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专业气象服务用户调研后的思考

2013-02-19周艳军张玉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气象人员

周艳军 张玉红

(秦皇岛市气象局,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上世纪90年代初,秦皇岛市气象局开始为山海关船厂开展专业有偿服务,服务内容从常规预报到后来的风向、风速精细化预报,服务方式由最初的信函、电话、传真过渡到警报接收机、计算机终端、电子显示屏。为了满足山海关船厂作业需求,在其业务控制室安装了一部常规风向、风速仪。在近20年的专业气象服务过程中,山海关船厂的风向、风速预报与其实测风向、风速始终存在较大误差,在此期间,我们也开展过针对性的研究,但应用效果不是特别理想。2010年5月,山海关船厂业务控制室搬迁,风向、风速仪需要调整,设备维护人员前往检修后发现,由于使用时间长,设备老化,风向、风速仪电缆等部分装置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由于该设备已停产,其维修使用很困难,结合此情况,我局主管领导与市场营销人员一行前往山海关船厂进行实地调研,并与船厂相关领导会晤,就安装新型自动站设备进行洽谈。新型自动站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实时准确提供当地风向、风速,而且数据可反馈至气象台,预报服务人员在数据积累后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双方都受益。

一、专业气象服务现状

秦皇岛市气象局开展专业有偿服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服务范围及行业逐步拓宽,现有服务领域主要涉及港口、仓储、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石油、电力、造船等行业。

服务方式历经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计算机终端、警报接收机等,目前主要服务方式采用电子显示屏。

服务内容以常规天气预报为主,部分行业针对性的开展了海洋预报及周边城市预报。

二、存在问题

(一)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强

目前,秦皇岛市气象局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局限于传统常规中、短期预报及实况等内容,服务信息也多是粗浅的基于预报产品提几点简单的建议,且建议多以行业共性为主,缺乏结合地域及当地气候特点的精细化研究成果。

(二)服务方式单一

专业气象服务手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在更新,但目前大多数服务用户采用电子显示屏来接收服务信息,其他服务手段使用极少,尤其是网络等先进媒介尚未得到有效推广。

(三)市场营销能力不强

近几年,新用户开发一直呈现瓶颈状态,老用户很多要靠“人情”或“面子”维持。市场营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且多为气象专业半路“出家”,市场营销知识不足,导致拓展市场及业务能力偏弱。

(四)缺乏专业服务产品开发人员

由于我局专业气象服务市场拓展营销由科技服务中心承担,而具体服务内容编辑由气象台负责,这使得预报员既要做预报,又要搞服务,很难有余力去钻研开发专业服务产品;另外,专业服务人员中既懂预报又懂计算机应用的人员不多,组织开发出新的服务产品存在一定难度。

三、几点思考

二十多年来,专业气象服务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打小闹到初具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秦皇岛市气象局专业气象服务从一年几百元到目前十几万元的收入,这一切都说明专业气象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且也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但是我们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客观存在,急需寻找对策加以解决,这样才有利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局专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结合城市定位,针对性的开展行业气象指标研究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结合部唯一的中等城市。农业以果品和蔬菜及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外销为主;工业以装配制造业、机械、建材等为主;作为华北与东北交通中心和中转站,秦皇岛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条件良好,同时也是华北北部地区能源、物流、仓储中心,是华北与东北的商贸物流中心,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秦皇岛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和旅游经济在秦皇岛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行业气象指标研究是专业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结合地域气候特点针对行业气象指标的研究工作不多,因而此项工作应予以加强,市局自立科研课题研究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应鼓励预报服务人员积极投入相关行业气象指标方面的研究,从而为专业气象服务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二)有效应用现有探测仪器资料,针对特殊行业推广安装自动气象仪器。

目前,我局北戴河观测站拥有富氧离子探测仪、紫外线探测仪、闪电定位仪等设备。随着经济发展,新兴行业逐年增加,对气象及环境探测数据呈现新的需求,我们应在特殊行业推广现有探测仪器数据所衍生的新的气象服务产品,并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对气候及气象产品需求度较高的部门推广安装自动气象仪器,一方面增加数据实时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反馈资料用于科学研究及推广。

(三)服务方式应根据行业特点区别应用

由于行业不同,各行业工作环境及作业地域不同,专业服务方式应具有差异性。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电子显示屏方式进行专业气象服务,由于该屏使用GPRS技术,在偏远及山区信号不畅通时,信息接收存在一定问题,且使用保养费用颇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专业气象服务成本投入。根据此情况,我们应在专业服务方式上根据用户情况区别对待,对城市内的行业,可以使用较为方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专业气象服务,而对于山区等偏远地区可以使用传真、GPS大喇叭等进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应从服务效果及成本核算角度考虑,这样有利于专业气象服务的持续发展。

(四)强化专业气象服务的市场化管理,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市场营销人员素质

专业气象服务中的产品推广属于市场化行为,因而必须有完备的市场管理体制作保障。目前,大多数气象部门专业气象服务多为事业单位形式,虽然成立了服务实体,但管理上基本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管理体制并不完善,我们应在体制上结合地方实际逐步完善,使其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同时,以政策、制度制约管理人员,从而提高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逐步充实若干懂预报、善经营、熟悉计算机网络通信方面的知识的人员从事到专业服务市场营销当中,这些人员能够为客户设计出实用的气象服务应用系统,从而增加了市场营销人员的竞争意识,促进市场营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组织专业服务产品开发人员研发新产品

将既懂预报又懂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专业服务开发工作当中,结合用户反馈及自主研发新的服务产品,再由市场营销人员推广应用到相关行业。在开发过程中,应摈弃过去一味强调用户反馈需求,而应该自觉、主动探索新形式下的前沿服务产品。

(六)强化气象发布、转载市场监管力度

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的扩大和效益的增强,离不开相关法律的保障。目前,私自、非法转载气象信息用于商业活动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着气象部门形象,同时对专业气象服务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我局应围绕《气象法》开展针对性的气象市场发布、转载监管,严格用法律规范从事和使用专业气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逐步建立规范运作的专业气象服务市场运行环境。

四、结束语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市场逐步开发,商业气象服务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只有逐步强调自身发展,在发展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不足,才能在专业气象服务中利于不败之地。

[1]冀新琪.关于气象专业服务的几点思考[J].新疆气象,2005,(28).

[2]崔新强.我国专业气象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湖北气象,2003,(1).

[3]孟丽丽.制约地市级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河南气象,2003,(1).

[4]吕斌.对城市气象服务的几点浅识[J].新疆气象,2001,24(4).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气象人员
气象树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大国气象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美丽的气象奇观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