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性格因素影响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2013-02-20张春庆
张春庆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艺术设计系,兰州 730101)
1 室内环境设计中性格的表现形式
室内环境设计是性格因素影响的结果,性格因素对在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布局、材质使用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因素都可看作为是性格因素视觉化、具体化的一种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对空间构想的物化。
1.1 色彩——彰显着性格与追求
无可否认色彩在室内设计中是最能体现居住者性格与追求的因素,可以看做是物化了的性格最突出的表现。
经过太阳光的照射,物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混合,相互融合、排斥或反射,从而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从视觉上形成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空间层次丰富的视觉效应。色彩的物理性具体包括温度感、重量感、体量感和距离感4种特性,恰恰是这种物理效应使业主或设计师有倾向性地选择了不同的色彩与组合形式。同时色彩具有很强的联想性,色彩性质的更深层次,在于能够表现人类的观念和信仰,使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产生某种联想。如:使人们联想到太阳、鲜血、火焰的红黄橙色,本身还具有温暖的感觉;绿色、蓝色、紫色时联想到大海、草地、天空等。同时也可产生抽象联想,如:看到红色想到革命、热情;绿色想到和平、希望等。正式这种联想性的存在起到引导和调节人们情绪的作用,这也与环境使用者的性格和情绪得到了有机的结合。[1]
性格因素影响下的色彩选择往往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正确利用色彩设计将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如:红色的使用,虽然是热情的性格决定的,但天棚设计中如果使用则会产生干扰、沉重;墙面使用有向前和进犯的感觉,地面使用则会产生警示之感。长期处于此环境中会增加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疲劳等,因此卧室、休息场所、会议室等不宜采用红色。但一些有激情与刺激要求的空间则正需要这种色彩,如:KTV和舞台等空间。绿色的性格特征是有安全感的,用于墙面产生安静、冷之感,地面产生自然之感。绿色使人冷静、但视认性不高,常搭配使用,和黄色出现明快清新之感,和蓝色搭配出现宁静之感,和灰褐色产生衰老和终止之感。从以上色彩的性格特质可看出,不同的色彩都有不同的性格,同时性格因素决定了人们对色彩的选择也有倾向性。典型的是儿童居所空间色彩的设计,考虑儿童的心理与性格特征是活泼的,卧室整体的色调应该是一种多彩度的色彩应用,即多色相、非单色的运用方式[2]。所有这些都彰显着人的性格与追求。
1.2 空间结构——是性格因素的集中体现
就整体空间而言,不同的空间应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这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所决定的,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就要有相应气氛的空间支持,如果空间氛围与活动性质错位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妨碍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人的活动是多面的,空间性格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空间定位需求。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于空间要求也大相径庭,如:对于部分好客的人群来说,在餐饮空间、娱乐空间及会客空间设计中要求有创造欢快气氛的潜能,或能动情地娱乐,或能融洽的交流。为适应这一主题思想的需要,在设计中应采用相应的手段以获得所需的性格空间。在处理光环境的时候从光源的布局、形态及颜色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表达居住者的思想与意识。在光源的颜色方面应当以鲜艳的暖色为主,因为暖色使人联想到阳光与火焰很容易引起情感波动,产生热烈欢快的情绪共鸣。相对而言部分人群则喜欢宁静,不喜欢太过于热闹,满足简简单单的生活与学习要求即可。这种性格决定了空间设计必须具备严肃、沉静、稳重的空间特征并尽量避免杂乱无序,反映在视觉上应当满足条理化及规范化要求,使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静心且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着空间结构的性格,典型的有职业特点、年龄、工作习惯等。
1.3 陈设艺术——陶冶着情操,是性格因素物化最直白的表述
室内陈设是指室内空间各个对象的陈列与摆放。室内陈设主要是为空间提供实际使用功能,同时装饰室内空间。良好的室内陈设不仅使人怡情遣兴,还能陶冶人性,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家具的陈设在整个室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选择作为美学和艺术结合的家具,可以创造出空间的情调和氛围。家具的适当布局可以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家具布局形成一种独特的陈设语言,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感染消费者的目的。[3]
在西方设计中,如北欧简约风格设计迎合了部分空间使用者恬静、纯美的性格特征,其色泽素雅、静穆,多追求一种单纯、宁静之美。个人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选择家具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差异、气候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的流行色,常常能体现不同人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以及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家具的选择和整体陈设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4 材质选择——映射着性格与爱好
个人性格特征与满足在建筑材料的应用方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倔强、迟重的性格与坚硬的石材,坚韧与可塑性格与金属的多变之间似乎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背后便是性格特征在材料使用中的最好体现。新石器时代留下的石材建筑遗迹说明了石材的一个重要特质:永恒。人们在运输、抬起、加工这些石材,以及运用他们建造房屋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表明了人们希望安定下来并建造自己的社群。石材意味着永恒,永恒意味着地位。但是新石器时期的人类不仅仅关注于房屋如何抵御恶劣、严苛的气候,同时也要能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4]
材料的使用还须重视文化内涵,在设计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渐渐发现人们对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开始重新认识和重视,呼吁室内设计要有自己民族的特色,要强化地域特点,重视文化内涵[5]。室内环境设计中文化因素的融合正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客观反映与表现形式,他的选择同样与性格相关。
与历史上一直将金银作为财富和地位象征的观点不同,钢铁是以铁匠的技术、手艺和诚实作为评判标准的——正如唯美主义运动时期所崇尚的原则。随着建筑的钢铁结构日趋合理,金属的重要品质也完美地呈现在室内装饰中。工匠们可以根据各种材料的固有本性做各种设计:或是调整镀金表面的光泽,或是暴露锻铁的粗糙冷色表面,或是塑造金属对接所生成的环状纹理——细节触动感观,设计创造的物理过程也成为难忘的纪念和回忆。
例如,不锈钢拥有用途广泛、表层处理形式多样、使用便捷的特点,这些特质衍生出了各种优美的、同时又能体现出设计师和使用者环保意识的室内设计,更符合了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形态的塑造。木材的触感温和,可以是光滑的、粗糙的,或是充满纹理的。木材的天然纹路展现了它的独特性,而通过精细的机械加工或表面处理工艺,这些天然的纹路会更加明显,甚至会变成另一种花纹。有一些木材,经由手工匠加工,被制成漂亮而独特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纹样或极其精巧的细节。这些木质材料满足人的贴近自然但不失美感的追求。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建筑材料的应用是人类性格特征影响下的必然选择,他是个人性格特征最清晰的映射。
1.5 光环境——隐藏于个人内心深处的性格审美与追求
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与经历不同,性格也各不相同,同时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的各异,导致对光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样的光照对于不同人的感受也有差异,如灯光的冷暖、明暗、光照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此种种不同的性格导致对于灯光形式、布局、照明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性格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心理感受,因此,室内光环境的设计极具重要性。
创造不同的光环境空间应具备不同的性格与表情。另外人的活动是多面的,空间性格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照明需求。不同的灯光设置也折射着不同的审美需求,专注于灯光绚丽与吸引可以聚集人的注意力;懒散的灯光给人以浪漫与自然,可以给人以心灵上的“回归”。因此,室内灯光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居住空间质量的优劣,对于塑造个性与追求,创造氛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室内设计如何有效利用性格因素
认识和利用性格因素,首先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基础之上,尊重人的特点与个性,尊重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实现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的社会满足。籍以此为出发点满足人的个性需求的同时又遵循一定的规律,顺应发展趋势,这样在室内设计中既能考虑个性特征又不失对规律的尊崇,从而使室内环境设计焕发青春与活力。
2.1 尊重个性与追求是居所空间“人本”理念的体现
倘若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变化、古板的环境中,久而久之恐怕连最基本的意识与反应都会变得麻木和迟钝,室内环境设计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居所空间单调而乏味,千篇一律,我们都不敢想象生活会怎么样。所谓个性化的追求正是从人的特质出发,充分挖掘人的不同社会属性,进而将其反映在居所环境中,创造出适合人类宜居环境的同时又能与人的个性追求高度一致,不同的空间满足了不同的性格与追求,环境与人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这是人类居住设计的一贯追求,也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核心。
2.2 设计师的引导是个性追求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在室内设计时,正确引导和使用性格因素,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营造宜居的室内空间氛围。性格因素是一把双刃剑,设计师的引导和取舍对于室内环境设计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得当或者说引导的合理会大大促进室内设计的科学化与人性化;选择不当则会过于注重性格而忽视科学性与严谨性,导致设计不切实际最终失败,设计者的作用显得格外突出。
3 结语
室内环境设计是环保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的产物,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实践活动,它讲求材料的合理使用,工艺与技术手段的科学性以及视觉的美观化,从而能够提供给人愉悦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室内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认识性格因素的影响作用,要建立在尊重人的特点与个性,尊重个体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实现人的居住需求。同时要考虑到性格因素的特殊性,设计师不能完全盲目的遵从,要进行科学的引导,最终才能设计出符合人类居住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宜居环境。
[1]陈晨.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美术大观,2009(4).
[2]张超,李欣,刘晓荣.住宅室内设计[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60.
[3]张玲,沈劲夫,汪涛.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114.
[4][瑞士]罗素·盖格.建筑装饰材料[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14,62.
[5]严肃.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