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述紫砂装饰中的陶刻艺术之美

2013-02-14蒋伟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12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宜兴

蒋伟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刻是宜兴紫砂传统手工艺制作中,最常见的一个重要的装饰艺术表现门类,也是紫砂艺术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紫砂坯体为载体,将书法、绘画、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陶瓷艺术。

由于文人的直接作用,陶刻艺术形成具有明鲜的文人特点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形成了“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展现。在彰显笔墨艺术与工艺技巧高雅风貌的同时,提高陶刻艺术水平,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陶刻艺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掌握紫砂陶刻装饰技法,书法、绘画是必备的基本功,陶刻作品特别讲究各种书法,包括正、行、草、隶、篆等。还有绘画以中国画为主,国画艺术是掌握用线的艺术,陶刻艺术也是如此。

只有善书画者,方能使书画的章法、笔法、墨法转化成陶刻的独特语言,通过刀法表出来,从而使陶刻在紫砂陶的装饰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紫砂陶刻有独特的工艺技法,它的特点是以刀代笔。把书法、绘画以各种刀法技艺栩栩如生传神于紫砂陶上,使紫砂工艺与书画艺术结合。使我们在欣赏紫砂作品丰富的造型美、独有的材质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它深厚的人文气息和耐人寻味的把玩性。

紫砂壶肌理丰富,器身大面积留白,十分迎合传统文人的欣赏趣味,所以自古以来便有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于紫砂壶上,再用钢刀进行篆刻做为装饰。它融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书画金石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且具有记事、寓意、言志、寄情、简练、含蓄、变形等浓厚的“文人昧”特点。

紫砂壶由于历代文人的参与,留下许多切茶、切壶的壶铭,陶刻铭文内容丰富多彩,使紫砂壶一跃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文房用品。在把玩、鉴品陶瓷艺术的同时,人们思哲理、悟人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陶刻艺术的题材相当广泛,形式丰富多样,但凡书法、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博古诸图案皆可入画作素材。在世界陶瓷艺坛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而提高陶刻艺术欣赏水平,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陶刻艺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许多多文人学士书画名流直接参与陶刻艺术的创作,才使陶刻艺术真正完善和成熟,形成特有的艺术体系。

研究陶刻艺术,在陶刻的镌刻技法上也需要深入的学习,笔划间起、承、转、收的细微之处,都着意临写,并由浅入深,打好基础。在陶刻技法上有刻底子和空刻两种:刻底子是把字画先绘制或印制作到壶坯上,然后用刀刻出;空刻是直接用刀在壶坯上篆刻,以刀代笔。陶刻刀法基本分两大类,即“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力度运行要注意轻重缓急,粗、细搭配,疏密有致,表达画的意境。陶刻装饰艺术,雕刻方法,对陶刻艺术家来说是各有其法,各有特技,总的是刻刀运行自如,以刻刀雕刻,表达装饰艺术效果而自成一格。壶体装饰是紫砂壶的关键,看紫砂陶刻艺术之美,不单仅看刻工如何,更要看刻绘内容与壶整体造型的协调性,是否相得益彰,表达主题是否统一,文化、韵味、情趣等多方面是否具艺术价值。

[1]《游刃集(徐秉方紫砂陶刻艺术)》黄涤平 文物出版社 2011年版

[2] 《明清紫砂艺术 宜兴紫砂壶及其装饰研究》 黄健亮 台北唐人工艺 2007年版

[3] 《紫砂的本体语言》吴鸣 景德镇陶瓷【J】2003

[4] 《宜兴茶壶的造型与纹饰》 美国谢瑞华 刊于台湾 《中国茶壶大观》 1985年版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宜兴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