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大叶性肺炎62例临床分析

2013-02-19曹效红李保锋贺双文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郑州451200

吉林医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大叶肺叶性肺炎

曹效红,李保锋,贺双文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1200)

儿童大叶性肺炎,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其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和健康。而且,由于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的不足,不能及时做出病原学诊断,为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现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7月收住的6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2例均为2009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诊断标准依据《褚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5例(56.45%),女27例(43.55%),男:女约为1.30∶1,其中,1岁以下2例(3.23%),1~3岁6例(9.68%),3~6岁13例(20.97%),6~14岁41例(66.13%),平均6.5岁。发病年龄最小8个月。

1.2 临床表现:发热 56例(90.32%),其中高热者(T>39℃)54例(96.43%);咳嗽58例(93.55%),早期多为干咳,病程中出现咯痰,多为黄、白色黏痰,典型的铁锈色痰液少见;喘憋2例(3.23%);腹痛5例(8.06%);皮疹6例(9.68%);血尿2例(3.23%);肺部闻及啰音者45例(72.58%),17例(27.42%)病程中始终未出现啰音;合并胸腔积液4例(6.45%);合并肺不张3例(4.84%)。

1.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10×109/L18例(29.03%),在(4~10)×109/L之间者38例(61.29%),<4×109/L者6例(9.68%)。CRP阴性32例(51.61%),10~20 mg/L 14例(22.58%),20~30 mg/L 9例(14.52%),30~120 mg/L 7例(11.29%)。肝功能异常4例(6.45%),心肌酶升高5例(8.06%)。血清学检查42例,阴性15例(35.71%),阳性27例(64.29%),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例(55.56%),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7例(25.93%),腺病毒抗体阳性2例(7.41%),呼吸道合胞病毒2例(7.41%),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1例(3.70%)。血培养30例,阴性28例,阳性2例(6.67%),均为表皮葡萄球菌。痰培养32例,阴性24例,阳性8例(25.00%),细菌种类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25.00%),舒氏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孪生球菌、棒状杆菌、聚团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各1例(各占12.50%)。

1.4 影像学检查:病后1~4 d,行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以肺部中、下叶为主的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的斑片状致密影,局限于一叶者43例(69.35%),分别位于右上肺叶9例 (20.93%),右下肺叶 22例(51.16%),左上叶 12例(27.91%);累及双侧肺叶19例(30.65%),合并胸腔积液4例(6.45%),伴肺不张3例(4.84%)。

2 结果

均采用三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治疗效果欠佳或支原体、衣原体抗体阳性者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单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9例(14.52%);单用青霉素类药物5例(8.06%);三代头孢类抗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48例(77.42%)。合并心肌损害者加用营养心肌药物,合并肝损害者加用保肝药物治疗。治愈55例(88.71%),好转自动出院3例(4.84%),治疗效果欠佳,转上级医院治疗4例(6.45%)。住院时间最短7 d,最长23 d,平均住院时间为17 d。

3 讨论

随者我院影像技术的发展,胸部CT被用于诊断儿童肺部病变,大叶性肺炎的诊断率大大提高。一些胸部X线片表现不明显的病变,胸部CT显示明显的大叶性或节段性斑片状致密影。故建议有咳嗽、高热超过3 d,胸片显示局部肺炎,年龄稍大的儿童常规做胸部CT检查,以排除大叶性肺炎。本组资料显示:单侧肺叶受累多于双侧肺叶受累,以右下肺叶多见,与文献报道一致[2]。

大叶性肺炎是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既往多发于成人。常见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临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剧烈的咳嗽,咯铁锈色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厌食、嗜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并发感染性休克等。肺部有实变征。近几年,儿童大叶性肺炎呈急剧上升趋势,以往多见于年长儿,近几年婴幼儿发病亦明显增多。本组资料显示:3岁以下8例,占12.9%,年龄最小的8个月。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

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不同于成人,常缺少成人大叶性肺炎的寒战、胸痛和咯铁锈色痰等典型表现,特别是婴幼儿。年长儿可只有发热,或者只有咳嗽,双肺听诊可闻不到啰音。婴幼儿起病时可只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和发热均不明显,双肺听诊呼吸音对称。故对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年长儿以及呼吸急促为表现的婴幼儿,无论肺部是否有啰音以及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都要考虑到大叶性肺炎的可能性,及时做胸片或胸部CT以明确诊断。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近几年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或单一感染的多病原体疾病[4],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5]。本组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阳性2例,痰培养阳性8例,细菌种类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舒氏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孪生球菌、棒状杆菌、聚团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各1例。血清学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例、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7例、腺病毒抗体阳性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2例、柯萨奇病毒抗体阳性1例。与乔俊英报道的一致[4]。本组病例血培养、痰培养阳性率低,仅10例,可能是患儿在培养前已接受过正规或不正规的抗菌素治疗,使培养的阳性率降低。

本组资料中显示:部分患儿并发了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皮疹、血尿等其他系统病变,这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组织存在相同抗原,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机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以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6]。因此,临床医生应加深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以防止误诊、漏诊。对单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抗感染效果欠佳的患儿,建议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本组病例采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单用或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发生。

总之,儿童大叶性肺炎已逐渐成为威胁患儿健康的严重疾病,病原菌为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且复杂多变,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发热、咳嗽、咯痰,症状不典型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及早进行胸部X线片、胸部CT、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血清学等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5-1187.

[2] 李 薇.132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45.

[3] 岳保珠,李树青,韩丙鑫,等.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126例临床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2):158.

[4] 乔俊英,杨玉霞,栾 斌,等.儿童大叶性肺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888.

[5] 林黎娟,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2):43.

[6] 周 静.临床常见的几种小儿肺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1(17):1150.

猜你喜欢

大叶肺叶性肺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浅谈家畜大叶性肺炎的诊治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