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3-02-15罗雪英
罗雪英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随着新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样化,技术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激烈的技术竞争迫使企业走向联盟,创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优劣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程度。当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种创新资源可以得到极大的整合,创新速度和质量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就降低了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提升了本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进而使低成本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技术创新目标得以实现。作为现代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高级形式,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联盟的内涵、模式和绩效评价等方面。
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
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起源。Potter等[1]指出战略联盟是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关系网络组织,这种组织内部主体是以成本、效率以及竞争优势等因素建立起来的。威廉姆森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联盟是一种战略资源需求和社会资源机会驱动以及公司间资源整合的结果,也是联盟主体尝试实现资源价值优化的更好方式。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转为关注产业技术联盟。其中卡尔狄瑞[2]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基于某一产业的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市场拓展等成员的共同目标的多家具有相同或者类似产业背景的企业 (涵盖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通过适当的运作制度和组织形式联合起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组织形式。
当前,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从组织角度来看,技术联盟是指竞争者非市场导向的企业间交易,包括技术相互授权、共同研究开发、合作生产、共同营销和少数或者同等股权投资 (合资企业)等。林杞则等[3]认为,技术联盟是企业双方或多方为获取某种互补性创新资源而采取非市场导向的交易方。早期对于 “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形式过于松散且形式化、短期化,而且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保障。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种高级的、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其特别的内涵。比如,李学勇[4]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其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并通过契约关系建立起一种能够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这种机制更能形成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谢莎[5]认为,技术联盟是两个以上的公司性质的企业出于对整个或者局部市场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采用的一种长期性联合与和与合作的经营行为方式。赵志泉[6]则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通过股权安排和契约安排和彼此间的默契而结成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网络型组织体。李新男[7]则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特点出发,对其内涵进行了总结:一是联盟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二是联盟主体之间的合作并不是意向性的,而是有明确的技术创新产出目标和任务分工;三是联盟主体之间拥有的技术创新需求是共同的。因此个别企业技术问题不是联盟所要解决的,联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产业联盟的技术创新问题。
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组织结构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种正式体制,这种体制要能够使人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在一起最佳地工作并履行职责。皮萨诺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通过构建联盟成员股权契约来建立组织方式更多地被生物技术领域的相关联盟所采用。尤德等[8]在基于多家企业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国际战略技术联盟的一般运行模式。随后,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联盟伴随着战略联盟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兴起。Badaracco[9]认为,联盟具有两种不同的联系方式:一种是围绕供应,从成本最小化角度发展起来的产品纽带;一种是以知识纽带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造是只是纽带的主要特征。Nar ula等[10]指出,研发协议在技术联盟协议中的比重占到了10%~15%,这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几乎翻了一倍。技术联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视为一种知识联盟。Nader认为,在新兴的组织情景下,企业直接和间接获得联盟利益都是有利的,企业通过占据间接联盟网络中的中心位置不仅更可能从联盟中获取有用的知识,而且其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Birnbirg[11]研究了联盟合作者间的控制问题,并根据联盟的投入、报酬的对称以及不确定性等几个要素的特征来分析了如何在联盟、层级制度、市场之间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蕴藏在组织内部和人的经验性知识中的核心能力。交易费用理论则将市场和公司制作为两种基本的治理结构,而Chiesa等[12]更倾向于将技术联盟看成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临时性组织安排。而与他们两个看法不一样的 Hagedoor n[13]则将技术联盟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形式看待,它既不同于市场安排,也不同于内部一体化公司,从而否定了交易费用理论所认为的介于市场与公司制之间的临时性组织的说法。Atlan将产学研合作方式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大学的工业伙伴计划;二是合作研发;三是研发中心;四是一般性研发资助;五是创业孵化中心与科学园区。而Bolton等[14]依据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将产学研合作划分成七类:一是使大学研究成果易于产品化的企业指引下的大学课题研究;二是大学暂不使用的试验场地和设施被企业有偿使用;三是在校学生通过企业界专家到学校讲课的方式接触应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思想;四是大学的学科专家为企业讲学或做报告以达到企业家少走弯路的目的;五是企业谋求发展而从大学得到各种咨询服务;六是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给在校学生;七是企业为大学的课题研究提供各种必要的设施和研究经费。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分类上。苏竣等[15]根据联盟内部知识产权共享程度的差异,将技术联盟划分为协议转让、孵化器、研发伙伴以及合资公司四种类型。其中,协议转让是指知识产权的流动和限制是通过知识产权的研发方和产业化方之间的转让协议来达到的;孵化器是指企业在不同的独立企业结成的研发联盟中处于中心地位;研发伙伴是指联盟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技术目标而形成的研究开发伙伴关系;合资公司是指不同的独立企业在保留各自独立母体的基础上组成新的企业。程海[16]则根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选择分类,将技术联盟分为客户联盟、供应商联盟、竞争者联盟、互补性联盟以及非企业组织联盟五种类型,其中,客户联盟是指与产品用户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联盟;供应商联盟是指与零部件的供应商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联盟;竞争者联盟是指与以往竞争对手企业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联盟;互补性联盟是指与和本企业技术关联密切的企业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联盟;非企业组织联盟是指与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等非企业组织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联盟。赵志泉则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利益主体的职责进行了分工,明确了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内龙头企业在联盟中的功能和作用。邸晓燕等[17]则从市场集中度、成员市场关系和成员间实力差距这三个因素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归纳为八类联盟,包括:成分散以及集中型对称竞争型、分散以及集中型不对称竞争型、分散以及集中型对称伙伴型、分散以及集中型不对称伙伴型等。
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绩效评价
Bonaccorsi等[18]最早提出了一个系统评价产学研合作模型,模型中提出的合作绩效包括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衍生三方面,并把主观指标与新产品数量、研究者数量、专利数量和出版物数量等客观指标相结合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Tomas Hellstr o m等[19]从6个方面 (生产力、范围、财务效益、教育、出版物与专利)提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认为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与管理已经从中央统治发展到了动态研究网络 (如R&D联盟创新资源网络)。Rosa Gri mal di基于大量数据的分析,得出产业化联盟绩效评价指标至少要包括直接或现实效益指标,间接、将来和无形的效益指标,开始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和最后目标的完成程度三个方面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初Satty首先提出了多目标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 (AHP),这种分析法是一种把复杂的评价问题层次化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Chames等[20]最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提出使联盟绩效评价的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能够相结合,不仅可以评价多输入多输出的产业效益,而且可用 “窗口”技术找出单元薄弱环节加以改进。Robert Kaplan等提出平衡记分卡法BSC,这种方法是基于十几家绩效评价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总结经验,并通过从四个不同视角来观察企业并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和权重来进行评判,这四个方面是:顾客、内部、创新与学习以及财务。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比较多。黄文川等[21]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对战略联盟绩效研究方面的不同观点,从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层面建立了3项一级指标 (联盟优势、联盟创新能力、伙伴冲突)、7项二级指标 (资源结构组合、组织学习、组织变革能力、战略隔绝、组织柔性、关系管理能力、联盟企业匹配状况)和2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阐述了伙伴冲突、联盟优势和联盟创新能力与联盟的绩效关系。王雪原[22]基于创新资源在R&D联盟中的演变过程确定了创新资源的重点管理环节,为提高联盟创新效率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支持,根据不同环节创新资源管理所需实现的战略目标,设计出包括创新资源汇集效果评价指标、从创新资源交叉到融合效果评价指标、从创新资源融合到变异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创新资源产出效果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马红[23]基于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以联盟伙伴为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与联盟的目标和动机相联系、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设计思想,构建出由4项一级指标 (开发市场、获得技术、研发能力和减小风险)、13项二级指标(市场增长率、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升、新产品、研发时间、产品投放市场时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组成的研发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陈甲华等[24]对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的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提出了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他们通过权重的对比分析能得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联盟可通过单因素评价结果发现薄弱环节,通过战略联盟协同效应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分析较为全面地了解目前战略联盟的总体运行效果,以便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曲波等[25]基于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成员关系质量5方面来的分析,从战略与远景的视角为战略联盟提供了绩效评价的框架。黄海标等[26]针对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特性并且以平衡计分卡及SCPR绩效模型的思想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包含4个方面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将模糊综合评价的思想和方法引入了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领域。闫立罡等[27]提出解释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RAA分析框架,并认为在提高联盟绩效方面,关系资本和联盟能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其中关系资本是基础,联盟能力是关键。
4 研究展望
当前,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和发展的研究已经获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创新联盟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诸多的局限和不足,无论是针对创新联盟的概念解释还是针对创新联盟的绩效评价问题上,都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内涵解释和分析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中,这与技术创新联盟起源于 “高校+工业”模式有关。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阶段;二是鉴于我国国情以及文化的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个以契约为纽带的组织,在制度建设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因此,针对这些不足应该采取进行更深入的而且尽可能量化的研究,突破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束缚,充分考虑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利用先进、科学且符合实践要求的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力求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论进行创新,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1]POTER M E.竞争优势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2]钟书华 .企业技术联盟导论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12.
[3]林杞则,陈松 .战略联盟——技术导入的一种重要方式 [J].中外科技信息,1998 (10):34-37.
[4]周青 .技术联盟与创新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3.
[5]谢莎 .浅述企业战略联盟 [J].改革与战略,2001(6):27-30.
[6]赵志泉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 [J].创新科技,2009 (4):18-19.
[7]李新男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J] .科技潮,2009 (9):11-16.
[8]赖馨正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2008.
[9]BADARACCO.The knowledge link:How fir ms co mpete t hr ough strategic allianc[M].Boston:Massachusetts,HBSP,1991.
[10]NARULA R,J HAGEDOORN.Innovation t hr ough strategic alliance:Moving towards inter national part nerships and contractual agreements[J].Technovation,1999 (19):283-294.
[11]胡枭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评述 [J].商场现代化,2010 (7):8-9.
[12]CHIESA V,R MANIZINI.Or ganizing r of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s: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J] .R&D Management,1998,28 (3):199-212.
[13]HAGEDOORN.Understanding t he rationale modes of cooper-ation and sectoral differe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 nal,1993 (14):371-385.
[14]BOLTON,ROBERT.A br oader view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J] .SRA Journal,Winter 1994/Spring 1995(26):45-48.
[15]苏竣,陈玲 .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02 (12):114-118.
[16]程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机制探究 [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4):20.
[17]邸晓燕,张赤东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性质、分类与政府支持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59-64.
[18]金芙蓉,罗守贵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 (3):43-46.
[19]王晓辉,余佳群 .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2008(4):62-64.
[20]李海燕,胡炜 .产业化创新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J].中国高校科技,2012 (2):100-102.
[21]黄文川,路世昌 .基于动态核心能力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107-109.
[22]王雪原.R&D联盟创新资源管理效果评价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8):85-90.
[23]马红 .技术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初探 [J].网络与信息,2009 (5):41.
[24]陈甲华,邹树梁,刘兵,等 .基于价值链的战略联盟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 [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46-49.
[25]曲波,田传浩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框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1):56-57.
[26]黄海标,李军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J].商业研究,2008 (5):135-138.
[27]闫立罡,吴贵生 .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 (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