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旭涛:院士评选应坚持标准

2013-02-15法人吕斌

法人 2013年7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院士高管

文 《法人》记者 吕斌

应理性客观的看待企业家院士问题,参选院士的唯一标准应该是工程技术领域有无突出贡献,而不必刻意强调其企业家身份

截至中国工程院公布“二评”的候选人名单时,“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仍在刺激各方面神经。

在“两院”于5月下旬相继公布的增选院士候选名单中,出现多位企业的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甚至有多位企业高管榜上有名。“企业高管院士”话题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企业高管主要集中于中国工程院的候选名单中,在九大学部中,工程管理学学部候选人中的企业人员最多。

此前,舆论曾就“烟草院士”等问题进行过大面积探讨,现在,企业家院士又进入公众视线。那么,面对一些质疑,院士评选程序如何进一步透明?机制需不需要有所调整?企业家群体进入院士行列利弊何在?《法人》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教授。

不必刻意强调企业家身份

有观点认为,一些企业高管尤其是大型企业的高管,在经济上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其是否有资格当选院士,则值得商榷。毕竟院士是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审的荣誉,要求当选者必须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杰出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而企业家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上,有多少精力搞技术研究,又有多少企业是真正技术、科研出身。

对于此类质疑,刘旭涛教授认为有其合理性。但刘旭涛教授认为,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企业人员入选院士一事。

“其一,企业家就是企业家,单从其企业家身份来看,我觉得他们没有资格进入到院士,这是绝对的。”刘旭涛教授告诉《法人》记者,一些并非科研技术出身的企业管理者,不应试图参与到院士评选中,尤其对国有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外界常常把国有企业高管也看做官员,认为他们是占据公共资源的群体,此类企业家应尽量回避参选院士。

北京,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法人》记者 赵记伟摄

“其二,一些企业家本身就是搞工程技术出身的,比如曾在企业搞发明创造等,曾在工程技术的领域研究过一些产品,产生过一些重大发明,我觉得这一部分还是应该得到认可。”刘旭涛教授认为。

对于企业家入选院士,外界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定质疑,甚至认为其已功成名就,参选院士有利用经济影响换取荣誉之嫌。

刘旭涛教授对此认为,应理性客观的看待企业家院士问题,参选院士的唯一标准应该是工程技术领域有无突出贡献,而不必刻意强调其企业家身份。

此外,刘旭涛教授认为,一些官员或国企管理者,即使曾经从事过科研工作,也取得过不俗的成就,但一旦身为官员之后,难免引发社会争议,比如质疑其是否占用了过多的社会资源、是否利用了公权力等。对于此类人员是否应参选院士,是否应该将院士资源更多的让给一些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或者企业人员,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院士评选应坚持标准

细观资料便不难看出,院士候选人中的企业人员,有相当部分曾经长期担任企业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科技项目专家组组长、总指挥、首席科学家等科研负责人职务,后来慢慢晋升至企业主要管理人员。

刘旭涛教授认为,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更多的属于社会各界的一种认可,而并非一种职务。院士的当选有一个时间周期的特点。一般来说,当选院士的都是已经在社会上做出一定成就,具备一定声望的专家,可能存在年龄偏大或者此前曾做出过科研贡献但后来从事领导岗位的情况。

“在国外也有这种现象,比如诺贝尔奖的一些获得者,他们获奖的成就往往产生于很年轻的时候,但获奖时已经垂垂暮年。”刘旭涛教授对《法人》记者表示,院士当选在时间上有一些滞后,属于正常现象,一些专业成就及发明创造可能在诞生时还没有获得全社会的统一认同,甚至一些发明创造还存有争议,但伴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一些以往的创造,到后来其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所认知,所以往往很多获得荣誉的科学家,都早已过了发明创造的最佳时间。

关于企业家院士更多出现于工程管理领域的现象,刘旭涛教授认为,工程技术领域更偏重于应用,与一些企业内部的工程师、科研部门负责人的特点更为贴合。

“我们一般说的企业家,更多是承担一种投资、管理、企业经营的责任,这一职能并不属于院士评选的范畴。就是说虽然一些院士或者候选院士有企业身份,但对其评选的标准还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实力,而绝非企业背景。”刘旭涛教授说,现在对企业家的定位比较模糊,通常来说投资人才是企业家,但我们往往把企业高管、某一部门的负责人都笼统的称为企业家。

不久前,舆论曾就“烟草院士”的话题进行了讨论,质疑在烟草等争议行业出现院士身影。刘旭涛教授认为,此种讨论在研究界比较常见,实际上属于科学伦理的问题。以烟草研究为例,研究分很多类别,如果其研究如何降低烟草危害性,是好是坏?

“我们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比如哪些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不宜参选院

“我们一般说的企业家,更多是承担一种投资、管理、企业经营的责任,这一职能并不属于院士评选的范畴。

就是说虽然一些院士或者候选院士有企业身份,但对其评选的标准还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成就和实力,而绝非企业背景。”士。”刘旭涛教授人认为,引起争议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启迪我们是否应更加细化院士入选的标准。

宜加大公示力度

目前,院士参选已有一套完备的评选制度,但一些情况下,外界仍存质疑,究其原因,对院士评选流程、细节不了解、信息沟通不畅,或是核心原因之一。

多年前就有学者指出,新增院士在学术成就方面说明过少,加之多位国家重点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当选院士,有观点质疑,他们的当选是否按照其负责工程的重要程度决定,而非学术水平。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及科研单位过度看重院士头衔,极力举荐、热捧本地院士候选人,也令外界质疑,过分看重名利的心理将对院士评选带来何种影响。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经表示,“有人误以为当了官,就能当工程管理学部院士,这是很荒谬的。”

对企业高管院士来说亦是如此,身份不是决定因素,学术和道德才是根本,这是各界共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令外界信服院士评选的标准是按照共识来的。

“必须明确候选或者当选院士,其主要做出的贡献是什么。”刘旭涛教授建议,要让外界知晓,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总当选院士,不是因为他是企业家,而是因为其在科研开发、技术应用等方面做出过主要贡献。

刘旭涛教授认为,要对评选院士的标准把好关,并进行细化、明确。概而言之,无论现在是企业家还是曾经是企业家,其入选院士的标准只能是工程技术领域的贡献,在制度设计上,不应该和企业家身份有任何挂钩。

“而且要加大公示的力度,要把入选院士的贡献、他产生的影响力明确的说出来,要面向全社会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院士为什么会入选,而不是只拿出一个名单让公众疑惑。”刘旭涛教授说,大家质疑的可能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工作的程序,如果程序公开的话,标准统一,大家认可了,也就一清二白了。而且这样也可以大大的压缩暗箱操作的空间。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院士高管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工程创优与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探讨
扬州琼花涂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