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夜间腹胀10例
2013-02-02周成刚
周成刚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夜间腹胀10例
周成刚
夜间腹胀;附子理中汤
作者2011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夜间腹胀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辨证均属脾肾阳虚型。10例均做上消化道钡餐透视,3例做胃镜检查,结果无异常发现7例,胃下垂2例,胃窦炎1例。
1.2 治疗方法 治宜温补脾肾,行气消聚。方予炮附子12 g,党参30 g,白术12 g,干姜9 g,枳实12 g,厚朴12 g,木香15 g,淫羊藿15 g,甘草6 g。纳食减少加焦三仙各12 g,鸡内金15 g;大便稀溏加山药20 g,车前子12 g。1剂/d,水煎早晚分服。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有夜间轻微腹胀。无效:临床症状改善,停药后夜间腹胀复发。
2 结果
本组10例,痊愈8例,显效1例,无效1例。疗程9~25 d,平均18 d。
3 典型病例
王某,男,60岁,2011年10月11日就诊。夜间腹胀半年,下午开始轻微腹胀,入夜后逐渐加剧,至半夜前后最为严重,而后腹胀逐渐减轻,至清晨消失如常人。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提示轻度胃下垂。西医临床诊轻度胃下垂,胃肠道功能紊乱。服用吗丁啉、胃复安、木香顺气丸等效果不佳。刻诊:面色无华,恶寒乏力,纳食减少,夜尿频数,大便稀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弱。诊断为积聚;辨证属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行气消聚。方以附子理中汤加味:炮附子12 g,党参30 g,白术10 g,干姜9 g,枳实10 g,厚朴10 g,木香10 g,淫羊藿15 g,鸡内金12 g,焦三仙各12 g,山药20 g,车前子12 g,甘草6 g。1剂/d,水煎早晚分服。服6剂后夜间腹胀减轻;共服20剂夜间腹胀及伴随胃肠道症状均消失。后改为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交替服用治疗1月,以巩固疗效。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4 讨论
夜间腹胀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可见于其他一些胃肠道疾病中,属祖国医学“积聚”的范畴。此病发有定时,乃积聚中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中采用增强胃肠蠕动的吗丁啉、胃复安等西药,以及采用理气健脾温中的木香顺气丸、人参健脾丸等中药治疗,效果欠佳。本病主要病机是脾肾阳虚。因患者素有脾胃虚弱的病史,复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而戕伤脾阳,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祖国医学认为,昼为阳,夜为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本病病机为脾肾阳虚,加之夜间阴气盛,导致脾胃气机不调,引起夜间腹胀发生。夜半前后阴气最盛,腹胀亦最甚;黎明前阳气渐升,腹胀亦逐渐消失。治疗中采用理气温中健脾等法,虽收效较快,但作用不能持久。究其原因,乃仅补后天之脾阳,而未补先天之肾阳,则脾阳得不到肾阳资助,故而作用不能持久。附子理中汤源于《闫氏小儿方论》,适用于理中汤证阳虚较甚者,表现为下利不止,脉微,手足不温等症。方中附子与干姜均能祛寒回阳,同为主药;附子长于温肾阳,干姜主要用于温脾阳,二者互相协调,使脾肾阳气互相资助;辅以党参补气健脾振奋脾胃功能;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甘草调和诸药而补脾和中。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用淫羊藿补肾壮阳以助附子温肾之功,另一方面加用理气之木香、枳实、厚朴以治其标。药理研究表明木香能通过对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使在位大肠兴奋,收缩力加强,蠕动加快;枳实能使胃肠蠕动增强而有节律性;厚朴能刺激消化道黏膜而引起反射性兴奋。诸药协同,使胃肠胀气缓解。这与祖国医学理气药的功效是相符合的。采用附子理中汤加味以温补脾肾,行气消聚,则脾肾阳气互相资助,使脾胃气机通调,运化功能正常,因而临床取得收效快且作用持久的疗效。
402560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