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经验总结
2013-02-02邓顺平
邓顺平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71型病毒最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为多。手足口病虽然是上世纪70年代新定的病名, 但同类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在历史上常见, 病机、治则均有共性, 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1]。由于近几年发病率增加, 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1 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为疫毒经口鼻而入, 湿热侵袭脾肺, 外发四肢, 上熏口咽, 发为疱疹, 并见发热、咽痛、流涎、纳差、便秘等症状, 重症者邪毒炽盛, 湿热生风, 表现为高热、易惊、肌肉瞤动、瘛瘲, 甚则内陷厥阴, 致神昏、厥、脱。
该病的潜伏期为2~6 d, 病程4~7 d, 最长10 d。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急性起病, 发热, 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 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 呼吸节律改变, 口唇发绀,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循环系统可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 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 四肢发凉, 指(趾)发绀, 血压升高或下降[2]。 EV71具有神经毒性, 累及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小脑炎、脊髓灰质炎样肌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脑疝的致死性脑炎。EV71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EV71中枢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为最常见症状, 其次为皮疹、睡眠障碍、呕吐、肌痉挛、共济失调、乏力。中枢神经受累出现于皮疹后2~4 d, 早期中枢感染最重要表现为肌阵挛和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表现为恶梦及由四肢或躯干的肌痉挛惊醒后刺激性啼哭[3]。
2 中医辨证
2.1 风热在表(轻型) 身有微热, 鼻塞流涕, 手、足、臀部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及疱疹, 大小不一, 口腔内见散在丘疱疹, 疱浆少而透亮。伴有喷嚏或咳嗽、食欲不振, 或咽痛,舌质淡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指纹红紫。
2.2 热毒炽盛(重型) 身热烦躁, 口臭流涎, 拒食哭闹, 手、足、臀部见丘疱疹, 分布较稠密, 疹色暗红, 周围红晕, 疱浆较混。口腔两颊黏膜、上腭及舌面上见疱疹或溃疡, 量多,大小不等, 周围红,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指纹紫滞。或伴有齿龈肿痛, 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 口干唇燥等。
2.3 气阴不足, 余邪未尽(恢复期) 乏力, 纳差, 或伴肢体痿软, 舌淡红, 苔薄腻, 脉细数。
3 中医治疗
轻症主要治以疏风清热, 佐以利湿;重症治以清解心脾积热;恢复期益气养阴, 化湿通络。
基本方如下:金荞麦、紫荆皮、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大青叶、连翘、甘草 。加减:表证加柴胡、葛根、蝉蜕等;热毒重加板兰根、山栀子、贯众、重楼、黄连等;疹色暗红加当归、丹皮、赤芍等;疹色深暗加紫草;发热加石膏、知母等;湿偏重加木通、滑石、竹叶、薏苡仁等;咳嗽加前胡、款冬花、白前、百部等;口干唇燥加麦冬、芦根等;大便干结加大黄、枳实、生地等;气阴不足加人参、五味子、玉竹、青蒿、麦冬等。热盛动风加蝉蜕、牡蛎、羚羊角粉等。诸药随症加减, 视患儿年龄大小及体重调整用量。
方中金荞麦:清热解毒, 排脓祛瘀, 其主要有效成份“双聚原矢车菊苷元”。金荞麦药理作用是抗菌、解热、消炎、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抗过敏。紫荆皮: 活血通经,消肿解毒, 减轻喉痹, 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抑制流感病毒, 并延缓埃可病毒所致细胞病变。连翘: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有“疮家圣药”之称。治温热, 丹毒, 斑疹, 痈疡肿毒, 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作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消痈散肿。蒲公英为治疗热毒疮疡之佳品, 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广谱抗菌作用。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用于热毒入于血分, 发斑神昏,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和增强免疫的作用。甘草:缓和药性。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柴胡:取其疏散退热, 解表之功。具有解热、镇静、安定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强的松龙相近。葛根:发表解肌, 升阳透疹,解热生津。蝉蜕:疏散风热, 透疹止痒, 息风解痉。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 口舌生疮。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山栀子: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镇静、镇痛、解热等作用。贯众:清热解毒。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重楼: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熄风定惊。具有抗病毒、抗菌、镇静等作用。清热除烦, 生津利尿。用于热病津伤,口舌生疮等症。滑石:利水通淋, 祛湿敛疮。吸附和收敛作用,保护胃黏膜作用。薏苡仁:利水渗湿, 健脾, 清热排脓。用于各种积液、痰饮。赤芍、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斑疹吐衄;二者均具有抗炎、抗惊厥等作用。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治温毒发斑, 斑疹紫黑色暗;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余药随症加减, 不再累述。
笔者采用上方, 自2007~2012年辨证应用以来, 对轻中度手足口病治疗达到了起效快, 疗程短, 痊愈率高、无并发症的效果。
[1] 顾植山.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义.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32(3):1-2.
[2] 卫生部办公厅.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2008, 4.
[3] 周世力,李琳琳,何雅青.深圳市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热带医学杂志, 2007,7(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