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学,一门学科的诞生

2013-02-12曾峥

中国西部 2013年13期
关键词:灾难学科生态

文/曾峥

2008年12月,在成都成立了国内首家灾难学研究中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难学研究中心”。中心计划通过集合国内外研究力量,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力图建立起灾难学的学科体系,陆续推出“灾难学学术丛书”“灾难学科普丛书”,为全人类提高减灾防灾能力做出学术努力。目前已经推出了《灾难社会学》《灾难医学管理》《灾难传播学》《灾难旅游学》等专著。

2009年5月11日,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来临之际,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首届“灾后重建与灾难学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研究员首次提出建立“灾难学”的学术思路。他认为,建立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灾难应急管理及恢复重建规律的“灾难学”学科, 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科学研究任务。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李明泉还辨析了“灾害学”与“灾难学”的不同学科内涵,从“灾难学”的学科性质、“灾难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有关“灾难学”学科建设的总体设想与规划。

灾难学,是一门学科

灾难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灾难预测、灾难防治、灾难善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与各个学科交叉互渗,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共同应对灾难发生之前、之中和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切实推进灾后重建,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兴学科。

比利时根特大学社会学教授福莱迪指出:“人类在灾难学面前还是研究得太少,几乎可以说这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灾难学研究目前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建立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灾难应急管理及其恢复重建规律的灾难学,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的科学研究任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难学研究中心首先倡导灾难学研究,并于2011年获得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复同意将灾难学正式纳入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范畴。中心将倾力打造一支学有专长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形成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灾难学学术研究发源之地,以及灾难学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2011年1月,由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建的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成立,是国内首个围绕“灾难学”成立的学院。该学院初期将设立7大专业、2个研究中心和1个研究所,学科涵盖社区重建、医疗护理、人居环境等相关内容,有灾害医学与康复系、灾后社会工作系、灾区心理健康系、灾害经济与管理系、灾区企业发展系、灾区规划与环境系……同时,从全球范围聘请知名地震学、核物理学专家教授授课,预计3年内培养5000余名与“灾难学”相关的专业人才。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认为,高校应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对极端天气的影响、重大灾害等进行超前探究,以提供应对手段,成为全社会进行灾难预防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智囊团”。

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建成,不仅要为中国培养灾害干预及重建专业人才、建立灾害预防干预研究基地,还将搭建起灾害教育研究服务的全国及国际性平台。

灾难学的性质

灾难学具有公共性、人本性、科学性、综合型等基本学科特性。它要求在学科功能上,具有社会实用性和公共应急性,甚至为普通民众所掌握所运用;在学科价值上,具有生命至上理念,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防灾减灾的能力,提供守护家园能力,提供恢复重建能力;在学科属性上,具有前瞻、预测、防范能力,具有周密、缜密、精细的防范把控和救助能力,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处置,强化科学理性精神;在学科建设上,具有融会贯通、系统整合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突出灾难学的理论—实践特性。

灾难学从灾难这个“点”切入,推进经济社会这个“面”的系统研究,是一种瞬间性、辐射下研究,是一种务实的应急研究,是一种防御性、战略性的综合研究。因此灾难学的预见性、前瞻性、务实性是其显著特征。同样,灾难学研究包括不可避免、反馈策应、害利互变、标本兼治四个原理。

灾难学学科门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灾难学以灾难为研究对象,以防灾减灾为学术使命。要使历史灾难转换为历史进步,必须善于从灾难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在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上深刻认知和把握灾难形成、演变、爆发、防范、救助、重建等方面的规律,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应急操作系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明泉认为,灾难学学科建设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几个大的学科入手,组织建设二级学科。他初步设想灾难学由这些学科构成:

灾难经济学

灾难经济学主要研究灾难发生后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损失、影响以及如何评估,政府如何通过宏观干预尽快推动产业恢复重建和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处于常态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业和企业如何增强抗灾减灾的管理能力,增强未雨绸缪的自觉防范功能和再生能力;研究灾时灾后金融、保险及其资本运作方式、赔偿方式、支持方式,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研究国家自觉、生产资料储备与应急等问题。主要由灾难经济管理学、灾难产业重组学、灾难金融援助学、灾难旅游学、灾难农业振兴学、灾难保险学等学科构成。

灾难政治学

灾难对国家来说,既有消极面也有积极面,既可能摧毁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可能激发公民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带来民族兴盛。

灾难政治学主要研究灾难引发的一系列事关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军事战略、反恐防恐、外交工作、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等问题,研究如何调动国家资源全力以赴迅速妥善解决处于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平稳过渡和稳定发展问题。灾难政治学包括灾难应急援救管理学、灾难应急统筹学、灾难经济社会政策学、灾难法律学、灾难外交学、灾难军队应急学、灾难新闻发布学等。

灾难文化学

灾难文化学主要研究灾难引发的心理情感、价值观念、民族精神、英雄传奇、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等问题,力图以文化的力量为受灾群众抚平精神创伤,展现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宣传防灾抗灾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为发展着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文化元素。灾难文化学包括灾难历史学、灾难传播学、灾难文艺学、灾难民族精神学等学科。

灾难社会学

灾难社会学主要研究灾难发生后的个体、群体及社区的社会心理、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志愿者组织管理等问题,迅速有效地促进社会恢复常态,着力解决灾难引发的社会深层次矛盾。灾难社会学包括灾难社区管理学、灾难心理学、灾难教育振兴学、灾难志愿者组织管理学、灾难伦理学、灾难社会援助学等。

灾难生态学

灾难生态学主要研究灾难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破坏和重建,研究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屏障、生态发展等问题。灾难生态学包括灾难生态经济学、灾难生态哲学、灾难生态恢复学、灾难生态环境学等。

灾难学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各个学科力量,针对不同灾难的种类、形态、特质和规律展开专题性、综合性研究,这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研究过程,需要学术界、思想界、务实界广泛参与,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界交融互助,共同来完成这一造福人类、造福未来的学科建设。

“5·12”汶川大地震遗址

猜你喜欢

灾难学科生态
雷击灾难
【学科新书导览】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超学科”来啦
生态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