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敷法治疗Ⅲ期压疮的护理
2013-02-14闫静雯
闫静雯
(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1]。Ⅲ期压疮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及治愈后易复发的特点。压疮的发生,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死亡的危险性[2]。我院采用中药湿敷疗法治疗Ⅲ期压疮,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Ⅲ期压疮患者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45~68岁,平均(61.5±4.6)岁。病程1月~1年。主要临床表现:表皮水疱破溃,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则有脓液覆盖,继而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浅表溃疡,患者痛感加重。
1.2 治疗方法 予以中药湿敷法。采用中药洗剂(药物组成:生黄芪15g,党参15g,白及15g,马齿苋15g,地榆50g,虎杖50g,黄连30g水煎,过滤,制成200mL中药洗剂装袋备用)湿敷疮面,保持中药洗剂温度在36~42℃,防止烫伤。用4层纱布沾湿中药洗剂,外敷于疮面上,外层以生理盐水溶液纱布外敷。同时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改善血供、营养神经及全身营养支持,中医辨证治疗等,并进行积极传统的创面清创。
1.3 疗效标准 治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复常,溃疡面完全愈合。好转: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无效:溃疡未愈。
1.4 结果 经过14天的治疗,18例治愈,23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62%。
2 护理
2.1 中药湿敷的护理 经过湿敷前、湿敷中及湿敷后的护理,4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水泡、溃疡面增大及过敏反应。
2.1.1 湿敷前护理 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及过敏史,评估湿敷部位皮肤情况、对湿敷温度的耐受程度、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理解及配合。关闭门窗,遮挡屏风,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2.1.2 湿敷中护理 遵医嘱配制药液,倒入容器内,测量温度,将纱布浸于药液中,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纱布的两端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敷布大于患处,必要时用塑料薄膜包裹,以保持温度、湿度;注意患者溃疡面的局部皮肤颜色,倾听患者主诉,以免烫伤的发生;当湿敷部位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瘙痒或破溃等症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1.3 湿敷后护理 湿敷完毕,擦干皮肤,观察皮肤反应。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湿敷时间一般为每次15~20min,每天1~2次。
2.2 皮肤护理 42例患者入院后立即予防压疮气垫床,鼓励和协助患者定时翻身,至少每2h翻身1次,避免骨突部位的长时间压迫。
2.3 情志护理 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理及治疗意义,解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与消极情绪,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2.4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力,适当补充含锌的食物,促进压疮的愈合。
2.5 中医特色护理 根据五音入五脏原理,鼓励患者多听“宫”调音乐,调畅机体脾胃脏腑平衡,有助于血肉的生长,如“蓝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友谊地久天长”等。
3 小结
中药湿敷疗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3]。此法具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中药湿敷法以湿敷前、湿敷中及湿敷后的护理,辅以皮肤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中医特色音乐护理为主要护理要点在治疗Ⅲ期压疮中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便捷有效、安全可行。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6-176.
〔2〕刘雨村,丁敏,陈红梅.多爱肤敷料治疗Ⅱ期、Ⅲ期压疮的临床护理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40-142.
〔3〕孙秋华,李建美.中医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