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展示

2013-02-14许秋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许秋良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展示

许秋良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紫砂手工艺者,要做好壶,必然经过千磨百炼,良好的技艺、深厚的修养、文化素养、智慧之心、探索求知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都是不可或缺的,做壶人的品质也是衡量壶艺作品的重要准则。

紫砂、艺术、传统、文化直相济”,要求轮廓明确,运线至直,气势贯通,力度透彻。让人看了有想要亲近的感觉。同时又能见到大亨的孤傲和景舟的浪漫婉约。他们的共同优点,便是作品的亲和力,这也是紫砂主流文化的中心概念。

宜兴紫砂壶的装饰,由于其原料和制作方法的独特性,必须在泥坯的制作中同时完成。由于文人雅士的介入,自明清两代起,其装饰手法出现借鉴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瓷雕、竹雕、根雕、木雕、石雕等多种形式。并巧妙移植,溶于紫砂壶艺的装饰中。紫砂壶装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繁缛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即坯体装饰和刻画装饰。

宜兴紫砂以传统为根,在创新中求变,凭栏观史、诵读书法,于大千世界求真理,懂世故,窥真意。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紫砂手工艺者,要做好壶,必然经过千磨百炼,良好的技艺、深厚的修养、文化素养、智慧之心、探索求知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都是不可或缺的,做壶人的品质也是衡量壶艺作品的重要准则。

中国悠久的紫砂壶文化,其主要表现在紫砂壶的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方面,紫砂艺人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和,神形兼备。宜兴紫砂壶也可分为三大派系:宫廷派、象形派、文人派。方壶为宜兴紫砂壶造型基本款式之一。紫砂方壶变化群多,素有“方非一式”之说,它主要以方形为基本形,运用各种长短直线组成。造型明快、工整、有力,具阳刚之气。紫砂壶方器,讲求“以方为主,方中寓曲,曲

从饮茶的器具中可以看出各个时期茶饮的发展,从制壶者的数量的逐渐增多,到泥料质地的精度变化,泥色也由单一变为丰富。此外还有表现形式的范围扩大。那时紫砂表现的类型已发展到圆、方、筋纹、花器、装饰有贴花、镂空、雕塑、嵌泥、泥绘、彩绘等。这为紫砂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现在紫砂的表现类型绝大多数也是依托这一基础。紫砂业已经形成了种类繁多,各种风格并存的局面,并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现今人们印象较深的如陈鸣远、惠孟臣等。陈鸣远制工精细,题材和类型广泛,壶有方、圆、花器,还有杯、碗、盘、花瓶及文房四宝等众多杂玩。惠孟臣早期制大壶,后改制精巧实用小壶,这样的改变应是受当时玩者影响。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当时紫砂不光是供人赏玩的摆设,而且已进入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同时社会的需求也对紫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较大的推动作用。

紫砂艺术上追求的是一种迷离徜恍的超脱世界,文人写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格调,建筑师和家具木雕也是以表面烦琐华丽为主调,人们的内心厌倦了这种流于外表的腐化,渴望有真实质朴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泯灭艺人的个人风格和对美的自我理解和向往。最好的例子便是清代的邵大亨和现代的顾景舟,他们的作品气质脱俗超凡,肌理匀称和谐,刚劲藏于内,柔润施于表,

紫砂壶艺造型、文化、艺术、装饰等等方面,既反映了作品的创作内涵,又能突出作品的气度,同时又章显了作者的个性风格,有的造型俊逸潇洒如君子;有的古朴敦厚如老者;有的豪迈明朗如丈夫。总之壶艺造型不管如何变化,都应当在创新设计实践中理解感悟,反映在自己作品的内涵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壶艺制作者应该在紫砂壶艺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多了解历史文化,以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增强创新意识,使宜兴紫砂更具生命力,更具内在的艺术之美。

[1]《中国陶瓷》 (双月刊)《中国陶瓷》杂志社

[2]《宜兴古陶瓷鉴赏》 李瑞隆 台湾静观堂

[3]《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0.13212/j.cnki.csa.2013.12.045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