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草原书屋”建设——以内蒙古游牧地区为例

2013-02-15旭荣花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呼和浩特0100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牧区书屋牧民

●旭荣花(内蒙古农业大学 图书馆,呼和浩特 010018)

1 “草原书屋”建设的概况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牧民们居住分散,全自治区2400多万人口中有65%在农村牧区,牧区的文化设施相对落后,文化基础薄弱,广大农牧民群众读报难,买书难,读不到蒙文图书的问题尤为突出。

1997年“草原书屋”始建,全自治区新闻出版系统7家图书出版社、50家报社、141家期刊社和98家新华书店以及1家外文书店全部参与了向书屋赠送书报刊的活动。2008年全面启动,到2009年、2010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列为全区10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公共图书馆等社会公益性单位为“草原书屋”捐赠了大量图书、书架和其他设备。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印刷发行处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每个书屋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报纸、期刊20种,音像制品100种。从实际配发情况看,每年出版物配置均超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建设农家书屋的工程标准。

截至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已建成汉文书屋9123家,蒙古文书屋2152家,合计11275家,实现了“草原书屋”在内蒙古地区各行政村、牧区嘎查的全覆盖目标。例如,察右前旗已建成草原书屋92个。每个书屋一次性配送书籍2000多册、光碟500多盘。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东南哈日扎拉嘎地区的白音乌拉嘎查,是一个以巴尔虎蒙古族为主体的纯牧业嘎查。由于牧区的生态环境,嘎查的牧民一年四季不在同一个地方居住,为了牧民随时可以有图书、报刊可读,东乌珠尔苏木为牧民建造了40平方米的“房车式流动书屋”,屋内书架、报刊架、阅读桌椅配备齐全。“房车式流动书屋”可随着牧民的迁移而随时搬迁。目前,在内蒙古地区各地兴建的“草原书屋”基本占到了行政村的90%以上,管理模式整体上呈良好状态。

2 公共图书馆在“草原书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对“草原书屋”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书屋”建设中公共图书馆给予了“草原书屋”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是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主要基层点,广大农牧区群众是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主要受惠群体。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的周玉莲以前只是个种菜贩菜的个体户,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经营大户和协会领导人,她说她的转变是书籍带来的,是“草原书屋”使她掌握了种菜技术和经营理念。现在只要有时间她都要去村里的“草原书屋”去看书、借书。

(2)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在“草原书屋”建设中的创新作用。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于几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基本建成覆盖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结合内蒙古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内蒙古图书馆推广实施“马背数字图书馆”工程,让数字图书馆走进蒙古包,走到每个牧民身边,解决数字图书馆最后一公里服务。目前,已在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苏尼特右旗、达茂旗、托克托县等地区开展“马背数字图书馆”试点工作。实践证明,本项工程的实施,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牧区尤其是偏远牧区文化生活,消除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盲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的延伸,打通公共文化服务范畴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基层尤其是偏远牧区获得数字文化资源受限的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3 “草原书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草原书屋”建设繁荣了农村牧区尤其是偏远牧区牧民的文化生活,消除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有效地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基层的延伸。

但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草原书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选址不尽合理、房屋老旧、设施不完善、图书不上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偏远地区“草原书屋”的藏书,仅仅依靠公共图书馆的援助还远远不够。笔者利用业余时间从2011年12月开始到2012年3月止,对内蒙古地区4个盟市、5个乡镇的5个“草原书屋”硬件设施、图书分类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80余份,收回率为80%。从书面调查问卷中发现,建筑面积大多不足100平方米,书架、书柜简陋,电脑几乎为零,无网络宽带,图书类型单一陈旧,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草原书屋”的开放时间也较为随意。因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对“草原书屋”的建设。

(1)加大偏远地区“草原书屋”投资力度。由于通信和宽带还未能在草原地区全覆盖,偏远地区农牧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渠道仍然不畅。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增加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与“草原书屋”专项资金拨款,在财政支付上建立民族地区草原书屋发展的专项资金,保证国家对其每年都有稳定的资金投入,这个专项资金应作为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同时各旗县级财政也应设立“草原书屋建设专项资金”。

(2)扩大少数民族语言类图书的藏书量,满足农牧民的信息需求。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草原书屋”可借阅的实用图书应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蒙古文出版物占45%。但一些地区的“草原书屋”藏书量及书刊种类少,特别缺少少数民族语言类的图书。图书陈旧、更新缓慢,虽然有的地方牧民致富愿望强烈,法律、投资理财意识在增强,但相关方面的书刊不足。公共图书馆应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城乡共建活动,拓宽“草原书屋”藏书资源的来源渠道,加强书刊流通工作。不同地区“草原书屋”间应开展互借服务,使部分书刊资料处于动态更新中,增强藏书的利用率。

(3)加强“草原书屋”的规范管理及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内蒙古自治区针对“草原书屋”建设,编制了《草原书屋管理员手册》《草原书屋管理制度》《草原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但这些制度并没有真正有效地落实,有些地方对“草原书屋”的开放时间、图书借阅时间未作规范具体的要求,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当地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文件进一步明确“草原书屋”的岗位职责与相应的工作任务。一些“草原书屋”专职管理人员严重缺失、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薄弱,许多图书管理员是非专业人员兼职,没接受过图书馆专业培训教育。各地方应在执行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落实。公共图书馆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各地区“草原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4) 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与业务指导,推进“草原书屋”的长效运转。当前,与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延伸服务手段,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是目前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趋势。[1]“草原书屋”做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基层点在其管理与业务指导方面应加大力度,派图书管理专业人员对“草原书屋”书刊的管理、加工、采购、宣传推广、牧民的培训、讲座等方面的业务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与辅导。提高牧民利用书刊文献资源的意识,避免“草原书屋”的书籍成为死书。同时,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基本技术操作能力方面多作辅导,消除牧民的数字鸿沟,开阔牧民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网络应用与阅读能力。

[1]菊秋芳.全民阅读视野下的公共图馆延伸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6):80-82.

猜你喜欢

牧区书屋牧民
牧民的遗嘱
篽箖·上野书屋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商人买马
梦幻书屋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