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背后是卸责
2013-02-11秦淮川
秦淮川
20日21时,伴随着一声巨响,深圳市伟群精密机械制品发展有限公司五名刚下晚班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工厂大门的员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丧命于突如其来的因路面塌陷形成的深坑之中。对于该事故,代表深圳市官方发言的横岗街道办副主任于致昀认为“肯定是天灾”。
“肯定是天灾”,如此不容置喙,言之凿凿,对得起那五名无辜的冤魂吗?天灾还是人祸?起码应该先调查再说。在没有权威调查结果公布之前,如此轻佻的结论,既是对遇难者的亵渎,也是对大众智商的羞辱。
其实,所谓的“肯定是天灾”,并无新意,更像是“天气是临时工”的翻版——每有安全事件出现,总有官员觍颜归咎为天气。比如几年前,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支架垮塌事故,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之中,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相关人士就忙不迭地称“不排除有天气原因”;某地一座未使用的电视塔轰然折断,相关责任人匆匆下结论,“一起自然灾害”……这不是欺负天气不会说话吗?天气天天背黑锅,恐怕早已变成了罗锅儿吧?
具体到深圳这次地陷事件,有一种说法是,事发地的地下分布有排水箱涵,而箱涵为“九十年代初興建,建设标准低,年久老化”。姑且认为确属老化,但“地下基础工程本该是百年大计”,怎么会短短二十多年就“年久老化”?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日常巡查监控?为何没有发现老化问题?城市中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安全隐患?此外,有专家认为,该事件暴露出政府部门在防范防灾方面的麻木不仁:不清楚辖区内具体道路的地质情况;因道路系早期自发形成而没有承担相应的后期维护监控工作;因没有法规要求和相关设备而忽视对排水箱涵安全隐患的排查;不掌握辖区内排水箱涵安全隐患点的整体情况……如此种种,岂是一个轻描淡写的“肯定是天灾”所能蒙混过关的?
“肯定是天灾”,背后汹涌的是一种卸责的思维。每有安全事件发生,就把相关责任推向临时工,无非是卸责。有媒体统计显示,尽管多地连发马路塌陷致伤致死事件,但无人被追责。不能把所有的塌陷事故原因都归于“天灾”,有的明明属于人祸,仍不追责,显然就是姑息,也难以提高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有学者建议,应建立起更为清晰的市政责任机制,相关道路、线路的产权单位应对地面及地下附属物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测,形成制度,责任到人。
“肯定是天灾”,这是权力的傲慢,也是冷血的推诿,谁越想卸责,就越要彻查谁,并严格依法问责。有人说,世上最安心的莫过于脚踏实地,谁来告诉公众:我们的“脚底下”究竟是实是虚、是安是危?是的,步步惊心已经引发人人自危。别让活着成了一种侥幸的事情,更别让“走路死”一再发生而无人被追责。
【原载2013年5月28日《中国商报·世事杂论》】
插图 / “应变能力” / 赵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