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越南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2013-02-19尹少君1邹长虹2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国语语言文字外语

尹少君1邹长虹2

(1.广西财经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2.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一、引言

语言政策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越南是拥有54个民族、66种语言的国家,在地理、历史等方面与我国关联密切。对越南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研究,在中国与东盟关系积极发展的背景下,将给我国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提供借鉴。

二、中国语言政策、语言规划

我国语言政策历史悠久。秦朝时即有“书同文”政策融合六国文字为小篆[1](P31)。随后历代封建王朝由于时代原因,并未重视通用语的推行。至清朝末期,随着外敌入侵和民族意识觉醒,统治者才开展了语文改革,五四时期发展为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2](P6)。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政策得到规范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视语言政策的运用,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和“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3](P44)。

1949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成立。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的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设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为新中国管理文字工作的第一个专门机构。全国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先后对全国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为壮、布依、彝、苗等10个民族拟定了14种创制或改进文字的方案[3](P45)。

改革开放以后,完善汉字和汉语拼音成为新的工作需求。1986年,国家语委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语言规划进入新的时期[4](P5)。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学校推广普通话的责任。少数民族的语言政策也得到挽救和保护。进入21世纪,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大了推广本国语言文字、弘扬民族文化的力度。

外语政策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根据向苏联学习的需要,大力发展俄语教育,同时也造成人才过剩和其他外语人才的紧缺。1956年起,国家适当恢复英语教育。1964年,教育部发布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成为我国外语教育里程碑式的政策[1](P69)。然而,这一政策实行不久即遭遇文革的破坏。1978年,教育部发布《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1998年发布《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培养急需的外语专业人才和非通用语人才。

我国的对外汉语政策分为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阶段。早在1950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开设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文革结束以后,我国更加重视对外汉语的工作。1992年,国家教委发布《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将HSK定为国家级考试。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之下,汉语已被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列入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我国于2004年在韩国成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面向世界弘扬我国的语言文字和悠久文化。

三、中国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研究及启示

综上所述,我国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从建国初期就明确了保障语言平等、推广普通话和汉字、实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政策等目标,结合本国国情,维持了科学性、稳妥性等原则[4](P9),在政治经济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坚持维护民族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使得语言政策推行较为顺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语言文字改革,在于总结了清末以来语文革新运动的经验教训,由政府亲自主持语言规划,通过立法确保语言的地位,将过去仅由民间人士自发的行为转为国家行为,充分尊重了民众的意愿,广泛发动民间人士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同时,也存在语言规划有欠周全、系统运行不畅、缺乏国际视野和国家文化利益意识等问题,导致语言推广的生态失衡。例如,母语教育遭到弱化;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濒临绝迹;过于强调英语教育的效果与投入不成比例;对语言政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政策实践等。为此,政策制定者应以语言战略规划观为价值取向,进一步协调政策主客体以及政策环境,完善我国语言政策的发展。

四、越南语言政策、语言规划

越南的语言分属南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和汉藏语系,历史上先后使用过汉字、喃字和国语字。该国语言政策主要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独立后三个阶段[5](P33)。越南语最初只有口头语言,公元10世纪独立之前是中国的一部分。公元前204年,秦朝将领赵佗建立南越国,将越南北部带入文明阶段。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汉朝的士燮时任交趾太守,被民众尊称为“士王”[5](P34)。至隋唐时代,朝廷在越南设立学校,越南语的汉越音系统在这一时期成形。此时越南的口语为越语和汉语并存,书面语使用汉字。

公元968年,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建立了该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封建王朝。973年,宋太祖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成为半自主的封建国家。历代越南封建王朝都把汉语汉字定为本国的正式书面语言。佛教和儒学的盛行也推动了汉字在越南的发展[6](P4)。

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越南上层人士在汉字的基础上首次将书面语和口语结合,创造出喃字,13世纪时已应用于文学。至17世纪以前,越南的语言保持着汉字和喃字、汉语和越语并存的局面,汉语仍处于主导地位。越南的古代语言政策自汉字输入该国以后,一直奉行汉越双语制度。

16世纪末,西方与越南的贸易往来增加。西方传教士以拉丁字母为参照创造了一套越语记音符号系统,称为国语字。1651年,亚历山大·德·罗德 (Alexandre de Rhodes)编撰的《越-葡-拉丁词典》在罗马出版[7](P108),成为首部以国语拉丁字印刷的字典,《对愿入天主教接受洗礼者的八日教程》则是第一部国语字的散文。

19世纪中叶以前,国语字只应用于传教士和教徒之间。1862年起,法国入侵越南,逐渐削弱汉语的影响,传播法语和国语字[7](P108)。20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越南革命志士广泛使用国语字传播思想。但在八月革命之前,法语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了用越语写成的《独立宣言》,是越南语言史上具备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948年颁布的越南宪法第18条规定,越南公民必须能读写越南国语字。建国初期,政府为国民提供免费的国语字教育,并开展了相关活动[7](P109),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少数民族语言方面。越南的主体民族是京族,其他53个是少数民族,其中26个有本民族文字。越南政府一直注重维护民族文化传统,1946、1960、1980和1982年宪法都规定了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1980年发布了《关于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若干主张》[8](P201),使得推广语言的工作一度繁荣。但由于民族地区的师资匮乏、少数民族人口减少等原因,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推广逐渐降温,到20世纪90年代末基本停滞。

外语政策方面。八月革命后,越南的外语教学语种主要是俄语、汉语、法语和英语。1954-1975年间,北越和南越采取不同的外语政策。1975年越南统一后,俄语在外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后,对英语、法语、俄语等外语人才的需求日渐增长[9](P100)。1991年以来,由于中越关系的改善以及中国经济的繁荣,汉语重新成为越南的热门外语[8](P202)。

五、越南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研究及启示

越南语言文字的发展长期受到外族文化的影响。在民族意识的启发下,能够融合外来语言和本土语言,创造出喃字和国语字,发展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语言文字,体现了越南民族对多元文化的兼容[10](P182),对于一个民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难能可贵,也为汉语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示例。越南共产党和政府本着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方针,结合本国国情,推行了一批促进本国语言文字发展的政策,对维护国家稳定和国内民族团结、保护文化传统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应看到,面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不断消亡、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代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国语和外语教学的规范化等问题,越南政府在语言政策领域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发展和完善。

六、结语

中越两国不仅是地理上的邻邦,也是历史上关联密切的汉文化共同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发展国语,有效地协调弘扬国语与兼容外语之间的关系,成为两国需要应对的共同问题。越南语言政策的发展史为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教训。我国具有深厚的语言根基和悠久的文化底蕴,新时期的语言政策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历史文化优势,更好地应对当今全球语言的战略博弈。

[1]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姚亚平.中国现代语言规划研究[D].复旦大学,2003.

[3]道布.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民族研究,1998,(6).

[4]陈章太.当代中国的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唐庆华.越南历代语言政策的嬗变[J].东南亚纵横,2009,(12).

[6]Zhang,H.&Locke,C.Rights,Social Policy and Reproductive Well-being:TheVietnam Situation[J].Wellbeing,Rightsand Reproduction Research Paper II,2001(8).

[7]罗文青.越南语言文字使用的历史回溯[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

[8]刘上扶.东盟各国语言纵横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9]Johnstone,R.Learning through English:Polices,Challenges and Prospects[M].Manchester:British Council,2010.

[10]马娅丽,何张明.越南语言文字演变探究[J].学理论,2011,(5).

猜你喜欢

国语语言文字外语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论“国语骑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