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外文版编辑部科技英语编辑梯队的养成
2013-02-19余超虹张孝平
余超虹,张孝平,刘 柳,熊 伟,马 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外文版编辑部科技英语编辑梯队的养成
余超虹,张孝平,刘 柳,熊 伟,马 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0)
一个高质量的外文编辑队伍是办好高质量外文版学报的保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编辑部的编辑团队中既有具有一定造诣、学术上领头的资深编辑;也有年富力强、独当一面的中年编辑;还有朝气蓬勃、迎头追赶的青年编辑。正是这个包括各个年龄段的编辑梯队保证了该杂志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培育高水平的医学科技英语编辑梯队的经验。
科技英语;编辑;外文版
一个高质量的外文编辑队伍是办好高质量外文版学报的保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以下简称学报外文版)创办于1979年[1]。1986年被美国国立图书馆Medline系统收录。2007年被SCI-E收录。是中国极少数被SCI-E收录的医学院校学报,是湖北省仅有的3本SCI-E收录期刊之一。本刊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10大最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2012年入选教育部高校精品工程,是全国首批入选的10个期刊之一。本刊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得益于老一辈编辑为外文版学报打下的良好基础,同时也得益于我们努力培育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的医学科技英语的编辑团队。这个团队既有较高造诣、学术上领头的资深编辑;也有年富力强、独当一面的中年编辑;还有朝气蓬勃、迎头追赶的青年编辑。正是这个包括各个年龄段的编辑梯队保证了学报外文版编辑水平,也保证了杂志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简要介绍了本编辑部在打造高质量的英文编辑梯队方面的历程与经验。
1 老一代编辑的贡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极大地焕发了老一辈科学家们长期被压抑的科学热情。当时的武汉医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人体肝脏移植、江陵凤凰山168号墓西汉古尸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全国乃致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德国以及其他国家科学家的建议之下,由全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教授[2]担任主编、著名病理学家武忠弼教授[3]担任副主编于1979年创办了《武汉医学院学报(英德文版)》。其时,英文文法的审修由外文教研室的刘炎南老师担任;专业英语的审修由几位英文功底比较深厚的医学教授担任。其中负责专业英语审修的专家有外科专家周裕德教授、心脏病学专家赵华月教授、药理学专家方达超教授、病理生理学专家冯新为教授、生理学专家李少如教授等等。这些专家教授出于对外文版学报发展的热情,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地为外文版的外文审修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担任英文与德文终审终校、裘法祖主编的徳裔夫人裘罗懿(Loni Qiu)。一方面,裘夫人的工作表现了一个德国人的严谨:除了对文章的每一个字都认真修改推敲,她还坚持把每一篇经她修改过的文章用打字机(当时还没有电脑)重新誊打一遍。她的这种严谨对与她共同工作的年轻编辑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和年轻编辑共同修改文章,她为学报医学外文编辑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外文版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外文版负责人的邓雪莉老师在与各个编委的联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外文版陈继华编审在德语审修方面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学报外文版自1993后就不再刊登德文文章)。
2 学报外文版编辑的代际培养
当时的武汉医学院的领导十分重视学报外文版的发展。1983年10月编辑部从当年武汉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中招聘一位毕业生加强外文版的编辑力量。这位年轻的编辑就是现任学报编辑部主任余超虹。工作伊始,作为助理编辑的余超虹被安排与裘夫人一道共同审修文章。在裘夫人的指导下,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余编辑在英文审修方面进步很快。1991年余超虹编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获得去美国进修的机会。在学报外文版编辑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主编裘法祖教授同意了余超虹编辑赴美学习的要求。通过两年的学习,余超虹编辑获得了医学情报学硕士学位,于1993年回国继续学报外文版编辑的工作。由于裘夫人年事已高,再无法从事艰苦细致的学报外文版审修工作。当时的学报编辑部主任决定启用刚刚回国的余超虹担任外文版的审修工作。这是1979年创刊以来第一次由编辑部内部的编辑担任外文版的外文审修工作。
1985年,又一位同济医学院(原武汉医学院)的毕业生加入到学报外文版的编辑队伍中来。他就是后来担任过《中国医学前沿》系列杂志编辑室主任与现任外文版编辑室主任的张孝平副编审。除了自己努力学习专业医学英文外,在余超虹编辑赴美学习期间,张孝平编辑被安排与裘夫人一道共同审修外文文章。在此过程中,张孝平编辑外文编辑水平迅速提高。在担任学报外文版编辑期间,张孝平编辑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编辑大家钱文霖教授的研究生,并顺利完成学业而获得编辑学硕士学位。从1997年起,张孝平编辑开始独立承担外文版文章的英文审修工作,从而成为第二位由学报编辑内部培养的专业英文编辑。
1996年,在当时编辑部主任黄万武同志的主持下,编辑部从多名申请者中经过严格筛选,在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中招聘了一位女编辑刘柳。这是编辑部第一次直接招聘的有研究生学历的编辑人员。编辑部的外文老编辑们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有意安排刘柳编辑在一旁观摩。老编辑毫无保留的传帮带使年轻的刘柳编辑在业务方面有飞速的进步。2008年刘柳成为第三个编辑部自己培养的、能独立担任外文审修的编辑。
2006年与2008年,在当时编辑部主任叶方寅同志主持下,编辑部又从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中招聘了两名编辑。新招聘的熊伟编辑曾经参与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我们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医学前沿》。在该刊的创办与编辑过程中她的外文编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除了在医学英文编辑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她在推动我刊稿件外审尤其是国外专家评审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年她已经开始担任英文文章的审修工作。另一位年轻编辑马珂也在老编辑的带领下努力学习与工作,为将来承担外文审修做准备。
3 目前编辑部人员业务水平情况
目前编辑部有5个外文编辑,其中4人独立承担英文文章的审修工作。这些担任独立外文审修的编辑都有较高的医学科技英语的水平。他们在外文版杂志编辑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受到作者的称赞,并赢得作者的尊重。1995年在裘法祖院士的推荐下,学报余超虹编辑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年鉴(1994)的翻译工作。张孝平编辑也参与了该年鉴的一部分翻译与编辑工作。2007年路透社在报道汤姆斯路透公司在全世界新收录包括我刊在内的800种杂志时特别谈到“语言水平”是收录这些杂志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我刊决定与世界著名的斯普林格公司合作时,斯方提出我们修改后的文章需要他们“再润色”。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提出是否可以省去这个程序。斯方提出要对我刊编辑后的文章进行评估。在对余超虹、张孝平两位编辑修改的文章进行评估后,斯方同意省去由他们再润色的过程,显示出他们对我们外文编辑水平的认可。张、余两位编辑还受邀在包括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等,以及其他重要会议上就科技英语写作多次作讲座。我刊的编辑还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护理学杂志、医药导报等国内有影响的杂志担任英文摘要的外文审修。由于学报外文版影响的不断扩大,许多医疗科研单位的作者在国外高IF分值杂志上发表文章时经常请我刊编辑帮助将文章翻译成英文,及对文章按国外期刊的要求进行修改与润色,编辑们都能不辱使命地出色完成工作。
4 几点经验
编辑部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聘请外国专家或海外华人来担任我们的英文审修。退一步讲,即使聘请了外国专家或海外华人审修,外文杂志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还是在一线工作的编辑手中。因此,培养一支自己的编辑团队对于保证外文杂志的质量至关重要[4-5]。我们这些年在编辑人才梯队的培养实践中得出了以下一些经验:
4.1 不徇私情、严格挑选
在招收新编辑时编辑部坚持了严格挑选的原则。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每当学报招聘时,都有不少“打招呼”的情况。我们历届编辑部的领导都能在招聘过程中坚持原则与标准、不徇私情,挑选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人选。今天我们这个高水平编辑梯队的形成就是他们工作正确性的证明。在招聘熊伟与马珂两位编辑时,上午九点举行的汉译英考试的试题是从当日早上八点购买的《楚天都市报》上临时挑选的,且考卷由多人评判,从而防止考题泄密与保证考试结果的公正。最后人选的确定是由部务会集体讨论而决定。
4.2 从医学生中挑选
医学杂志编辑工作的专业性强,外文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医学专业杂志的编辑工作时,医学知识的缺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他们工作的绊脚石与瓶颈。从1983年起,我们编辑部坚持从医学生中挑选编辑。医学生出生的编辑在学习医学英语编辑与专业英语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他们往往能较快掌握医学英语,并能在编辑过程中发现作者在专业方面的疏忽甚至错误。张孝平编辑就多次在编辑的过程中发现作者在专业方面的重大疏忽与错误。
4.3 新老传帮带
裘夫人为学报编辑部第一代编辑的培养做了关键的打基础的工作。她培养的余超虹、张孝平两位编辑现在已是学报外文编辑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余、张两位编辑又进一步在培养学报第二代、第三代年轻编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今形成的这个老中青三结合的团队已成为学报外文版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为了加强对科技英文编辑的培养,2008年我刊购入了一个42英寸的大型显示屏,其目的就是某一老编辑在修改英文文章的时候,可以有3个以上的年轻编辑在一旁观摩。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效果很好。目前学报编辑部的新老编辑老帮新,新敬老,气氛十分和谐[6]。
4.4 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实际的外文审修工作是培养新编辑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编辑部在某位编辑的业务水平到达一定水平时,就大胆地把他放到外文审修的岗位上。经过老编辑一段时间的带领,新编辑很快就适应进而能独立承担外文审修工作。实践表明,上岗后的编辑进步很快,他们独立上岗工作一方面壮大了外文编辑队伍、减轻了老编辑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编辑质量的提高。2013年熊伟编辑已经开始承担外文版责任编辑的工作。
4.5 努力学习
培养一名外文编辑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我们编辑部,一名学报编辑从招聘上岗到成为独立审修文章的外文编辑一般要经历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除了老一代编辑的传帮带、接受继续教育如出国进修、在职读研外,编辑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是编辑人才养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编辑部的外文编辑们,从老到新都积极学习、追求上进。年轻的编辑主动要求观摩老编辑修稿,同时在有时间与机会时会阅读外文文献,收集例句,不断地提高自己。这种学习的气氛在学报编辑部已经蔚然成风。正是这种不懈努力学习的精神,使当年的编辑新手成为如今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英文编辑名家[7]。
[1]黄万武.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发展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51-152.
[2]肖克难,余培超.人民医学家裘法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3]龚非力.病理学家武忠弼[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4]亓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之我见[J].编辑之友,2010(3):90-91.
[5] 梁春芳.创新型出版人才的职业素质和培养途径[J].编辑学刊,2007(2):27-31.
[6]石朝云,游苏宁.科技期刊编辑再教育的多种途径[J].编辑学报,2011,23(1):80-82.
[7] 雷群明.编辑的底气[J].编辑学刊,2009(5):47-48.
(责任编辑:强士端)
G237.5
:A
:1673-0143(2013)04-0009-03
2013-07-05
余超虹(1957—),男,副编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科技英语的翻译、写作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