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2013-02-14张玉婷

天津护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梗阻性引流术黄疸

张玉婷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 300170)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已被公认[1]。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BD外引流术,有效地降低了黄疸指数,改善肝功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5例患者,男84例,女61例,年龄39~83岁。胰腺癌43例,肝外胆管癌31例,肝门胆管癌27例,原发性肝癌23例,壶腹癌15例,胆囊癌6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超声、增强CT/MRI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和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及大便颜色改变。术前检查血清总胆红素(339.0±82.5)μmol/L,直接胆红素(236.5±112.7)μmol/L。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肝被膜,在超声监测下采用18G PTC穿刺针经皮经肝穿刺进入靶胆管,拔出针芯,见胆汁溢出或用注射器抽出胆汁后,置入金属导丝,采用Seldinger方法置入8FPigtail胆道外引流管,皮肤缝线固定。

1.3 转归 患者行PTBD外引流术后带管生存。131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14例患者由于多种原因随访中断。PTBD外引流术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80.2±67.8)μmol/L,直接胆红素(98.3±45.7)μmol/L。本组患者3例出现胆道内出血,2例发生腹腔胆汁漏,2例发生急性胆管炎,以上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11例患者出院后1个月至1年内出现引流管堵塞,采取生理盐水冲管、导丝通管或重新置管;7例患者引流管脱落,给予重新置管。131例PTBD外引流术患者带管生存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7.3个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本组145例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对穿刺的安全性、疼痛程度是否能忍受等产生顾虑。对此,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及安全性,缓解其紧张情绪,使之能够主动配合,从而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2.1.2 营养支持及保肝治疗 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胆汁不能进入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降低,蛋白合成功能下降,导致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差。同时由于胆红素和胆汁盐的毒性作用,造成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受损。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术前指导并给予患者食用低脂、高糖、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同时给予有效的静脉营养支持,纠正负氮平衡,给予充足的热量以及保肝药物治疗,以改善营养状况及肝功能,提高手术耐受力。

2.1.3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心电图检查。超声、CT和或MRI检查了解梗阻部位及原因。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并教会患者掌握屏气方法,嘱患者穿刺过程中禁止咳嗽。术前禁食、禁水6h。对于明显紧张焦虑患者术前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24h,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每小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1次,并记录,严格交接班。术后禁食12h。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出汗、腹痛、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

2.2.2 引流管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引流管放置位置、引流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固定应低于置管平面,以免胆汁逆流引起感染。防止扭曲、挤压、弯折和脱落,活动或翻身时避免牵拉造成脱出。每日更换引流袋,进行管道护理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发生逆行性感染。同时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通过有效运用非计划性拔管评估进行针对性护理及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引流管脱出。

2.2.3 疼痛护理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向患者讲解疼痛的原因或诱因及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放松方法。同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注射,应用镇痛药后及时进行疼痛动态评估,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头晕、便秘、恶心、呕吐等。本组8例患者出现腹痛,与出血、腹腔胆汁漏引起腹痛相鉴别,通过耐心讲解及应用镇痛药后逐渐缓解。

2.2.4 黄疸护理 观察并记录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有无消退,大便及尿液颜色是否恢复正常。同时加强患者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不可抓挠,以免皮肤破溃造成感染,给予温水擦洗,不可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

2.2.5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以及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豆类制品等。患者食欲较差者,可给予高能量营养静脉滴注补充营养。

2.3 并发症的护理

2.3.1 出血 主要表现为腹痛、引流液中带血,出血量较大者有休克表现。患者心率增快,烦躁或突然出现的剧烈腹痛等均提示可能有出血。本组3例患者术日引流液内有少量血液,经对症处理及应用止血药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复查血常规,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3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3日,引流液颜色恢复正常。

2.3.2 腹腔胆汁漏 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损伤胆管或术后引流管脱落所致。临床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右上腹或全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胆汁引流量减少。胆漏严重时腹腔穿刺可抽出胆汁。本组2例患者分别于术日及术后1日出现腹腔胆汁漏,给予半卧位,保持引流通畅及对症处理后患者腹膜刺激症状逐渐好转。

2.3.3 感染 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为胆汁淤积、引流不畅及十二指肠胆管逆行感染。术后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并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更换引流袋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避免引流袋高于置管平面,以减少逆行感染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以避免肠液返流造成感染。本组2例患者在术后24h内出现寒战、高热,诊断为急性胆管炎,遵医嘱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好转。

3 小结

肝、胆、胰等脏器的恶性肿瘤可导致胆道的梗阻,引起梗阻性黄疸,预后较差。而这些肿瘤被发现时多数已属晚期,往往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只能进行姑息性治疗[2]。PTBD可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及一般情况,为肿瘤的化疗、放疗和局部治疗创造条件,以期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3]。通过有效术前术后护理及对患者严密观察,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石力,田伏洲,蔡忠红,等.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2156例经验总结[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12(4):380.

〔2〕Van Delden OM,Laméris JS.Percutaneous drainage and stenting forpalliation of malignant bile duct obstruction[J].Eur Radiol,2008,18(3):448.

〔3〕季平,张新源,茅红卫,等.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在胆道梗阻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16(1):80.

猜你喜欢

梗阻性引流术黄疸
鲁晓岚:黄疸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