿泪小管方向缓慢进针,碰到骨壁后,约退出1 mm,用3 m l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泪道加压冲洗。冲洗时注意观察有无吞咽动作及液体反流情况,若有水从同侧鼻孔流出或有明显吞咽动作,表示泪道已通。反之,侧泪道未通。如果患儿泪囊及泪道处的皮肤出现轻微肿胀,要耐心和向家属解释,以消除顾虑,一般在泪道冲洗后一天即可自行消退。

1.2.4 泪道探通:患儿固定的方法及表面麻醉和与泪道冲洗法相同。我科自行设计,采用5号球后注射针头制作的冲洗式婴幼儿泪道探针,探针针长35 mm,距顶端0.5 mm处有一侧孔,直径0.3 mm。顶端呈子弹头样圆滑,不易损伤泪囊及泪道黏膜,探通成功后可直接进行冲洗。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小泪点,将自制探针针管涂上眼膏安装在2 ml一次性注射器上,内吸1ml生理盐水,拉开下睑暴露泪小点,垂直插入泪小点约1 mm,然后转到与睑缘平行,顺着泪小管方向缓慢推进,碰到骨壁后,稍退出1 mm,再向上缓慢旋转90°向下探入25~30 mm当探针顶端到达鼻泪管下端有落空感后即回抽注射器,有大量气泡表示探通成功,然后换上装有2 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边注水边将探针退出,可以减少反复插入泪小管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术后滴妥布霉素眼水3~4 d,4次/d。多数患儿1次探通成功,若不成功的,1周后再做二次探通。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无溢泪,无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常规泪道冲洗通畅;有效:冲洗稍有阻力,冲洗液部分反流,溢泪及分泌物明显减少;未愈:溢泪,伴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常规泪道冲洗不通畅。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129例136眼总治愈128眼,治愈率为94.1%,有效6眼(4.4%),无效2眼(1.47%),总有效率98.5%,其中泪囊区按摩治愈12眼(8.8%)。泪道压泪道冲泪道治愈25眼(18.3%)。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治疗治愈92眼(66.9%)。

2.2 并发症:泪道冲洗出现皮下水肿2眼,黏膜损伤少量出血6眼。全部病例无出现假道、泪小点损伤、窒息等并发症。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引起,因泪液或泪囊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盲道内积聚和繁殖遂形成泪囊炎,该残膜一般在出生后1周左右随着泪液的产生和分泌物的增加自行破裂。少数婴儿由于膜厚不能自行破裂的,可通过泪囊区加压按摩、冲洗泪道、泪道探通等综合疗法获得治愈[3]。在治疗前,首先要做好患儿家属的解释工作,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这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合理、有效的固定患儿及操作者轻柔、熟练地操作可有效避免黏膜损伤和假道形成。治疗前30 min不宜喂食过饱,注意检查患儿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留,避免在治疗中哭闹过度、呕吐等造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4]。冲洗泪道时注意冲洗阻力的大小,观察有无反流及反流量和性质,观察患儿是否有吞咽的动作。冲洗量一般在2 ml左右,推注应缓慢,避免推注过快过多而引起患儿因吞咽不及时,使冲洗液误入气管导致呛咳甚至窒息,患儿憋气时应暂停操作,并抱起患儿轻拍背部,待其缓过气发出哭声后再进行操作。泪道探通的操作中遇到阻力时不可用力进针,防止皮下水肿或假道形成。我科研制的冲洗式婴幼儿泪道探针具有超细光滑、不易损伤黏膜、探通成功后可直接进行冲洗、可减少操作次数的优点,疗效好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7.

[2] 吕国芳,王 旭.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4):304.

[3] 李风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058-1059.

[4] 余洪华,邓金印,陈 艺,等.新生儿泪囊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6,(1):214.

猜你喜欢

泪道小点脓性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脓性指头炎验方
永远的小点
变成小点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
感谢负能量
犬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诊治1例
丁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