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体育的生活化发展
2013-02-15安丽娜
安丽娜
(大连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44)
21世纪,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生活方面开始有了更多的需求,对生命与价值的体认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人们对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开始产生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要求。体育作为人类创造、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正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体育快速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展开,体育成为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渐合理的健康需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甚至生活习惯。
1 体育生活化的内涵及其双重效应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素质的提高。体育生活化提倡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中,尊重个人意愿,以增强人民体质,完善身心健康,延长人的寿命为目的,满足当代人的健康、娱乐、休闲、心理医疗、保健、康复、社交等各种需要。它与人们的和谐生活相融合,显示出新的生命价值标准,给人们以美好的生活意境和启示,唤起人们在社会生活潜意识中已经存在的生存本能的原始冲动和对体育的需求及情感。体育生活化既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又是一种健康的人生享受、还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发展。体育生活化能促进人类社会朝着进步、文明和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体育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推动力,我们应该加速体育向现代生活渗透,促进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体育生活化成为一种自觉和理性的进程。
体育生活化的内涵是无限深远的,除了强身健体的要素之外,还渗透着更多东西,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对美的需求、对时间的珍视、对心灵的开掘和对现代化人格的完善等,而这些又都反过来内化到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体育生活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作为名词概念来使用。其义与“体育生活方式”近义,即主要突出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生活活动形式;其二,作为动词概念来使用。主要强调体育融入生活,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过程,它与传统大众体育生物健体观不同,在肯定其健体功能的同时,突出了鲜明的人文含义,以及全民性、自愿性和终生性的特点。
体育源于人类生活,其影响力必将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今天,体育强身健体,愉悦生活、创造生活的重要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日渐凸现,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体育生活化的直接效应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活动需要,它既磨练人们的身心,更是一项快乐的活动,使参加者身体健康愉悦,心情在健康愉悦中获得一种超越性快乐,并从体育交往和体育欣赏中的悦耳愉目、心领神会逐渐过渡到实际锻炼活动中的身体力行,使体育渐渐融入生活而成为生活本身,使人体质强健、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树立和培养一种热爱生活、适应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体育生活化的间接效应是通过体育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社会风俗、民族心态、生活习惯都可因体育的介入而有所改变。体育生活化作为一种群体的行为,是可以达到另一种功能的媒介途径。例如:体育活动中的某些形式化、秩序化、规范化的功能可以淡化,消除或转移人的某些原始的自然本性,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生活体验,可以通过运动得到合理的宣泄和引导;体育活动提供人的行为规范,使人日益成为社会认可的个体;体育活动形成群体的凝聚力,使相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
2 体育对人生活的渗透
国家、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大,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体育逐渐成为现代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的价值容量的不断变大,体育的内涵、外延及其功能也变得日益丰富,过去许多被认为不能算是体育的对象和领域(如看体育、侃体育、听体育等),现在业已成为体育生活领域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此,我国学者胡晓风曾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体育从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进而发展成为满足人类的享受需要,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现在,人们把参加或观赏运动竞赛当作一种文化享受,一种生活的享受。运动员的技艺、竞赛的组织、宣传、管理等等,都成为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所以,再把体育的意义和解释局限在健身上,那就显得不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新的体育生活观,不受限于体育活动的种种规则要求,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也不苛求运动的场地和器械条件,甚至有的也不考虑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而只是把活动过程和体验体育本身的价值凸现出来,体现出人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价值,将体育作为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形式和善度余暇,使自己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放松和享受。人们的身影可出现在垂钓的池塘边、出现在远足的旅途中,同自然亲密接触,回归自然,使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启示。当然,人们也能在目睹、耳闻、传播有关体育比赛、表演等活动信息时获得群体认同的满足感和生活的时尚感等,这意味着生活中的体育运动是游戏、是竞争,同样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恢复和升华。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转型新时期,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生活的健康化、合理化,生活和体育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存在相对性。
体育需求是新世纪体育生活化普及的根源。体育生活化的实现,首先应引起人们对体育产生新的需求。新需求产生新的体育意识和新的体育生活行为,促使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更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没有产生对体育的新需求,也就不会产生新的体育生活方式。当今社会,人们切实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思想已被广泛认同。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实现其行为目标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干扰,在心理和情绪上容易产生挫折感,丧失平衡感,甚至可能产生变态心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之一,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可持续运行。体育运动恰恰能使人得到情绪上的宣泄,进而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心脑血管等“富贵病”“文明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力杀手,而运动不足,缺乏必要的体育健身活动往往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药物在治疗某种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往往代替不了健身所起到的长久保健的作用,因此,通过体育健身、预防疾病的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人类社会经过工业化发展,已基本脱离了原始的、直接的体力劳动时期,进入了以脱离高强度体力劳动为主导的工业信息社会。脑力劳动时间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和紧张使人们生活得越来越疲惫。同时,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闲暇时间却越来越多了,这样,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便成为人们缓解精神压力的首选。一般来说,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每日的运动时间至少保持在20min~30min以上,是会对人起到解除郁闷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的,运动产生的愉悦感,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体育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3.1 转变大众体育消费观念
现代人必须破除根深蒂固的传统精神束缚和处世、处事的惯性特征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惰性,摒弃落后的封建观念,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心理及“劳动即体育”的误解,树立新的体育理念和价值观。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对文明生活方式的宣传,增强人们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成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真正需要。同时,政府和团体要为体育生活化培育、提供适宜的土壤,减少人们在生活方式选择面前的迷惘和困惑,使人们对体育生活化逐步产生认同。
十多年来,由于受到我国大众“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体育消费逐年增长幅度总是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目前,我国大众体育消费尚处于比较单一的情境,对体育服装等物化层面的消费占较大份额,这是因为体育服装或鞋既能作为一般物质产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如观赏、娱乐、审美、体育锻炼的需要等。这种一物多意、一物多用的消费观符合我国大众传统的消费观,但也限制了体育消费的深度发展。
针对这种现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大众资金投入由节俭型、储备型向对大众自身健康的资金投入方面转化就显得十分必要。相关部门应完善条件,吸引大众进行体育消费,使我国大众由被动体育锻炼(由国家办福利型)向主动体育锻炼(花钱买健康)转化。由于我国体育设施严重短缺和匮乏,社会体育辅导员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与消费者的余暇时间,体育场馆与居民地域性局限等均成制约我国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所以主动转变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3.2 加强体育指导员培养的质与量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提高体育生活化水平的催化剂,结合目前我国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现状,要实现每千名锻炼者具有5—10名指导员的目标,将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建议发挥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的优势,加大培养力度,拓展培训渠道。根据体育生活化的需要,体育指导员可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娱乐休闲类和竞技运动类等,加强社会指导员的培养,就要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把好关,使社会指导员能更好地全方位地为体育生活化服务。
3.3 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
健身事业的兴起是全民健身教育蓬勃发展的结果,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理应成为体育生活化的推动者和主力军。据有关调查表明,63.4%的体育人口知识技能来源于学校授课,50.83%的体育人口仍然坚持参加在学校时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充分说明学校体育对社会体育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然,我国高校体育、体育生活化及终身体育三者衔接得不够合理,有相当多的人离开了学校就放弃了体育活动,因此,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重新定位,要改革旧有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体系,向学生多传授健身知识和技能,使之能够掌握足够的健身手段和应用这些手段的方式、方法,以及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健身措施和必要的保健知识,从而使之成为体育生活化的先行者和推行者。
4 结语
总之,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的价值容量在变大,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外延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体育生活化所追求的目标已不再局限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强身健体”,而是更加重视如何将我国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理需要的发展,导向健康、科学和文明的航道上来,这有利于凝聚,整合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从而有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价值观念的更新,成为大众选择和认同体育生活化的积极动因,加之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这三种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体育行为动力流,源源不断地催进着体育生活化的发展过程。未来的体育运动将是最积极、最有益和最愉快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追求健康,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也是体育运动的必然归宿。
[1] 李建国.体育生活化与城市体育生活[J].体育科研,2006(4).
[2] 刘建华.大众体育的理性回归——体育生活化[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10):20.
[3] 赵文洁.体育生活化:体育的回归、跨越与提升[J].体育科研,2006(7):30.
[4] 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全民健身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三联书局,2005.
[5] 李建国,卢耿华.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1).
[6] 李建国,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 王雅林,等.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8] 徐明宏.休闲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9] 王守昌.西方社会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0] 本刊评论员.体育:公民的权利[J].新体育,1995(10):3~61
[11] (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张志铭,夏勇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2]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3] 熊斗寅.关于全民健身的几个观念问题[M].体育与科学,1995(5):10~161
[14] 张剑.《体育法》的诞生及其意义[J].体育工作情况,1995(21):131.
[15] 于善旭.再论公民的体育权利[J].体育文史,1998(12):3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