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2013-02-14李学佳

天津护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患肢股骨钢板

李学佳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211)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占髋部骨折的50%[1],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是一种新的内固定器械,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率高,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效果明显,现已广泛使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并实施相应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16例,女40例。年龄71~82岁,平均(77.25±2.79)岁。车祸伤6例,行走时摔伤50例,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8例,轻度脑血栓后遗症3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患者入院完善各种检查,术前行X线、三维CT检查。均行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5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随访40例,随访时间6~1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38例,3例骨折处骨折线未完全消失,均为严重骨质疏松女性患者。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内翻、关节僵直、断钉、脱钉、钢板松动等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所有病例入院后即行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足趾、踝关节屈伸锻炼。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完善入院检查,进行术前评估,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遵医嘱静滴七叶皂苷钠针3~5天消肿,并内服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中药,本组患者手术在伤后4~10天肿胀减轻后进行。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本组老年患者中15例患者曾出现思想负担重,术后功能锻炼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抵触,烦躁甚至绝望的情绪。我们通过运用良好的护理交流技巧,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允许患者适量的情绪宣泄,给予安慰,鼓励,同时还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功能锻炼,开展健康宣教,讲解功能锻炼的方法,劳逸结合,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理解,并提供术后康复成功的案例,通过和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情绪逐渐稳定,积极配合术后康复锻炼。

2.2.2 监测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 本组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8例,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使血压控制在120~140/60~90mmHg(1mmHg=0.133kPa),心率70~90次/分,呼吸18~20次/分,本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异常情况。术后切口处置引流管24~48h,解剖锁定钢板切口长,术中逐层止血,不剥离股间肌,不需要扩髓,术中出血量较少,52例患者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给予拔除引流管,4例患者24h引流量超过200mL,暗红色,有絮状物,伤口周围无出血,通知医生,继续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并监测血压,每日更换引流器,48h引流量明显减少小于50mL,血压平稳,给予拔除引流管。本组病例患者伤口周围无出血,未发生周围红、肿等症状。

2.2.3 镇痛泵的护理 本组56例患者术后即使用镇痛泵治疗,其中7例患者曾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给予暂停镇痛泵,枢丹8mg静脉入小壶,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

2.2.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4.1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天,在此期间对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进行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注意肢体对比观察,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抬高患肢,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患肢抬高20~25°,避免患肢受压,避免过度屈髋,以促进静脉回流。术后24h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本组患者术后1周复查多普勒血流检查,无静脉血栓形成。

2.2.4.2 肺感染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病隐匿,进展快,症状多不典型。本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积极预防措施,鼓励床上练习做起,其中2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体温升高38.5℃以上,咳嗽,听诊肺部有湿罗音,立即给予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96%,应用氨溴索30mg每日2次雾化吸入,每4h拍背协助排痰,并指导患者深呼吸,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其自行咳痰。遵嘱给予抗菌药物治疗。2例患者术后6~8天症状明显缓解,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无呼吸道感染发生。

2.2.5 功能锻炼 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患肢“丁”字木板鞋,麻醉作用消失即指导患者行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小时10次,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因老年患者体质较弱,术后6h麻醉消失,床头抬高30~40°,协助患者在床上练习坐起,每天2~3次,每次不超过30s。术后24h主动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每天100次,分4个单元练习,每15min 25次。

2.2.6 糖尿病管理 本组8例患者并存糖尿病,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行饮食护理,5例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每天监测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10mmol/L以下,患者血糖情况稳定,8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术后无切口感染。

2.2.7 出院指导 出院时患者已经能够掌握和完成功能锻炼项目,向患者说明出院后仍要坚持的康复锻炼计划,并将各种错误的卧姿坐姿及危害,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提醒患者早期应注意“三不”,即“不盘腿、不侧卧、不负重”;日常生活中洗澡应淋浴而不宜用浴缸,入厕用坐厕,尽量坐,不蹲式;适量运动,避免过度活动增加关节负荷量[2]。

3 小结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不但给患者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针对地给予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1〕李健,黄海,杨波,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513-1516.

〔2〕邓影雪.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6):394-395.

猜你喜欢

患肢股骨钢板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