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与对策

2013-02-18黄纪针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外语民族传统

■黄纪针

一、多元文化的兴起与西方文化帝国的入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化,不同国家之间的频繁交流和互动不仅是一种必需而且也成为可能,因此,各种文化群体之间的影响不可避免,因而,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拥有不止一种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文化输入和输出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主要表现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强势文化对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文化输入途径一是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二是文化的主体性诉求对于文化的功利性需要,即主体主动接受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文化帝国的侵略更加隐蔽,他们通过话语媒体、教育以及互联网进行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其目的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升和传播某种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削弱民族文化传统或本土文化传统对于社会不同文化族群具有的凝聚力。[1]而非西方国家在谋求发展时,最初常对自己的文化不满,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主动接受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主要是由西方人以经济利益、现代科技和城市工商业为核心内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景观”,[2]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忽视人的精神需要,将人类的意义追求降低在无尽的物质欲望追求中。物质的丰富虽然解决了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精神危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大量涌入国内,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对中国人原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个体的价值观、信念等处于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中,主流文化也大有被非主流文化超过的趋势,文化认同成为困扰国人的现实问题。在这社会和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正确化解公民的文化认同危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同危机

认同(identity)是一个哲学认识论范畴,是指对共同东西的认可与接受,它既是一种认知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公民文化认同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民族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等,集中表现为文化认同,因为文化包括语言、信念、生活范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模式、价值观等,而所有人的活动几乎都与文化有关。史炳军和马朝琦认为“文化认同是在共同的语言、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地理环境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它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共同性的一种确认”[3],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秩序及其正当性建构的‘背景文化’”[4]。文化认同是一种稳定的深层结构组织,是这个民族或国民身份的归属和精神力量,其作用在于标识民族特性,为个人提供精神动力和自我意识,培育共同体安全意识,,它是任何物质力量都无法替代的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5],全体公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根基。

文化认同危机在我国近代一直都存在。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对长期以来坚信不疑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动摇,对传统儒家的价值体系进行了怀疑和批判,民族认同危机于是就出现了。为化解危机,不少有识之士也一直探索文化认同重新构建。其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文化建构理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3]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突飞猛进,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西方文化席卷而来,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被打乱,一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拜物质,忽视人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盲目跟从西方文化导致国人主体价值观念缺失,价值观变得复杂而不确定,信念模糊。缺失主体价值,人们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依托,个体行为变得盲目而又缺乏稳定性,呈现无常状态;物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蔓延,部分人变得精神空虚,道德丧失,各种威胁社会稳定和不利社会发展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就是当代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价值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根本,一个民族如果丧失文化主体性,文化便没有了灵魂,就会导致文化失落感,引发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民族的凝聚力,直接危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安全。化解认同危机,增强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的抵抗,保持本国民族文化特色,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使命。[5]

三、如何化解文化认同危机

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认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如何构建新的文化认同引起广泛关注,而强化文化自觉被认为是解决文化认同危机的关键一步。所谓文化自觉,邹广文和云泽人认为“是一个以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等为对象的活动,既是一种对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种对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实践行为,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文化自觉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深刻认识它的历史、特点和对人类文化的价值;同时,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从实际出发,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生存力,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自觉是解决文化危机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强化文化自觉,唤醒人们文化的主体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健康地发展。[2]

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不同的学者对如何构建新的文化认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文君认为文化认同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交换性。构建新时代的文化认同,从时间上的延续性来说,我们要基于历史,既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到民族文化个性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确立自己的文化自觉,又不要复兴传统、回归传统;从空间交换这方面来说,构建文化认同需要参照外在文明,通过与其他文化的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5]也就是说,构建新的文化认同,既要立足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个性,又要看到文化的多样性对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的冲撞中,不断寻找实现文化融合的突破口。孙国东认为,构建新的文化认同要处理好古典传统、社会主义新传统和部分西方传统三种的关系,这一观点同史炳军和马朝琦提出的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内容相一致,即当代社会文化认同的内容应包括主流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精华和西方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共同的价值信念三部分。“文化本身就是历时与共时、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3],上面几位学者其实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新的文化认同构建要以融会古今中西文化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引导,建立既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又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在目前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们对文化认同危机应该有责任意识,强化文化自觉、构建新的文化认同,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意识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政治制度、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具备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良性互动与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内涵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外语教育实践中,避免我国外语教育体系被西方教育体系同化或解构。在输入外域文化的同时,同时强调文化的有效输出,向国际社会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中西文化应是一种双向的,平等而又有尊严的交流和互动,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共同发展。[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外语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技能,也是在学习一种异域文化,因此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处于西方文化的前沿,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英语学习最多的人群,不少地方从幼儿园就开始开英语课,到研究生阶段,英语还是必修课,外语教育保持文化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外语教育领域出现了价值失衡和文化失守的文化自我殖民现象。[6]年轻学生崇拜西方文化,羡慕西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优越生活方式,模糊了对自身的文化认同,对民族文化和现有道德伦理规范产生怀疑,对主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动摇,对传统民族文化认同降低,甚至产生民族文化自卑感。这种认同危机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目前学生中,拜金主义、物质享受主义、急功近利等价值取向流行;在行为表现上,热衷于过洋节日,吃西餐,沉溺于网络虚拟交往,大学生试婚等。这种结果与整个外语教育中缺乏文化安全意识有关,多年来,以功利性导向的外语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忽视语言教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材内容选材上,忽视本土性,从小学到大学,语言教学材料中少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缺乏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已成事实,如不少学者所言,不少外语学习者,读过《圣经》,但却很少人读过《中庸》、《大学》、《孝经》等中华经典。这样带有全盘西化倾向的外语教学模式导致强势西方文化向弱势文化的单向输入。

外语教育界应该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外语教育模式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首先,外语教育的目标除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外,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应立足于建构人文素质、丰富人的主体精神、完善人的理性本质”[6],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正确态度,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面对目的语文化时,会欣赏,会判断,有主见。其次,在课程教学材料选取上,注重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材,让学生在接触优秀外国文化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优秀的中国文化,提高国学底蕴,只有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民族文化产生了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学习外来文化时才会避免盲从,才能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对其价值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培养文化自觉。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力、识别力;还要培养学生把汉语文化传播出去的能力。再次,强化外语教师文化安全意识。外语教师在外语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在任何时候外语教师都要坚守文化的前沿,对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方略保持自觉。在传授西方语言文化的过程中,既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培养层面,也不能仅限于对西方文化简单介绍层面,教师在介绍相关语言文化时,坚持文化自觉,要有自己的判断,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文素质、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外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外语教育中要时刻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帮助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如何发展学生抵抗西方文化中的糟粕的能力是广大外语教育者都应该关注的课题。

(二)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资源。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华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东西。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目前我们民族文化的个性正在削弱,一些民族文化特殊技能在失传、生活习俗在改变,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在消失。虽然有些传统的文化被保存下来,但也只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比如旅游资源)加以开发,而不再是人们实际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不注重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走向现代化的,回顾自从遭遇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反思时,对传统文化批判和指责过多[7],一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还是应该大力弘扬的。对优良民族文化的很多批判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知半解,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都不甚了解,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持极端怀疑的态度。所以,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认真挖掘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优势。我国政府目前把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定为法定假日的举措,对于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意识就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我国政府举办的“孔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推出的网上公开课《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等都为中国文化的国内外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及其国际地位的认识,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又有助于我们消除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从而理智地、有针对性地进口外来文化,有目的借鉴外来文化,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使传统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要以新的文化思想,如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取代传统文化的糟粕,大力破除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僵化落后的思想和消极观念。

“民族精神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它给本民族的人们以终极关怀和精神寄托,提供身份认同和精神品格,是本民族参与文化全球化的精神武器。”[3]弘扬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使国民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产生由衷的认同。民族精神实质上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形成,一方面从传统中吸取有用养分,一方面还总是深深根植于该时代的现实[8]。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也要善于吸收外国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宽广的视野、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心态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去认识西方文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世界各国文明和文化的个性和共性,加强同世界不同文明的沟通和理解,比较各种文化的价值意义,将那些具有共性的文明成果如现代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进行批判吸收,以增强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三)发挥传媒先导作用,开展先进文化宣传教育

人民群众是文化认同的主体,构建新的文化认同应以促进人民群众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传媒是文化的传送系统,与文化紧密相关。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传媒对群众的影响愈来愈大。目前,电视、电影、网络等已成为人民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但目前我国传媒存在管理的疏漏,各种庸俗文化和不良信息泛滥,影视界一味追求票房、收视率,节目内容注重吸引眼球,张扬个性的节目,网络信息更是良莠不齐。传媒内容过于注重娱乐功能,而淡化了教育功能,更有一些文化垃圾颠倒是非,混淆美丑,误导人们的价值观。

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非大众文化;大力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发展公民诚信、自尊、进取、进步、向上、忍耐、负责等气质;倡导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传媒应传播有价值的东西。文化节目创新要建立在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基础之上,避免文化的庸俗化、低俗化,不能以迎合大众口味为主,以商业目的为最终目标。

[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邹广文,云泽人.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J].道德与文明,2011,(3).

[3]史炳军,马朝琦.危机与回应: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家,2006,(5).

[4]孙国东.文化认同与道统重建——一种基于社会转型的社会—历史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

[5]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

[6]曾敏.冲击与回应: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

[7]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8]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猜你喜欢

外语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