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及类型

2013-02-19田玉萍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经验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田玉萍

(黑龙江省黑河学院数学系,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能会运用相关的数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数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领悟、体验和感受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对数学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反应。当然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更好的观念,形成他们自身的数学直觉和意识,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独立的思考问题。当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经验有了一定的累积,那就可以帮助他们自身对知识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益的思维方法,对于他们自身的体验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因此需要从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和类型进行分析。

1.行为操作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手帮助脑得到发展,帮助它们更加的明智;另一个是脑帮助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聪明的创造的工具,变成一个镜子和思维工具。这种说法,其实主要阐明的是智力的起源,那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维,对他们动作上的思维锻炼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从表象过渡到抽象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对于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很重要的意义,当然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活动中将实际的动手操作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理论直接联系实际,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提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对学生的行为操作提供更好的经验积累机会。下面主要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方式为例说明动手操作的重要意义。

比如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对于千克和克的认识,可以设置以下的教学片断:

1.1 认识千克

1.1.1 称一称。请学生使用台秤对一袋盐的质量进行称重,可以知道一袋盐的质量就是一千克。

1.1.2 掂一掂。要求每一位同学对于一袋盐的质量亲自感受一下,感受一下一袋盐的质量有多重。

1.1.3 估一估。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袋,然后将苹果装进塑料袋里,再掂一掂苹果的质量,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苹果可以和一袋盐的质量一样,也就是一千克。然后再称一称这些苹果的质量,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说说一千克的质量大约需要几个苹果。

1.1.4 找一找。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寻找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一千克,然后称一称,掂一掂,再进行全班之间的交流。

1.1.5 猜一猜。老师拿出一千克的铁和一千克的棉花,然后让学生猜猜哪个更重,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实际的称重操作验证,然后引导学生们再次对一千克的质量进行感知,从而可以感受到物体的外形大但是不一定质量重。

1.1.6 说一说。根据以上设计的活动,最后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大约都是多少。

1.2 认识克

对于克的认识,该老师也是参照着上述对千克的认识过程进行设计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千克和克有一个更加真实的认识,对于他们的感知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单位质量观念的建立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教学范例,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仅仅是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那就可能给教师提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对于知识的讲述学生也可能很难理解。可以看出上面这个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就很好,通过对学生设计的一系列的活动,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对千克和克的认识体系,这些活动多数都是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自由的讨论所得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突出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所以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还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更好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这些操作帮助他们积累更加感性的经验,对于数学观念的建立也有很好的效果,最终从量变实现为质的改变,从知识的学习逐渐走向知识的理解,最终可以很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2.探究合作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在人的心灵最深处,通常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一般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是非常强烈的。所以现在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新课程的改革中,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亲身经历整个探究的过程,这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当然这也是实践和再生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情境,这个过程就是强调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可以形成对知识点再创造的理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本质加以理解。

通过建立一个合作和探究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开展对知识的研究,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给他们创造更多的自主研究时间,当然这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有帮助,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进行这个过程的时候,学生有利于养成一个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经历这样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之后,学生们可以对学习的经验有一定的掌握,还可以进一步锤炼学生们的学习品质,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3.数学思维经验

钱学森教授曾经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可见,数学教学的过程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相关的数学思维活动,对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所得的成果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思维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学生的思维向数学家的思维进行转变的过程。所以,对于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进一步展开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还可以更好的培养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才可以将他们领悟数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具体、更加专业的数学思想,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真正的数学学习理念。所以,对于数学思维的教学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讲述书本上的知识点,必须要从根本上开发出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这样才可以给学生向今后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逐渐的渗透和理解。

其实可以将数学的学习理解为思维的体操,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一种锻炼,这一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数学的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一点进行,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开发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可以尽量的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比如有一道相对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讲题,而不懂得将其加以改编,适当的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那就可能会形成学生的一个思维上的定式,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果可以将问题引申到现实中的具体问题,那就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题目的意义,还可以从多个方面打开学生全面思考的大门,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将更加的深刻。在实际问题中引入对比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同一个类别的知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个层次的理解,那就可以得到多种不同情境中的答案,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很好的引发学生们进行思考,那就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累计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很有效的一个途径之一。

4.综合运用经验

朱德全教授曾经说过,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识。应用意识可以看作是数学活动经验中的核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更加的重视和关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设置了实践和综合应用的全新领域,这一个要求其实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顺应,同时也体现出了学习有价值数学的一个理念。这一个全新的领域也给老师的新式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指导方向,也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能力。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自主的探索和交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还可以更好的拓宽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视野的开阔和应用意识的增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5.总结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这一点是在数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当然,它也是数学课程在时代的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做好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还要从多个方面最大程度的促进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相关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境,设计多数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的基本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体现出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能力,增加他们的学习经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满足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才可实现数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效果。

[1]张卫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及内涵[J].教学与管理,2012,(29):34-36.

[2]张卫星.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及内涵[J].辽宁教育,2012,(11):42-43.

[3]刘永春.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学数学学刊,2001,(07).

[4]赵立高.高中数学课改心得[J].当代教育发展学刊,2010,(05).

[5]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2.

[6]王新民,王富英.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03):17-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经验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