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kin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2013-02-14陈晓英
陈晓英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211)
Pipkin骨折指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股骨颈或髋臼骨折,系高能量创伤所致,往往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自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27例Pipkin骨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27例Pipkin骨折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19~67岁,平均38.2岁。汽车车祸16例,摩托车车祸9例,高处坠落2例。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胫骨骨折1例,上肢骨折1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全身多发伤1例。
1.2 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拍摄骨盆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等X光片,行髋关节CT三维图像重建CT检查,充分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对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急诊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并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病情稳定后,于全麻下,采用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改良髋外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钉、钢板螺钉内固定。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6h~10d,平均5d。
1.3 治疗结果 本组27例获6~4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采用牛津髋关节评定标准[1]:优12例,良1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1.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深部感染,无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现象。2例差者围手术期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2例患者均为合并复杂性髋臼骨折,术后逐渐出现活动时疼痛,且髋关节活动度减小,X线片及MRI示股骨头坏死,再次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失去活动的独立性而焦虑不安,加上环境的改变、术后疼痛、长期卧床等,情绪变化较大[2],加强护患之间的心理沟通,认真询问和倾听患者焦虑和担心的问题,耐心进行劝慰,鼓励患者消除顾虑,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减轻思想负担,建立良好互信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心理抗病能力。
2.2 牵引护理 注意肢体牵引的位置是否正确:患肢外展中立位,上半身在床纵中轴线上,牵引重锤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或脱滑,牵引维持量一般为体重的1/7。加强巡视,发现牵引无效时及时纠正。每周两次行牵引眼消毒,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防止感染。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患肢足背伸外翻功能、伸趾功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3]。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本组患者全部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8h,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床边心电监护,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注意调节输液的速度,防止出现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密切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伤口敷料的渗血情况。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的变化。
3.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护理 髋关节术后在术侧肢体外下方垫入适当厚度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舒适抬高患肢,鼓励早期活动,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动用力行踝的跖屈背伸环转运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并辅以下肢肌肉按摩,可促使腓肠肌有节律的收缩,加快腓肠肌内静脉血流的速度,减少血流淤滞。术后当日使用间歇小腿充气压力泵、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抗凝措施。本组2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护理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3.3 坐骨神经损伤护理 本组2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耐心讲解坐骨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后果,说明其功能恢复时间在有效治疗后的1~6个月内,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下肢锻炼方法,避免下肢长时间外旋,防止神经受压损伤。遵医嘱给予电针灸,配合应用药物熏洗、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治疗与护理后,2例患者症状有所好转。
3.4 预防髋关节脱位 如果出现髋关节活动性疼痛,关节被动运动受限,下肢异常内旋、外旋或缩短,即怀疑脱位的可能。一般术后2~3周内脱位的可能性较大。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是防止脱位的关键。患者术毕回病房搬运时要求将患肢平抬平放,保持外展30°中立位,防止患肢内收外旋。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将整个患肢关节托起,不可单独抬动下肢。本组病例术后无脱位发生。
3.5 康复护理 首先要让患者明白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强调功能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患者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对待。术后第3天即行CPM机功能锻炼,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髋、膝关节被动活动。术后2周,指导并协助患者主动活动膝关节、被动活动髋关节。
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不能患肢过早负重。经x光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开始逐步负重。鼓勋患者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品。
Pipkin骨折为高能损伤,病情复杂,临床治疗难度大,及时纠正脱位,尽早手术,良好复位,可靠固定,是治疗的关键所在[4]。及时有效地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Dawson,Fitzpatrick R.Questionnaire on the perception of patients of about total hip replacement[J].J Bone Joint Surg(Br),1996,78:185-190.
〔2〕 潘玉兰.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功能恢复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09,23(4):193-194.
〔3〕 董小敏.髋臼后壁骨折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79-180.
〔4〕 韩庆辉,李增春,李侠,等.影响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预后的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2(20):1062-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