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探究*

2013-02-15郭传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广西民族

郭传燕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健系,广西 柳州 545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加上从外地迁入的少数民族十三个,共计二十五个少数民族[1].广西独特的民族和地理优势,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提供了土壤,据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的内部资料统计,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共有305个项目,其中竞技类47项,占全区总量的15.4%;游戏类64项,占21%;舞蹈类38项,占12.5%;表演类123项,占40.2%;节会类24种,占7.9%;养生类9种,占3%.[2]可见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传统文化发展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活化石,探究其发展背景、民族特色及独特优势,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发动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背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现实问题.由于每个少数民族成长的历程不同,其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成长也各有千秋.广西各少数民族自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南越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勇敢开拓,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本地人喜闻乐见、具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从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其发展的历史印记.

1.1 地域环境是广西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先决条件

无论是基本的需要还是发展的要求,人们与自然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是广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象征,是适应自然的体现.广西先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知,在生活与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龙舟,广西气候湿润,江河众多,水源充足,先民大多沿江沿河而居,打鱼捕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条件下游泳、操舟是他们适应生活要求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活技能.现在的龙舟竞渡,就是在游泳、操舟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项广西人民喜爱的体育运动;“抛绣球”是传统体育项目投绣球的雏形,是早期广西人民在作战和狩猎中应用的“耍飞砣”,现在演变成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三江、融安、融水的抢花炮;南宁的跳台;河池的三人板鞋;全区各地的舞龙、舞狮等都是在顺应自然和实际生活需要中创造产生的.可以说,广西各少数民族创造的3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风俗、战事、迁徙、道德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广西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

1.2 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是广西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必然条件

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是民族体育孕育产生的土壤,是民族体育发展的源泉.广西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它来源于广西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远古时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广西先民,为了生存他们练就了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以及攀爬、泅水、射击、挥舞刀棍等各种技能,体育的基本因素就孕育其中.据考证,在石器时代,广西各少数民族在劳动、生活或模仿动物动态和形象过程中产生了本民族中最简单的娱乐形式舞蹈.如花山岩画中蚂拐舞;流传桂西一带的打扁担,现在已成为广西民间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壮族打榔、打砻、唱春牛、剪禾把、枪击滚石、爬芭蕉树、背篓球;瑶族打箕圈、催工舞、摧竹杠、跳围塘、拉排带;苗族打泥脚、打草球;侗族踩石轮等都是早期广西人民在生产劳动创造和发明的.

1.3 创新发展给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也在变化中不断更新.首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即继承了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外来文化,如现代竞技体育篮球、排球、健美操等,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民族体育,实现与其他文化融合和发展.其次,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对旧的落后体育文化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转换.一是强化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促进广西各少数民族人民内部相互交融;二是加强与外来先进文化交流,接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文化,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思维和体育价值意识的重构;三是挖掘、整理、包容其他文化,在发展中造构出新的体系,用新的价值体系建构起新的文化.

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与优势

“体育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反映,体育文化在满足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的需要时,形成不同的体育文化个性特征.”[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史的洗礼,其内容丰富多彩,除具有体育的健身性和大众普及性外,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性和民族民俗性.

2.1 地域文化性

地域环境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发展的基础,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体育项目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广西壮族的抢花炮就体现了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说谁抢的花炮,就会获得天神赐福,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桂西各族人们喜欢舞狮、习武,每逢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狮队走街串巷,舞狮拜年,恭祝吉祥如意.舞龙也是广西各族人们节日期间宠爱的一项活动,人们通过舞龙,求雨祈福,祈求五谷丰登,舞龙作为一项民俗事项,是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民族传统体育向世人展示的不单单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集众多领域的文化于一体,每个体育项目的发展都贯穿着各个领域的文化,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完善的民族体育项目.

2.2 民族民俗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与发展,民族笃信的原始宗教及民俗文化对其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原始的宗教、宗教祭祀活动,还是在某民族特定的宗教观念、各民族的传统劳动生产、日常的生活习俗等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如广西壮族信奉蛙图腾,在其传统体育活动中就流行了青蛙舞的祭祀性活动,为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彝族则信奉虎图腾,在某些地区仍有跳虎舞的风俗习惯,也传承着摔跤运动来祭神、求雨、禳灾等古老的习俗;还有壮族的牛王节、苗族的祭鼓节、汉族的清明节等都包含有体育活动内容.

3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思想精华的凝结,汇集了各民族的智慧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了各种文化在相关体系中的地位及演化过程,是各个少数民族发展过程的一部活的史书[4].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国家现代化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和东西方体育文化建设中必将发挥其独特的现代价值和社会功能.可以说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3.1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风格各异,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扩大了人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对健身项目的选择空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简便易行、老少皆宜的健身形式更能满足群众体育需求.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大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活动不受年龄、性别、气候、时间、场地的限制,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现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张力显著,活力进一步增强,传播范围将明显扩大,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的纽带与桥梁.因此,在全区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新途径,是推动全面健身计划的有效举措.

3.2 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活力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少数民族文化反映了少数民族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了民族团结、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它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和谐文化的建设.”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各族人们在生产、生活创造出来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归宿和目的.如射箭、跳竹竿、石担、石锁、秧歌、高跷等,这些体育文化活动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族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心理诉求,既有助于人们娱乐健身、情感交流、休闲生活,也提高了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与沟通.毽子、花绳、秋千、抢花炮、空竹、陀螺等因其特有的魅力和鲜明的特征,受到各族人们的喜爱,现今在社区、农村等地开展的如火如荼,丰富了百姓生活,促进了广西少数民族村落的和谐发展.

3.3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产业基础薄弱,除了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环境外,最重要的是立足地区优势,打造地区特色产业,培育区域经济竞争力.“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加大地方旅游业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地方经济,促进区域性整体经济的繁荣,这是近年来发展地方经济的一条经验之谈.[5].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传统的民俗民风;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这些民族体育参与性、娱乐性、表演性和观赏性突出,有助于吸引外来游客,发展旅游.体育与旅游联姻,以民族体育为旅游引线,将休闲旅游、节日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以特色文化为契机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少数民族经济特色区,利于引进来走出去,促进民族文化和发展经济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分布广泛,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各民族的发展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教育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6].对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让世人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继承、发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有依据、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其次要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少数民族体育,让人们了解其内容,探究其优势和价值,优化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际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族地区妇女事业跨越发展[J].中国妇运,2010(12):1-4.

[2]韦晓康.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37-170.

[3]童昭岗.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4]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219-220.

[5]郭传燕.农村体育发展与社区活力[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32-36.

[6]张辉,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谈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5(12):53-55.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广西民族
广西贵港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