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危机”来袭
2013-02-14欧阳晨雨
文/欧阳晨雨
当炫富女郭美美把豪车、名包、华服展现在微博上时,并未预料到这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中国各大慈善机构陷入了口诛笔伐的窘境,民众信任度降至冰点,获得捐赠数也跌入谷底。
(图/CFP)
从98抗洪、抗击非典,到印度洋海啸、汶川玉树地震,再到新近发生的芦山地震,每每危难之际,社会爱心善举无不汹涌而出,帮助受难同胞迅速愈合受伤的身心。慈善,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可是,2011年6月的那个夜晚,当炫富女郭美美把豪车、名包、华服展现在微博上时,并未预料到这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中国各大慈善机构陷入了口诛笔伐的窘境,民众信任度降至冰点,获得捐赠数也跌入谷底。
诚然,这是一场令人始料未及的风波,也是一次悄无声息的危机;或许,这是一场难以避免的阵痛,一次凤凰涅槃的辗转过程。
持续发酵的郭美美事件
两年后,重新审视当年的郭美美事件,仍令人唏嘘。
2011年6月20日晚,刚过20岁生日的郭美美往微博上传了一些照片:住大别墅,坐头等舱,挎名牌包,开玛莎拉蒂跑车,去上海参加超跑嘉年华,骑德国纯血统赛马……
网上的微博关注度异乎寻常,因为她的微博加V认证上写着:“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何以成为国家慈善机构的重要人物?过于奢华的生活,是否源于利用职权对慈善资金的挪用?红十字会的慈善行为,其中又有多少真金白银?
事件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连发四条声明: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该会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责任的权利,希望社会各界以平和心态对待此类问题,不要被利用。6月28日晚,中国红十字会网站还挂出《我会就“郭美美事件”等通报有关情况》,进一步撇清中国红十字会、商业系统红十字会跟郭美美的关系。
就连肇事者郭美美也出来澄清:“本人出于无知在新浪微博上自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对此愚昧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本人从未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这个身份完全是本人杜撰出来的。”
但是,郭美美事件并没有就此云淡风轻。在数十万条微博及论坛“口水”中,也浮现出各种疑点和线索。更让各方始料不及的是,郭美美事件瞬间“冰冻”了慈善捐款: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中国红十字会当年接收社会捐赠约28.67亿元,比2010年减少59.39%。即便考虑到玉树地震对2010年获捐数的影响,但也不至于差距如此之大。
这种尴尬状况并未随着时间推移,淡出人们视线。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有报道指出,截至4月20日当晚,中国红十字会收到捐款仅为14万余元,而壹基金达到了2240万元。尽管红十字会迅速参与抗灾行动,而且通过微博公布活动,但是却引来网民集体呛声,发来数万个“滚”字。更有500万“买路费”,工作人员戴浪琴表等“爆料”,不过事后证明,这不过是些子虚乌有的指责。
被连累的,不止是红十字会,还有其他慈善机构。2011年3月至5月,以慈善会和基金会为主的NGO,接收到的捐款为63亿元,6月至8月却缩减为8.4亿元。与此同时,政府收到捐款以及受助个人获得捐款却在上升。
这起事件的负面影响,甚至超出了境内。2013年5月3日下午,历经两个小时的投票表决,37票同意、23票反对、1票弃权,香港立法会终于通过决议,同意特区政府拨款1亿港元注入赈灾基金,支持芦山地震救灾工作。但就在4月24日,香港特首梁振英提出拨出1亿港元为赈灾基金,捐助给四川省政府的建议时,立法会曾一度无法达成共识。
“小女子”不堪承受之重
归咎郭美美,让一个小女子承担罪责,显然不够客观,也缺乏反思。公众不满官方的慈善体制和慈善机制,特别是红十字会的所作所为,恰好在郭美美事件中找到了宣泄口。
慈善组织内部痼疾,才是导致危机的发源地。2010年,国家民政部下属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了《全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报告》,显示全国有42%的慈善组织没有专门的信息披露办法,37%的慈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90%的公众不接受目前的披露程度和方式。
业内人士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即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这些问题在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中,还隐约显现。
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主要职责是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卫生关怀及人道救助,筹资工作则主要通过短信募捐、网上募捐、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等多种途径开展。但多年来,因为善款流向及慈善机构本身行政支出不透明,一点点摧毁了公众信心。
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人大作《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1月至3月,发现红十字总会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问题,包括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执行比中标价多出420万元,另还有数十万的“问题账目”若干项。
尽管红十字总会对国家审计署的通报,极尽所能辩白,如表示所有问题都只是“技术问题”,“是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不存在贪污腐败、假公济私,也不存在 ‘小金库’等问题”,并且“整改结果,得到了审计署的认可”,其中还特别提到,420万“超标合同款”,“不涉及社会捐款”。但是,此刻审计风暴揭露的红十字会问题,不能不令公众与郭美美事件联系起来。
事实上,在郭美美事件发生前后,红会负面新闻就不少。2011年4月,一位名叫肖雪慧的网友转发微博,贴出了一张付款单位为“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的餐饮发票,这张消费了9859元的发票一经公布,很快被上万博友转发。事后,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一顿饭吃了近万元,只为郭美美事件发生作了一个预热。
其他慈善机构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库的排名,河南宋庆龄基金会2010年末时,资产已近30亿元,在全国两千多家慈善基金会里名列第一,位列第二的是私募基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资产只有12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只有7亿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不到3亿元。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公益事业支出需要高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也就意味着河南宋基会2010年和2009年的公益开支必须达到4.2亿元和4.8亿元,而实际情况却仅仅只是1.4亿元和8000万元,离规定金额相去甚远。大量资金跑到哪里去了?其实都已进入“宋基系”公司,甚至被用于放贷。
两年前的尚德“捐赠门”,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流”,让中华慈善总会也遭遇了严重信任危机。2011年8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尚德“捐赠门”真相调查》,企业享受到了国家的减免税政策,1700多万元捐赠品竟已被折价变卖,所得592万元巨款至今去向不明。
为重塑信任而战
如果没有公众信任,任何慈善机构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赵白鸽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郭美美事件对红十字会的影响是“三天毁掉一百年”。但是“一个有着107年历史的红十字会,怎么会在一个小姑娘郭美美的冲击下产生这么大的问题?”这些问号,还需要采取有效举措拉直。
赵白鸽还称,将力图使红会更加公开透明,称如果三年内不改变现今的印象就请辞。领导表态或发誓并不管用,关键还是靠实际行动。为重塑信任,中国红十字会已采取了一些举措。
2011年7月1日,中国红十字会对外宣布,暂停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一切活动,商请有关方面开展审计和调查,并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当月,由监察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北京刘安元律师事务所、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郭美美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商红会)的关系、商红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进行了调查。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商红会并无关系,她的炫富与红十字会、公众捐款和项目资金无关。按照官方说法,商红会中不存在“红十字商会”这一机构,也没有设立“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职务,郭美美未在商红会及其合作企业王鼎公司、中红博爱公司中任职。商红会的“博爱服务站”项目不涉及公众捐款和红十字会资金,中红博爱公司的银行对账单及财务支出明细均显示,未向郭美美支付任何费用。
组建社会监督委员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应对信任危机的创新举措。2012年12月,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简称“红监会”)在京成立,讨论了《章程》,听取了中国红十字会关于2012年财务收支、组织能力评估、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整顿、信息化建设、核心项目执行、志愿服务工作等专题工作报告。
根据制度设计,该会被定位为第三方独立监督机构,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担任社监委主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担任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白岩松等16名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委员。
从表面看,所有委员和红会均无隶属关系,也不从红会领取任何形式的报酬。不过,近期消息披露,红监会仍与中国红十字会有“瓜葛”,有数千万资金从红十字会流入成员的利益机构。
为了消除公众所诟病的信息欠公开等问题,红十字会的应对举措是在原有“中国红十字会捐赠者数据库”上,加速研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了解捐款管理、救灾流程及监督管理等工作,公众亦能进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站查询。
此后,红十字总会向全国红会系统,提出“两公开两透明”工作要求,要求各地方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基金会参照总会的做法,逐步建立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实现财务收支和捐赠使用信息的公开透明。
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系统收到社会捐赠款物5.66多亿元。“压力山大”的中国红十字会选用了“网友志愿者”担任监督员,监督大额现金开支的使用。
重启对郭美美事件的调查,也成为一次沸沸扬扬的公共事件。之前,网友们对郭美美事件的怒愤在于,事后既不见司法彻查,也不见组织自律。“郭美美身世还没查清,我没心情做”,成了“网络流行语”。
其他慈善机构的重塑信任之路也在跋涉之中。郭美美事件之后,河南公益慈善组织通过媒体或官方网站,公示捐赠明细以示透明。除了红十字会的信息更新外,河南省慈善总会的官方网站上爱心榜不时刷新,小到10元的捐赠也会及时上传;郑州慈善总会的官方网站,也已对2011年上半年捐赠救助进行公示。
但是,重塑信任并非朝夕之事。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就是非常典型的“边改革边赎罪”。在四川雅安抗震救灾中,又暴露出了红十字会擅自变更善款用途的问题。
4月25日,艺术家方力钧发微博指出,五年前的汶川地震过后,100多位艺术家捐出作品进行义拍,一共筹款8472万元,仅自己作品就募得397.6万元。这些钱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定向捐给青城山市,用途为建设保利当代艺术学校。但是,方力钧一直不知道这些善款用到何处。五年过去了,学校没有眉目,其他艺术家们也未知晓善款如何使用。
直到四天后,中国红十字总会才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在捐款使用灾后重建,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中与捐赠人沟通做得不够,服务做得不够,并将在今后的拨送工作中积极改进。然而,8472万块钱究竟是怎么用的,花在哪些项目上,红十字会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数据。
此外,在玉树地震捐款支出的信息查询中,目前只有个人捐款10万元和企业捐款50万元以上的捐赠方,能查到具体使用情况,而小额捐款还难以每笔都查询到。
重建公众信任无小事,这些问题还都需要着力解决,否则慈善危机的阴霾将继续笼罩不散。一言以蔽之,建立现代慈善制度,我们虽已努力但还未达到彼岸。基于部门利益等因素,既需要多方博弈的角力,更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与此同时,国家立法必须随之跟进,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扫除尘埃、添砖加瓦、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