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改变全球创新版图
2013-02-07
香港《南华早报》2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把创新比赛带到西方 仅仅5年前,如果你询问美欧或日本顶尖公司的高管准备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得到相似的回答:“我们将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中国也许曾是“世界工厂”,传统思维会安慰说:廉价制造业可能会转移到中国,但创新仍掌握在发达经济体手中。然而,这种传统观念其实是虚幻的。从华为到联想再到海尔,中国最知名的跨国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将成本优势转化为更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通常要依靠创新。 创新通常是用投入和产出指标来衡量,如研发和专利。这些指标看上去简单,反映的却是意义重大的趋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享有在科技、研发和专利等领域的绝对领袖地位。二战后,欧洲和日本受创严重,无法对美国的跨国公司构成有竞争力的威胁。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创新能力趋于融合。如同战后的英德法,中国开始呈现迎头赶上式的增长,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当时西方公司仍在为中国的价格竞争策略做出调整。然而,中国高管们的经营已开始国际化了,首先是在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继而在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最后是欧洲、日本和美国。 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后,新一阶段竞争出现了。与发达经济体的创新相比,中国的创新得到加速。一系列创新指标可反映这一趋势。据统计,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跃居全球首位。甚至在此之前,新申请的新型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也大都来自中国。美欧核心经济体和日本仍是全球专利精英,长期占据垄断地位。但随着这些垄断体逐渐黯淡,中韩俄印和巴西等新成员异军突起。全球创新版图正发生重大改变。 专利代表的是过去的辉煌,而非未来趋势,科研开发则不同。如今,国际研发竞争不再由美欧日驱动,而是依靠亚洲、更确切地说是新兴亚洲国家,比如中国。若按国度区分,全球竞争主要受3个国家驱动:美国(4190亿美元研发投资)、中国(1970亿美元)和日本(1600亿美元),这三国的研发投资加在一起占全球的比例超过50%。 随着全球危机进入新阶段,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研发预算要么缓慢增长,要么停滞不前。而在较大的新兴经济体,研发投资要么迅速增长(如中国),要么强劲增长。结果便是,未来10年全球研发排行榜的座次会发生大改变。 就在不久前,中国的研发支出仅为欧洲的一半。但如今看,中国可能将在本十年末超过欧洲,美国则会在21世纪20年代初期被中国赶超。诚然,创新强度的追赶是长期过程。但创新将不再是西方的独角戏。▲(作者丹·斯特恩布克,王晓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