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2013-02-20梁晓会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长春1300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技能

梁晓会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社区精神医学是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精神医学和行为科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去研究和处理一定时期和一定人群中的精神卫生需求问题。长久以来精神疾病都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其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学习。同时,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有的精神病患者可以伤人,自伤或毁物,生活不能自理,这些都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对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和管理相当重要。精神患者在经过住院治疗后,一般都会回到社会和家庭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社区护士在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护理措施

1.1 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给予健康的心理支持:精神患者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出院,此时期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负担是多样复杂的。由于患者较长时间住院,已产生依赖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和习惯行为,出院后一直无法适应院外生活;再者由于社会上某些人的偏见,认为精神病不光彩,患者感到难以见人;或因病重时异常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觉得无法弥补等,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忧心忡忡,有的甚至采取自杀来逃避现实。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必须引起社区护理工作者和家人的充分重视,以支持患者面对现实,应付现实,走向健康。可做一些思想开导工作,劝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磨难,激发其对生活的兴趣和自强、自立、自信和自尊的心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告诉精神病的一般常识,比如起病的大致原因、疾病的症状、医治方法、预后等。鼓励其多与社会接触,多与他人交往,争取与常人一样生活,可以减少精神衰退,保持对社会的适应力。

1.2 技能训练: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技能训练是康复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密切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下面按生活,学习,及就业三个方面的行为技能训练分述如下。

1.2.1 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对于出院后的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训练,是针对病程较长,精神衰退的患者逐渐达到生活自理。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和穿着等项,坚持数次手把手督促教导,要持之以恒。至于其他未达到衰退程度的患者,由于急性期过后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被动、懒散、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等,这些都需要普遍地多加督促与引导。可采取奖惩,代币疗法等强化手段,增强和巩固疗效。对于睡眠障碍的患者,要为其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周围环境要安静等。要教育和督促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遵守作息制度,白天尽量阻止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减少卧床。晚上入睡前用温水泡脚,兴奋患者在入睡之前给予药物辅助入睡。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

1.2.2 学习行为的技能训练:这项训练目的为训练精神患者善于处理和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这对于长期不能回归社会者尤为重要。训练主要内容大致分为文化知识教育及一般技能(除职业工作和技能外)学习等,故又可称为“教育疗法”。可采用两种方式:①由于这些患者长期脱离社会现实,应穿插进行各种类型的教育性活动,如时事形式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及文化和科技知识教育等,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核心知识的习惯。可采取上大课或小组讨论等集体形式,学习内容宜选择趣味知识性科普材料。②另一种方式是设置各种培训课程,2 h/d进行类似课堂教学的活动,可授以简单的文化知识初级数学及简单的绘画书法与劳作等。在教学时应循循善诱,坚持劝导及言传身教宜反复地进展,不追求速度,以免造成患者过度紧张。故社区护士应不厌其烦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工作。

1.2.3 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就广义而言,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都必须来站作业疗法,即实行劳动方面的技能训练。这是为了精神病患者也具有一定的工作就业的行为技能,为重新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尽可能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有益的贡献。要求社区专业人员按照技能训练的准则,结合具体患者开展不同的行为训练内容,如简单作业训练,工艺制作活动及职业性劳动训练。简单作业训练是指较简单的劳动作业训练。

1.3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社区护士可以采取传授或训练的方法,教会患者如何应对邻里关系,学会自我表扬和称赞他人以及如何应付某些社会交往问题和尴尬场面;适宜地带患者去实践,如去商店购物,探亲访友,参加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等。要避免强烈的刺激,循序渐进,较自然的融入到社会中去,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

1.4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精神疾病常易复发,社区护士应对社区内精神病患者加强访视,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的家属建立密切的关系,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指导家属按时为患者服药,药物应有家属保管,严防患者藏药。及时发现疾病复发的早期征象。指导家属或看护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无异常行为,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病情复发的主要征象有:①自制力动摇或缺乏,拒绝服药或停药。②睡眠时间减少或过多。③生活能力减退,生活无规律。④工作效率下降,不负责任,不守纪律。⑤出现片段精神病症,如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情绪不稳等。保持环境安静,加强危险品的管理,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严加防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避免患者跳楼,触电,服毒,自缢等意外的发生。

2 管理方法

各社区均应采取“一定、二早、三坚持”的方法,广泛开展康复管理工作。

2.1 一定:既定任务。各社区硬件精神病患者康复管理列入日程,作为常年的防治任务之一,并确保任务的落实。随访及家庭病床巡诊制度,将自己地段内的精神病患者完全管理起来。

2.2 二早:即早期发现患者的复发前驱症状,给予早期治疗。

2.3 三坚持:即坚持随访巡回制度;坚持维持治疗,对出院后的患者要坚持用药,巩固疗效,防复发;坚持做好社会工作,要提高患者家属和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给患者以同情和信任,消除歧视的不道德行为。社区经常开展预防复发的科普知识讲座,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把有关防病知识介绍给患者和家属。

3 讨论

社区康复护理管理是通过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等多种手段,使精神病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社交能力,防复发,防衰退。综上所述,社区是促进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社区护士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社区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是顺应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是实现党和政府“小病在社区,大病入医院”,全民享受基本医疗保健宏伟愿望最实实在在的举措[1-2]。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社区精神医学发展很快,已成为当代精神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的历史不长,但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其最显著的成效是发展了社区医疗减少了患者住院。例如英国1946年全国精神科病床为152 000张,到了1980年减少到76 000张。发展了300个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160个综合医院精神科。美国1955年全国精神科病床为559 000张,到了1980年减少到138 000张。新建社区精神卫生中心750个。

总之,在过去的20年中,社区精神医学有了很大发展,这是世界性的趋势。WHO精神卫生规划中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精神卫生政策上的转变,即把住院服务转向社区服务。

[1] 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1.

[2] 周 艳,吕淑琴.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63.

猜你喜欢

精神病康复技能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