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文化遗产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2-15伍长云
伍长云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清东陵文化遗产位于河北唐山遵化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1979年清东陵正式对外实行旅游开放,发展态势一直较好。但是,自从 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发展反而徘徊不前,甚至走了下坡路。近年来,提升“清东陵”文化品质成为河北省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试探讨除“旅游竞争”外其他诸因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清东陵文化遗产概况
随着文化遗产内涵的逐步扩大,清东陵文化遗产包涵的内容不仅指其核心的陵寝建筑,还应包括陵寝涵盖的风水等自然环境以及因陵寝而衍生的系列文化产物。
1.陵寝建筑文化
清东陵陵寝建筑文化包括皇家陵寝建筑文化和陪葬墓建筑文化两大类。历272年之营建后,清东陵皇家陵寝建筑文化共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园寝5座,总计葬157人,大小单体建筑200多座。清东陵外围有众多陪葬墓,至今仍存在的包括河东许家峪道光2子2女的公主园寝,马兰峪一带顺治、康熙两帝的4位保姆园寝,新城的老贵人和苏麻拉姑园寝;此外,还有傅达礼贞臣墓及穆公陵官墓;属于这一体系的还有属天津管辖的朱华山一带乾隆八个儿女的皇太子陵,黄花山南麓顺治3子、康熙3子的王爷园寝[1]。
清东陵的陵寝建筑文化规模庞大,在明清皇陵中体系最为完备,保存最为完整,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墓葬制度、建筑艺术、风水艺术、祭祀礼仪和埋葬人物等都已成为旅游热点和丧葬文化研究的大课题。
2.自然生态文化
清东陵山水形胜臻于绝境: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群山环绕,正南有天然陵口,中间原野达48平方公里,终年北风不侵,风沙不到,光照充足,降雨充沛[2];水系布局合理,马兰河和西大河一东一西由北往南回环而出,各陵地宫开挖的龙须沟,与地面的马槽沟以及神桥下众沟渠均弯曲相连,最终都排入两河,形成完整的排水、防洪和美化环境功能;200多年以来,由于禁山和养护,域内植被异常丰裕,群山上密布苍松翠柏,平原上古木参天,仪树、海树郁郁苍苍;最奇妙的是,200多座单体建筑均结合自然环境特点逐步展开,和山水形胜有机结合在一起。
群山环绕,碧水缓流,四季常青,构成了清东陵大环境画卷的底图。清时用一套“风水”学说来比附,清东陵地区属于上吉之地;用现代科学观点来解释,清东陵地区就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加上人工建筑配合山川形势,成为人文和自然生态绝妙结合的艺术典范。
3.多种衍生文化
由清东陵衍生出来的还有长城及马兰名关文化、满清民俗文化[3]和汤泉养生文化[4]。这些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和合理开发,在现代化冲击下,有些只有些许残存了,如马兰关,只有关口遗迹;有些基本绝迹了,如满清民俗文化;有些处于枯竭状态,如汤泉。这些文化并非不可恢复,但需要下大力气。2011年,涵盖这些文化的“大清东陵”区的成立,加大了这些衍生文化开发的潜力。
二、制约清东陵文化遗产发展的因素
清东陵文化遗产在清末至建国初期历经多次破坏,满目疮痍。自从1952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成立以来,广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清东陵文化遗产的面貌已发生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严重制约清东陵文化遗产发展的诸多因素。
1.非法采矿和陵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非法采矿对清东陵自然风貌和居住环境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破坏。清东陵地区存在数十家非法选矿厂,在非法开矿过程中,砂山被劈开、推平,植被被碾轧,雷鸣般的炮声引发巨大震动,大卡车来往运输砂石激起漫天尘土,堆放的矿石四散飘扬尘埃,这些行为给近在咫尺的文物带来多种直接和间接损害。选矿残留的矿渣、废水被直接排入河道,河床里终年流着污浊的河水。地下水位因开矿严重下降,自然水受到污染,陵区居民的饮用水只能从远处引进,定时供应,日常生活非常不方便,入住游客的生活也深受影响。废弃的矿点土石纵横,一片狼藉,成为荒漠。非法采矿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使陵区自然风貌,尤其是风水艺术再也无法恢复。
陵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使陵区文化氛围和文物保护陷入困境。清时,因管理陵寝日常事务的需要,在陵区建有大小“圈”,这是陵区的原始村庄。清末,为垦荒种地,又陆续迁入若干人口,在陵区形成了十几个自然村庄。多年来,因人口繁衍,村庄又不断扩张。这些村庄与陵寝紧密为邻,陵寝建筑外3米甚至零距离即为村民的庄稼地、果园子,没有规划地随意种植。靠山、案山和砂山上的土地、树木所有权属于村民,因经济需要经常被随意砍伐甚至砍光。村庄建筑贴神路而建,进出车辆任意碾轧神路,神路上自由堆放各种杂物。添置的村庄建筑格调与陵区文化极不协调。陵区大小道路纵横交错,分割陵区。村民的这些行为如不能有效遏制,将成为陵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大障碍。
2.管理体制引发人事、经济难题
体制关系到人员进出、经济来源。清东陵现行单位体制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该体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人事不相称。在中国,事业单位仍为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清东陵的单位性质已经为某些迷信铁饭碗的人所青睐了。单位人事清东陵不能自主,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此种体制下,通过托关系、走后门进入陵区工作的人难以杜绝。陵区工作本身需要的人才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容易造成人满为患而又人浮于事、人岗脱位的情况。
员工工资、福利无法保证。因为企业化管理,清东陵的申遗费用、保护经费和人员工资主要不能通过公共财政拨款解决,而是要靠自身创收。由于人员增加和旅游发展不前,现在清东陵旅游收入不够支付工资,申遗欠下上亿巨额债务至今仍无力偿还。每年旅游淡季因实行职工轮休以减少工资支付,员工反响强烈,无法安心工作,一些人才纷纷另谋他就。
员工工资支付尚且成问题,文物保护和开发经费只能退为更次要问题。如果不及时扭转这种状况,将进一步威胁到清东陵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
3.缺位的丧葬仪具和濒危的地宫文物
由于历经盗劫,清东陵墓葬文化所附着的主要文物包括各种丧葬仪具和重要建筑装饰均不复存在,展现的多为徒具空壳的建筑本身。大部分游客由于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鉴赏力有限,清东陵遗产的文化内涵很难被正确认知和理解,这直接影响了陵寝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效果。
历史上诸陵屡经盗挖后,地宫曾常年敞开,任由人出入。经过多次“扫仓”,地宫珍贵文物基本无存,但仍有一些不被盗贼看重的文物幸存。乾隆、慈禧和香妃等地宫清理出的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至今清东陵只有上述小部分地宫被清理,大部分地宫在1952年未经清理掩蔽至今。盗挖、敞开等变故早已使地宫内的幸存文物失去了最佳保存环境。近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幸存文物如再不及时清理,有可能全部毁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异位的植被恢复和影响风貌的设施添置
清东陵原有古木被砍伐殆尽。在人工恢复植被的过程中,由于资料缺乏,有些树木栽种的位置未必恰当。例如大碑楼四周的地砖海墁上能不能种树?孝陵大碑楼砖墁四角栽植的松树已遭到众多专家质疑。自生的树木保留是否合适,如大部分宝顶上的自生树木。清陵寝制度:宝顶不植树木。从忠于原状的保护目的出发,这些树木在萌芽状态就应消除,不应等到长成郁郁苍苍的林木。尤其那些长在妃园寝宝顶上的杂木,使得宝顶开裂,砖石脱落,对宝顶的破坏相当严重。
清东陵在开发过程中,逐步添置了一些辅助设施,其中一些考虑欠周,影响了清东陵整体文化风貌的和谐。如环陵公路,尤其是紧贴孝陵神路的部分,色调未经淡化,路面青光闪闪;神路桥和石像生周围设置的铁护栏影响观感;沿神路开挖的护沟,最近,护沟还铺设了碎石;贴神路添置的牙石;散布在陵区的现代气息浓厚的西式休息桌椅和垃圾箱;兴隆水库新出现的现代游艇。这些添建的辅助设施既不忠于文化原貌,也与清代陵寝文化不相协调,破坏了陵区的整体美感。
5.旅游研发受忽视,游览线路设计粗糙
近60年以来,清东陵文物管理机构是清东陵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单位,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陵寝制度研究和清宫史,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家,专著、论文等成果丰硕。但是保护、开发和管理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人才十分匮乏。因为缺乏对遗产保护、开发和管理的深入研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所谓保护更多地流于形式,很多设施添建实质破坏了文化内涵。同时,也不能针对游客心理进行规划设计、展示,旅游呈现方式往往不恰当,影响了文化传承效果。即使借助外力做出的旅游规划,也需要动态实施,常常要根据自身及变化的情况进行变通、调节,如果缺乏这方面研究的人才,这种规划几乎不能最终实现。
清东陵的游览设计以一日游为目标,基本线路是:孝陵神路→裕陵→普陀峪定东陵→裕妃园寝。孝陵神路沿线以自备的汽车为游览工具,点线结合,在石牌坊、大碑楼、石像生等重要景点下车游览观赏,其他部分则是在车里一瞥而过。在这种线路设计下,清东陵虽然面积广大,游客多集中在裕陵和普陀峪定东陵,常常好几个团同时到达,相互干扰十分严重,尤其地宫内,因为拥挤和回音,听和看都很困难。风水文化和其他帝陵都利用沙盘介绍,陪葬墓和附属设施基本被忽略。这种路线设计为典型的走马观花和看画赏花,游客只能见识一些片段,犹如浮光掠影,很难形成清晰的清东陵印象,更不能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6.服务和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景区内部的参观线路指示牌和说明牌很少。陵区内线路指示牌至今没有,在清东陵旅游,如果无人引领,不手持景区地图,很难找到正确的参观路线。各景区景点也几乎没有说明牌,如无人讲解,非专业人士简直看不懂。
为宣传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清东陵建立了专门网站,通过文字和图片对其文化内涵和形象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展示,成为潜在旅游者了解旅游者的主要窗口。但是,网络信息仍然不够充分,如交通路线,游客从附近几个城市如想乘坐汽车前往,基本找不到明确信息,给游客出游增加了不方便。
清东陵面积广大,尤其是隆恩门外神路沿线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为无证经营的野导、黑导留下了活动空间,他们以种种不正当的方法兜揽到讲解工作,因不具备基本的导游素质,为引得游客青睐,常常指鹿为马、信口雌黄。更有甚者,为获得更多非法利益,带着游客直奔二郎庙、三皇庙等景点,游客连隆恩门都未进,就被打发回程了。野导、黑导对清东陵的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
三、清东陵文化遗产发展对策
1.扩大保护范围,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景区自然环境保护
对于旅游区,环境就是命脉。只有不断美化环境,景区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的美化必须在一个大的范围进行,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见成效。清东陵环境大体框架尚存,即使不敢奢想自然环境完全复原,但通过规划逐步完善、美化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须的。“清东陵旅游区管委会”成立后,行政权力和管辖面积扩大,为修订《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扩大保护面积提供了机会。
清东陵环境治理并不是无法可依,1999年9月24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就批准、实施了《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但十几年来,该办法并未能真正落实,致使采矿、砍树、堆垃圾等事件频频发生,当年回收的土地很多又被侵占,文物的本体安全已面临威胁。这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必须强化法制力度。北京十三陵特区通过强制执行法律保护,已杜绝了开矿等严重破坏行为,几年时间,环境大大改观。
2.加强社区管理,妥善安置陵区居民,发挥居民积极作用
清东陵为群聚型皇陵区,面积大,居民杂居在内,环境的美化,没有景区居民的理解、支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陵寝空间被侵占是历史原因,有关政府和管理者不能把他们当作障碍和负担。
清东陵的利益与陵区居民密切相关。陵区居民,特别是各圈“老户”祖祖辈辈是清东陵的守护者,在申遗过程中,陵区居民也做出了很大牺牲和贡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陵区居民既是清东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清东陵文化遗产的“主人”。陵区每个居民都有了解、学习、保护清东陵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清东陵管理者应为陵区居民学习、了解陵寝文化提供出入的机会,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成为清东陵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宣传者和捍卫者;陵区工作岗位应优先安排圈内村民,帮助居民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拨出一定比例的旅游收入,以津贴形式发放到户,让居民享受到旅游的实惠;拨出专款奖励圈内村民子女的学习,鼓励上大学、外迁,逐步减少陵区人口。当清东陵发展与居民利益休戚相关时,居民对其保护才会实心实意,成为与景区和谐共生的积极力量。
3.理顺管理体制,为发展解套,提高景区管理效益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现状要改变。世界文化遗产属于高水平的文化公益事业,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无疑应由政府来办,政府不能推卸责任。清东陵企业化,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在实质上消解了政府的责任,削弱了政府的功能。清东陵的现有体制如果不变,最终受损害的是清东陵文化遗产。即使追究责任,文化遗产也已经被损害。预防比追究更重要。
“世界级的文化,乡镇级的管理”现状要改变。清东陵的文化品质是世界级的,其研究和管理水平应与其匹配。相关政府部门应对重要岗位的人事安排进行有效干预,确保人岗适配。
4.强化研发功能,建立多功能研发中心,深入发掘资源潜力
旅游发展已进入全面竞争,清东陵文化遗产的未来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清东陵迫切需要尽早完善自己的研究功能,研究范畴要从基础研究延伸到应用研究,既要继续加强文化史学研究,也要加快培养自己的文物保护、旅游管理及开发人才。一旦研究中心拥有足够的多方面人才,就能使文物保护、旅游管理和开发实现内外结合,及时把国际国内先进的理念融进自己的日常工作和旅游研发中,创造出适合本景区最好的旅游模式。
5.以墓葬文化为核心,打造多形式、多内涵的深度游旅区
墓葬文化遗产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景区行政面积的扩大应该从更有利于清东陵的保护方面来看它的积极作用,谨防大肆扩建其他景区和添置新的人工景点。清东陵墓葬建筑维修亟待资金,丰富的内涵文化展示亟待资金;其他景点无论从旅游吸引力和作用来看都处于从属地位,可以考虑为延伸墓葬文化或为丰富清东陵深度游的内涵而予以逐步修缮,但不能喧宾夺主。
墓葬文化要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价值。相对于明代诸陵,清东陵最可贵的价值在于整体布局体系完整,如神路、衙署等建筑原状保存完好;在明清诸陵中,清东陵所葬历史人物价值无可超越。在旅游逐步走向深度体验的今天,清东陵将成为最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帝皇陵寝。
创造条件,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文化内涵。可建立多功能展示厅,放映人物、历史等剧照;陵寝各建筑至少有一处要按原状恢复,增加展示解释功能;开发靠山、案山风水游,使得能够登山实地观风水,不止局限于图片的解说。旅游形式逐渐实现由一日观光游向两日体验游、多日深度游过度。
6.优化管理服务细节,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核心竞争力
旅游竞争越激烈,旅游服务质量所占的分量就会越重。旅游服务的质量一方面要从大的规划和项目入手做贴近时代主题、贴近游客需要的开发;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旅游服务细节。如网络信息要充分、及时,定期调研潜在游客的需要并进行更新;旅游路线方向的指示牌要到位、明确,在每一个岔口都有标示,指示方向清楚;旅游服务设施安置要协调、入境,细到垃圾桶的形状、颜色,只要添置的设施就要考虑是否为文化氛围添彩,否则再好的也是破坏。准确到位的旅游服务是景区的一种精神,是对游客的一种人文关怀,每一个进入景区的游客时时都能感受到。
[1] 晏子有.清东陵[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唐山市委员会.唐山名粹丛书·唐山名胜[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182-225.
[2] 李印芝.马兰峪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唐山市委员会.唐山名粹丛书·唐山名镇[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183-192.
[3] 李纯.遵化县满族的历史与风俗[A].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唐山文史资料(第四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206-210.
[4] 孙立忠,孙伟.汤泉[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唐山市委员会.唐山名粹丛书·唐山名胜[C].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