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安专业课程改革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3-02-15左富兴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公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左富兴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宣传处,辽宁 沈阳 110035)

随着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有针对性的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已经成为各专业建设的首要原则.特别是体制改革后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公务员招警考试标准不一,学历起点、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很多学生本科阶段所学习的专业课程与公安专业课程相关性很小甚至没有关联.那么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体现就是各有欠缺,大部分缺乏法律相关知识和基础公安业务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欠缺,直接会导致专业课无法深入学习,最终后果就是实战技能的落后.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体改课程必然要求改革以达到贯彻公安部和学院对体改试点生的培训要求,并实现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目标.

1 课程改革思路

体改课程改革的原则是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协调,正确把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建立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并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及时反映新技术、新成果.因此,体改课程改革要紧密围绕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的中心任务,优化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信息化建设,着重解决“课程设置过细、学时分配不均、教学内容繁冗、教学方法手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积极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将依据“模块化主题情景式教学”的主要思路,将已经讲授过的内容和计划增加的内容有机整合,力求“贴近实战、强调实用”,用最短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以期取得最大的收益.

(1)整合资源,精简内容,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体制改革试点生的学生层次及其培养目标,本着技能为主兼顾理论的原则,采用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识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模块化建设,是着重于教学内容的整合配置,按照公安机关实际办案工作内容和流程,将课程内容划分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重点解决一项或两项实战工作内容,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各模块中按照理论讲授、现场训练划分子模块,均衡内容与学时配置,有效配合阶段性教学目标.

(2)紧贴实战,强化能力,创设主题情景式教学法.主题情景式建设,是着重于教学方式手段的建设,是将各部分教学内容重点,通过再现真实经典案例或模拟构建案例来进行讲述和训练.在每一个子模块中,根据课程重点内容,通过对案例的实际剖析和动手训练,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强化实际办案能力,并通过模拟情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要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为宗旨,突出警察职业特色,努力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 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在教学实施中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与更新,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且在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围绕“模块化主题情景式教学”课改方案,以“贴近实战、强调实用”为目标,在认真研究反复推敲课程内容,划分模块后,将原教学内容打乱,重新划分教学模块.按照实际业务内容,筛选和整合知识点和业务项,并对专业前导课程的大纲、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比如前导课程中,某些公安基本业务和法律知识内容偏少,那么就将办案过程中必要的法律知识、办案程序规定、法律文书的制作使用、执法规范等内容的整合,有机地融入课程的教学工作来.为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训练手段,精选各类案件,布置现场环境,并适当引入基础公安业务内容训练项目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

(2)高效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以往公安专业课程讲授的思路和方法做了重大调整.在以往的授课中,一般只是围绕中心讲中心,仅对涉及本专业课程的部分做详细讲解.而在课改后,对案件的讲授则从完整案情分析开始,按照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思路和程序,结合专业课程,训练学生的侦查思维、讲解个案侦查的关键点,并根据精选出来各案件的疑难重点,对细节部分予以剖析.通过这一改革措施,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对案件侦查工作的理解和掌握.任课教师更是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及借鉴的大量实战部门的典型案件融入到教学课程中,使课堂教学更为鲜活.

(3)精心设计实训环节.在有限的课时中要实现理论知识讲授和强化实践教学的兼顾,就需要不断创新实训形式,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训练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课上讲授的重点内容;补充理论课未讲授内容;强化办案必备的实战技能;规范办案过程中的执法行为.训练教学成为联接理论课程与实战技能、规范执法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训练中,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相应学时和内容,并对每次训练科目均有严格的把关,比如模拟现场就是以不同性质的案件为中心,外延到相应的基本公安业务,每个案件均有不同的侧重,通过不同案件或现场的训练,力求学生对基础业务内容达到精熟.每次训练内容设置均以主讲教师精心选取的经典案件为蓝本,加以修改和丰富,增加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临场感,以达成提升办案能力的目的.通过训练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显著提高.

(4)实施多元化课程考核.学生成绩的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围绕能力培养,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变化,考核制度的相应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课改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需订立严格的考核标准,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理论再现能力,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根据“体改生”人才培养目标,在考核方式上,把平时成绩、平时训练成绩以及综合训练测试成绩分三部成组.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等,占总成绩的20%;平时训练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并根据知识的层次结构进行阶段测试,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综合训练测试成绩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测试,考核学生综合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占总成绩的40%;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测试,全面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不足

(1)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需要进一步夯实.由于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差别较大,而且大部分与公安专业课程相关性较小,学历起点、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好处理,难易程度不好把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无法深入学习,导致实战技能落后.因此,如何平衡学生之间的差距,如何处理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的切入点,成为下一步做好教学工作的重点.

(2)教学内容安排和学时分配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专业课时少,很多按照培养目标设定的内容和科目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相当一部分训练课上的细节内容和收尾工作无法完成.而且,大部分内容各自为一个完整独立的整体,可增加但不适宜裁剪.因此,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要适当增加学时安排,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材和教辅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密度大,内容繁杂,大部分“体改班”选用的教材是原来公安院校本科学历教育时的相关教材,这些教材大部门按照学科体系进行分类,缺少实用性、灵活性,没有贴近基层、贴近实战.因此,仍然需要探索具有“体改生”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

(4)相关业务领域的知识需要进一步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嫌疑人采用的犯罪手段更新速度也在价款,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就显得越发急迫和重要.而专业接触一线信息的渠道存在诸多困难,导致了教学与实战脱节,教学效果逐渐下降.因此,必须为业务内容的更新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加大在调研方面的支持力度.

总之,随着公安院校培养招录体制改革的推进,针对“体改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程改革力度,在教学中寻找不足,逐步深入,完善专业课程改革,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才能使公安院校的教学真正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梅,李明.手印学课程改革探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2]张慧芳.对“体改班”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

[3]韦益毅.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警察实战技能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公安教育,2009(12).

[4]于群.论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教学中应该筹好的几个关系[J].公安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公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