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从“新”开始

2013-02-14杨海峰

通信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纸质运营商传统媒体

杨海峰

一切从“新”开始

杨海峰

不得不说,这几年的传统纸质媒体人,也包括互联网媒体人都是痛苦的。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在于辛苦所做的内容的价值和作为商业行为获得的收益是不匹配的。与此同时,渠道的多元化大大消减了媒体品牌的直接影响力。消息的来源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拿什么介质?花多少时间或者什么时间来阅读?想获得什么样的信息?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愿不愿意付费……

而这些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或者已经有了网络版的传统媒体而言,似乎都是困难的,无论怎么做,传统媒体似乎都无法解决用户这些新的需求。因为,当社交网络流行的今天,碎片化,移动化,娱乐化,社交化等等关键词似乎和传统媒体都格格不入。

不断尝试和变革以适应今天这样的媒体形态和格局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

同样,让我们来看看传统的通信业,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传统的运营商,依靠庞大的基础设施和用户群,提供语音、短信、宽带接入等服务。如今,庞大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的增加投入才能满足用户无休止的需求,而用户群的增长已经到了顶峰。最为关键的是,用户并不愿意为技术演进带来的快感而付更多的费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电信业务是中国近十年价格降幅最多的。

当然,这个行业的好日子还没到头,因为政策红利、网络红利和人口红利仍然让这个行业有点旱涝保收的意思。但好日子还有多久谁也说不好。尤其是当面对汹涌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时,传统运营商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无论是基地化还是公司化,其竞争力远远不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虽然各个个体的收入仍然庞大到可以用几十亿,几百亿计,但实质上仍然是钞票装在不同口袋里而已。当传统运营商面对诸如苹果、脸谱甚至腾讯这样的公司推出的各种新兴服务时,只有盲目的应对,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传统运营商推出的类似业务可以和他们抗衡。

当三大通信公司高管把矛头指向腾讯微信时,我们就已经知道大家的痛苦所在了。

传统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苦日子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当年数十家全球著名的大公司如今是屈指可数。到了2012年,似乎剩下的这几家也岌岌可危,利润大幅下滑,新项目竞争惨烈,企业不得不裁员节流、控制成本、压缩业务……

然而,这个行业又是必须不断投入才能确保创新的行业,“压力”成了年度关键词。与此同时,云计算、SDN等新兴技术又在挑战传统的网络架构和服务模式,那种“重”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能否持续,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为见证了中国通信业黄金十年的媒体,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也在不断思考和转变。2013年,我们也在各个新兴渠道上做了拓展,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内容的深度上下功夫,希望我们的内容能帮助我们的读者了解和洞察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并和他们一起寻求应对之策。

我想,无论是媒体,还是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制造商和各类应用提供商,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极度变革,新旧势力交替,ICT大融合和向全社会融合的趋势,做出彻底改变自己的正确抉择,一切从“新”开始,迎接转型2.0时代的到来。

日日新,苟日新,《通信世界》愿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迎接各种挑战,共同迎接新通信世界的到来。

我们的目标从未改变,一个领先的融合通信的积极推动者,一个权威的传播和研究融合通信的综合服务平台。

《新闻周刊》在2012年年底停止纸质版出版再次引发业界的热议。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无论是在美国、德国还是英国,许多甚至上百年的报纸或者杂志都纷纷关闭,而各类电子出版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识。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没有出现关闭潮,但好日子已不在。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类APP阅读层出不穷,似乎这是一个方向,所有媒体人都在尝试改变。然而,默多克首份网络收费杂志《The Daily》也在不久前停止出版,又给这个方向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路在何方?

猜你喜欢

纸质运营商传统媒体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