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丙坤祖籍福建平和县

2013-02-15陈险峰

统一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溪平和县宗亲

■ 陈险峰

江姓溯源

一是出自赢姓,江人是东夷赢姓部落中的一支,夏时迁徙至河南江汉流域地区。商朝时,江人在江亭,即今河南正阳大彬涂店一带建立江国。古江国国都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大林乡(一说在江陵)。楚穆王三年(公元前623年)楚国灭江国。国人流落各地,就以原国名江为姓。

二是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宋初,福建泉州人翁姓后裔翁乾度生有六子,皆中进士,誉为“六桂联芳”。分姓为洪、江、翁、方、恭、汪,其中次子翁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历史上江姓先后形成济阳、淮阳等郡望。又有“中廉”、“六桂”等堂号。

江姓入闽

江姓入闽始于西晋。由于战乱,中原人数次大规模南迁,其中有江姓子孙迁徙闽北、闽中及福州、漳州等地,也有客家江姓先民迁居上杭、永定等闽西一带。

宋末,江氏第一百一十世裔孙江万里、江万载、江万顷三兄弟入闽,形成江万载派系、江晔派系。江万里于宋时任建宁府兼福建转运使、参知政事,宋末因抗元于饶州投水殉节。江万顷在饶州亦被害身亡。子孙江百八郎由宁化石壁徙永定高头乡,另有江肇元迁平和葛布大溪村。江万载名亿,字子九,号古山,率二子隐居于同安县的嘉禾里汤坂里社(今厦门江头田里),后裔又徙居龙海港尾,其后裔就在闽各地繁生传衍,其中也有迁徙广东惠州河源县。

另一说,江万里的次子江铸,扶宋帝入闽后定居同安嘉禾里,生二子,长江肇祖,次江承祖,江承祖迁同安马巷开头村江膺开基。

江姓迁台

据江氏族谱记载:乾隆初年,江肇元的第四世江巽、江湘,相携迁彰化县燕务下堡,即今彰化大村乡、员林镇一带。巽取号巽王,湘取号子澄。因此,有些族谱称他们为“巽王公”、“卫澄公”,也有称“江雄公”、“江潜公”。巽卒于乾隆二十六年,灵枢从基隆港上船运回祖国大陆,安葬于平和大溪寮下径岭头峒,此墓至今仍在。1949年前,江巽的后裔常派人回祖家祭祖谒灵。乾隆中期,从江寨迁台的还有:士印、士香、士根三兄弟,开基桃园县大溪溪畔。当时在桃园大溪一带开垦的漳州府平和县人士很多,后来成为平和移民最集中的一个乡村。在这之后,江寨裔孙调、欣、艾、劲、星、创、朝雪等也先后迁台,开基于台北板桥、台中西屯等地。

肇漳

江晔系江姓第一百零九世裔孙,据《济阳江氏高头族谱》记载:“闽西上杭(永定)开基祖江晔。而江晔是唐入闽始祖的后裔,闽西开基祖江晔第八世孙千四郎肇赐、千五郎肇元兄弟两人和家眷,以及其派系下族亲,于元末明初,自上杭(永定)分支移居南靖清宁里、新安里(今属平和、云霄县境),还有部分人户迁徙漳浦、海澄住居。”肇赐、肇元为江氏肇漳一派开基祖,于明永乐年间,平和鸿溪江姓分支江寨、石屏等。江寨江姓还分支迁徙台湾和粤东等地。

家在漳台间

(一)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建置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早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动荡,北方中原士族开始南迁。唐总章二年,归德将军陈政及其子陈元光奉命入闽平乱,建州治郡,所率河南光、申、蔡三州87姓7000多将校府兵,在闽南漳州繁衍生息,把南蛮之地建成海滨邹鲁。

漳州平和江姓开基始祖系闽西江氏开基始祖江晔的第八世裔孙江肇赐(千四郎)和江肇元(千五郎)两兄弟。江肇元(新楼江姓,千五郎)于元末明初从永定县高头村迁徙今大溪镇江寨村新楼社开基。在大溪创业时,以打铁为生。江肇元生四子,万一、万二随母回上杭,万三、万四筑土堡居江寨。万三后裔于清建土楼曰“淮阳楼”,万四后裔祖祠为“济阳堂”。江肇元后裔传衍旧楼社(后又传衍赤坑村白花洋社、深科社)、石坪里社、石坪头社、耕山社、卓乾社、龙水社(后又传衍赤坑村东西坑社)、上坝楼社(后又传衍洛阳楼社)、榕林社(后又传衍田背社、大芹村黄泥坑社)、安厚农场下坪(霞坪)社作业区。

江丙坤的父亲叫江水,祖父叫江屋,是从彰化县移居到南投县平山里的,系江千五郎第23代孙。祖孙三代只知道其在祖国大陆的江氏一世祖称肇元千五公,居于福建省平和县。至2006年,通过天福茶庄董事长李瑞和多方调查,并查对了原始的手抄谱牒,才确认千五公在元末于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辟荒卜居。

(二)漳台地名对接

大溪人自古以来就热衷外出创业,特别是到海峡对岸的台湾。由于大溪人历代的播迁,台湾也有一个与平和祖地同样名称的大溪镇,现属台湾省的桃园县,位于桃园县东南边,处在山区与平地的交会点。同平和大溪一样,其外围有一条大汉溪流贯。桃园大溪镇原本是平埔族和泰雅族居住的地方。桃园大溪开发的时间很早,在乾隆年间就有漳州平和人陆续来此开垦,现在桃园大溪镇有数万人为平和人后裔,江氏族人有近5000人,还有一部分迁居彰化、南投以及台北等地。在历史上,桃园大溪因具有舟揖之利,成为万商云集的最大内陆河港,如今大溪镇已成为台湾北部著名的旅游胜地。

祭祖篇——心怀祖根

(一)江氏祖祠

台湾江氏在祖国大陆的宗祠位于漳州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包括江氏祖祠、梦笔堂和济阳堂三座江氏宗祠。

梦笔堂坐落在平和县江寨小学校园内,是一座融客家建筑风格与闽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祠堂,飞檐拱角,雕梁画栋,规模虽不大,气势却不凡。梦笔堂(俗称大宗)是江丙坤在祖国大陆一世祖祖祠,也是江寨江氏肇元千五公裔孙的共同祖祠,供奉始祖江肇元。据族谱记载,江肇元以打铁为生,尝尽艰辛,但他始终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有一次他梦见孙子用的一支笔开出了花,因此,江氏把大宗宗祠命名为“梦笔堂”。闽南地区有宗祠办小学、孔庙办中学的习惯,1943年7月,把原在济阳堂的鸿江小学迁至大宗,校名改为江寨国民学校,彻底革除以往私塾的个别教学形式,同时废弃四书五经旧教材。江氏裔孙开始“读新书”,大宗称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此后,凡江氏奋战于士农工商的各界要人,都是以大宗为起点步上新台阶的。

万四的祠堂称为济阳堂,济阳堂始建于康熙甲寅年,距今有330多年的历史,历经三次维修,最后一次是1992年。“济阳堂”门口的三对旗杆石透出这个家族昔日的荣耀。旗杆石是子孙获得功名后所立,用以表彰科举登科的族人。作为科举功名的标志,它的荣耀远胜腰缠万贯。而更引人注意的是,这里的旗杆石比一般的旗杆石要略高一些。据江氏宗亲介绍,江寨的江氏历史上颇为显赫,先后出过多位“进士、举人、廪生”,受皇恩、赐军田,物帛丰腆,是地方上有名望的大户,“济阳堂”内至今还挂有“宠赐皇恩”、“恩赐同荣”、“文魁”的匾额。济阳堂的石柱有对联云:“大启千门惠泽仁风容驷马,广储业案宏词博学赐金鱼”;“郁郁斌斌千载汇文章礼乐,唯唯诺诺一门联圭族替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屋顶的一边房梁上,还刻有书卷的图案。这在一般祠堂是很少见的,它犹如一面镜子展示了江氏族人的基本价值观,那就是对于教育的重视。江肇元虽出身卑微,却传衍出了光耀门楣的子孙,以“诗书”传家。这种家风也带到了台湾,数百年来,台湾的江氏子孙依然保持着“刻苦努力,勇于奋进”的精神。

(二)情深祭祖先

上下五千年,炎黄子孙起源于中原,传衍于九州,于两晋唐宋元播迁到闽南,在明清时期又从闽南漳州迁徙到台湾等地。两百多年来,漳台两岸大溪镇的江氏宗亲,血脉相承,骨肉相连。居住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江氏宗亲一直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地,而平和大溪镇的江氏宗亲也时刻想念着在台湾的同宗兄弟姐妹。近年来,江氏后裔先后回乡寻根省亲已有近千人次。

1990年8月29日,台湾桃园县大溪镇的江氏宗亲根据族谱上的记载,找到平和县大溪镇,首次组团回来寻亲谒祖。他们在开基祖江肇元当年建置的江氏祖祠前祭奠祖先,并将筹集的5万元交给了大溪江氏宗亲理事会,了却了几辈人回祖地寻根谒祖的夙愿。在济阳堂大门进去的右手边墙壁上,用石刻纂写的“重修碑记”记载了重修的经过。1992年,台湾彰化宗亲江九合公后裔江荣基、江世凯等回乡寻根,看到祖祠年久失修,于是倡议重修,并在回到台湾后发动宗亲捐款,大溪江寨村的宗亲也纷纷捐资。大溪宗亲受到启发,决定整理修订江氏族谱。1995年起,陆续收集了大溪和台湾江氏各房系20多本族谱,进行整理串联,于1997年完成并出书。

江丙坤身在台湾、心怀祖根,于2006年5月2日偕妻陈美惠一行回乡谒祖。江丙坤称:“祖父江屋是从台湾彰化搬到南投县,记得父亲曾经多次到彰化寻根,皆未找到祖父是从哪一个江氏家族分出来的。我根据父亲过去的江氏夫妇拜祭祖先资料,也只记得祖父母的名字,往上就找不到了。但是我们江氏的祖先牌上有‘平和’两个字,只可惜我当时不了解福建省有一个平和县。2005年10月,中共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等人到台湾访问,交谈中我才知道漳州有平和县,而平和县有江寨村,开基的一世祖是江肇元公,与我们台湾江氏族谱中记载的一世祖肇元公正好吻合。后来经过有关方面的查证,证实我的祖先来自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江丙坤回到祖地祭祖时,恰逢梦笔堂重新修葺,就为祠堂题词。宗亲们给江丙坤赠送了江寨村的全景图、鸿江族谱以及家乡的五谷和井水,希望他永远牢记自己是平和大溪江寨江氏的传人,永远不忘原乡故土。江丙坤赠送给乡亲金箔骏马图和陶瓷工艺品及亲笔签名书,并出资建学校,设立奖学金。最后江丙坤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大家有机会也到台湾,看看江家的子孙在台湾发展的情况。

猜你喜欢

大溪平和县宗亲
悠悠老街的浅浅时光
——关于大溪老街历史与现状的调查报告
悠悠老街的浅浅时光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宗亲联谊与宗祠文化传承
中华余氏宗亲总会向洪灾重区湖南省平江县捐款10万元
平和县森林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守护老区乡亲的健康——记平和县漳汀村医生陈亚任
简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及作用——以大溪遗址为例
平和县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世界郑氏宗亲联谊总会在深圳举行首届恳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