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纷享科技:不一样的Yammer?

2013-02-19贺文

IT经理世界 2013年2期
关键词:杨斌社交软件

贺文

四个前同事,兜兜转转,因为一款企业社交应用,又走到了一起,上演了一出创业“老友记”。

他们都曾就职于总部在北京的一家都市类媒体。80后的李全良、刘晨是技术派,组织开发了报社的OA、CRM、呼叫中心、ERP等IT系统,李时任报社CIO,之后又是三星公司的主力研发工程师。罗旭是市场派,一直都主管报社的广告销售、市场运营。杨斌是内容派,与罗早已是同事,之后又从纸媒转战和讯、网易,深谙互联网营销。

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四人中李、刘二人最先创业,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软件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罗旭当时是他们的“天使”。

后来,罗旭与李、刘一起创业,于2011年底创立“纷享科技”,希望打造一个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协同管理的社交化工作平台。简单说,就是用电脑、手机搞定工作的一切。

当罗旭把这个想法说与老友杨斌,还在网易担任副总裁的杨“拍案说好”,立即做了“纷享科技”的天使投资人。半年多后,经过罗旭一再游说,杨正式“入伙”,出任纷享科技总裁。

直到今天,罗旭都很得意核心创业团队“四驾马车”的“绝配”,四个人各有所长,更难得的是,在“企业社会化”的认知上志同道合。纷享科技成立不到一年,最近刚完成A轮融资,来自某国际著名风投,这是国内第一家获得融资的企业移动工作平台。

风投看重“纷享科技”两点,团队和大方向。

企业社交网络现在很火,企业社会化产品正是华尔街的新宠。2011年底为企业提供社交服务的软件公司Jive上市,IPO估值有9亿美元之巨;2012年中有“企业端的Facebook”之称的Yammer被微软以12亿美元重金收购;最近企业社交网络NationalField获得150万美元融资。

在中国,企业社交化产品、平台还处在起步阶段。用纷享科技创始人、CEO罗旭的话说,这个市场在中国就好比“清晨四五点钟的太阳”,市场成熟“慢则3年,快则2013年底”。

“不以工作为核心的企业社交,都是扯淡”

刚接触“纷享科技”这家创业公司时,大家都习惯把它比作“中国的Yammer”,但事实上他们希望做的“和Yammer不一样”。

按杨斌的演示,“纷享”的界面和Yammer很像,都是类SNS(社交网络)的团队协作平台,但是“Yammer更偏重SNS社交功能,‘纷享则更突出工作属性”。在杨斌看来,“纷享”更专注于团队内部的沟通协作,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并将沟通过程做有效记录。

“纷享”平台的界面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微博界面,公司的员工可以在这个办公界面,实现几乎所有日常的办公需求,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平台发邮件、写日志、下指令、做审批等。“纷享”整个系统的架构更像是传统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社交SNS+IM即时通信的结合体。

杨斌介绍,纷享科技团队是这款产品的第一个“用户”,目前团队40多个成员的工作交流、管理都在这个平台上完成。

纷享科技的野心很大,希望它们的平台可以取代一般团队用于内部沟通协作的传统OA系统、邮件、微博和即时通信工具。在杨斌看来,“纷享”是对上述工具的“取长补短”。

相较于传统OA系统强调“做重”“做全”不同,“纷享”更轻更灵活,学习、使用成本也更低。与邮箱、QQ即时通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的信息交互不同,“纷享”更突出“将工作信息等级化、区分轻重缓急,同时对信息归类存档、便于检索,使得这些信息能够二次利用”。

移动端是“纷享”未来一年的产品开发重点。目前,纷享已经推出了iOS、Android版本的APP。利用重要信息的短信推送和iOS、Android移动应用,团队能够跨地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工作的沟通协作。杨斌透露,语音功能(“一对多”的群组聊天)、相机功能的优化(多图上传阅读)、文档在多平台终端的直接阅读和编辑,是产品突破的重点。

“社交网络”的形成,有很多“关系”的节点,比如基于音乐、美食,或者图片等“兴趣图谱”的关系,而在罗旭、杨斌的理解中,“工作是企业社交的刚性需求”,因工作而产生的企业社交关系“黏性很高”。

在这一点上,“纷享科技”与刚刚获得风投的NationalField有些不谋而合。

NationalField在企业社交网络上看到的市场空白是,“企业内部的社交网络很少有效”。虽然员工对这些社交网络的参与度很高,但最后这些社交网络都只是电子邮件的替代品,不能帮员工将实际工作做好,更无法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率。

在国内,企业社交协作平台还在起步当中,类似的平台有Tita、明道、金蝶微博等。纷享科技的“企业社交的工作平台”有什么不同?

罗旭有一句很感性的概括,“不以工作为核心的企业社交,都是扯淡”。在“纷享”平台上,组织有架构分层,有业务流程,信息有传播边界、有时限性。这些产品设计的细节,都旨在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并将沟通过程做有效记录和管理。

而且,纷享团队看到了国内中小企业注重效率、心态开放但信息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决定进入这片“蓝海”。为什么纷享能做到?杨斌给出的理由是,他们有自信,一是源于罗旭本人在媒体行业有10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接触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看到了企业在移动办公平台方向上的需求;二是创业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拜访了上千家企业,他们“懂中国企业,懂企业对管理、对工作协作的需求”。

企业软件就地“重生”

Yammer 被微软重金收购,让外界更清晰地意识到,企业软件正在经历一场重生,而引爆点就是像Yammer这样的轻型的企业社交应用的出现。

微软收购Yammer后,《财富》杂志撰稿人 Ryan Holmes曾撰文写道,“企业软件正处于史无前例的 重生之中”。

文章说“由微软、甲骨文和 SAP 等炮制出来的笨重的付费商业产品正在节节败退,而由年轻且具有颠覆性的公司(如Dropbox、Asana、Yammer等)所创建的基于云、带有社会化组件的 SaaS(“软件即服务”,国内通常叫“软件运营服务模式”)型直观应用则大行其道”。作者认为,“企业软件正在快速演变,技术巨头试图跟上形势”。甲骨文、Salesforce 和微软等企业软件巨头在2012年年中密集收购Vitrue、Buddy Media和Yammer等社交软件商,就是佐证。

罗旭也深有同感。他介绍,在硅谷,有很大比重的TMT投资已经从2C转向2B,投在企业应用、企业云应用领域,“这类产品容易形成长尾效应、海量规模”。

在他看来,传统OA软件在移动互联的新产业环境下面临着挑战:第一,企业的构架在不断变化,而软件能提供的却没有变化,这种不匹配导致项目越做越大,产品周期越做越长。第二,近年来协同软件朝重量级和数量级发展,强调做重做全,却忽视了以人为核心,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从成本角度来看,相较于微软、甲骨文、Adobe 等企业软件巨头的“授权软件”销售模式,SaaS模式成本更低也更省事,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也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

罗旭介绍,在美国有65%的企业软件以SaaS的方式呈现,而中国还不到20%。他认为,目前SaaS服务在中国发展的困境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中国用户心理和使用习惯问题。

目前“纷享”平台已有注册用户1000余家,付费用户100多家。罗旭透露,到2013年底计划实现一万家注册用户,5%的转化率。而他相信“(免费用户)早晚会举手‘投降(变付费用户)”。

在这个领域,究竟是像微软、甲骨文、SAP等企业软件巨头的机会更大,还是像纷享这样的创新小公司会更有建树?罗旭说,“互联网是个很神奇的领域,创新才能创造机会”。不过,他也透露,在云存储方面,纷享科技正在密切与微软的合作,已经成为微软在中国的“云加速器”成员企业,纷享科技将会把自己的云服务器搭建在更大的更安全的微软云服务器上。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空间的市场,从“解决一个核心需求”的SaaS应用到形成平台。罗旭解释,“用户的需求会不断延伸,只是延伸的进度和广度不一样”,在他看来,现在的“纷享”定位是企业社交的工作平台,做的是企业社交的通用性基础服务,未来通过不同的接口,还可做“再开发”,满足企业社交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再开发”可由企业客户自己做,也可由第三方或者纷享科技来做。“就像买了乐高玩具,接口都一样,可以拼出千奇百怪的玩具。通用性是做基础,个性是做接口。”罗旭这样解释。

猜你喜欢

杨斌社交软件
社交之城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禅宗软件
社交距离
软件对对碰
时间之象——杨斌自述
精神的漫游——杨斌工笔画探微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追逐阳光的创业者杨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