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2013-02-02王林
王林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王林
目的回顾分析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30例。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给予制定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根据Mazur制定的踝关节症状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30个月的随访,优16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结论据骨折损伤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式,良好复位、稳定固定,早期关节活动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Pilon骨折;内固定;植骨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此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约占胫骨骨折总数7%~10%。Pilon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约75%~85%)和严重软组织损伤。临床治疗困难,并发症多, 预后不佳。作者自2007~2011年收治并获得随访30例Pilon骨折病例资料,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2011年收治并获得随访30例Pilon骨折病例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按Ruedi-Allgower分类[1]:Ⅰ型骨折4例,Ⅱ型骨折16例,Ⅲ型骨折10例。其次根据软组织有无开放伤口,可分为闭合性及开放性Pilon骨折。
1.2诊断 外伤踝部肿胀、疼痛伴畸形,活动受限,结合踝关节正、侧位片及CT检查。对于高能量损伤的患者应给予全面系统的检查,以免遗漏其他部位的损伤。应密切观察是否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1.3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等。2例Ⅰ型骨折行石膏外固定的制动,切开复位内固定19例,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6例,外固定架固定3例。软组织损伤轻、肢体肿胀不明显,可于伤后6~8 h内进行急诊手术,局部软组织肿胀及损伤过重者,皮肤条件差,有张力性水泡形成者,行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架维持肢体长度,待肿胀消退后手术,时间一般约为伤后10~14 d。术中注意保护骨膜和软组织,尽量减少剥离和损伤。对胫骨下端骨质压缩缺损者行植骨术。术中透视拍片。术后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给予定期换药拆线。固定稳定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渐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完全负重时间。
1.4疗效评定标 按照Mazur评价标准[2]进行评价,优:>92分,踝关节无肿痛,步态正常,活动自如;良:87~92分,踝关节轻微肿痛,步态正常,活动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正常步态,需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差:<65分,行走或静息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跛行,踝关节肿胀。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过6~30个月的随访,优16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6%。有伤口愈合欠佳2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有伤口创面部分坏死2例,给予植皮及转皮瓣后创面愈合。骨折延迟愈合1例;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2例。
3 讨论
胫骨Pilon骨折是涉及负重关节面及干骺端的胫骨远端波骨折。Pilon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严重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根据关节面和干骺端的移位及粉碎程度的Ruedi-Allgower分类分为:Ⅰ型(简单劈裂骨折,关节面无明显移位的劈裂骨折);Ⅱ型(明显的关节面移位而粉碎程度较小);Ⅲ型(关节面及干骺端严重粉碎性压缩性骨折)。其次根据软组织有无开放伤口,可分为闭合性及开放性Pilon骨折。治疗原则:修复关节面、有效维持骨折复位稳定、早期关节活动、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是指用跟骨持续牵引及手法复位外固定等治疗,主要用于无明显移位的Ⅰ型骨折,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为延期手术做准备的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等。Ⅱ型,Ⅲ型骨折病例选择手术治疗,当然具体操作视情况而定。软组织损伤轻、肢体肿胀不明显者,可于伤后6~12 h内进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主要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软组织损伤较重,肿胀明显,有张力性水泡形成或粉碎性Pilon骨折,主张延期手术治疗,早期行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维持肢体长度,待肿胀消退后手术(一般伤后10~14 d),以利于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伴有软组织损伤污染严重,皮肤缺损的粉碎性Pilon骨折中,使用外固定支架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对减少术后创面皮肤感染坏死及骨外露,降低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若伴有腓骨骨折时,手术治疗时应先复位固定腓骨骨折,对于恢复小腿长度,保持踝关节形态及功能有重要作用。腓骨骨折切口取腓骨侧后缘小腿外侧切口,胫骨骨折固定时取前外侧切口,腓骨侧后缘小腿外侧切口与胫骨侧小腿前内侧切口间距至少相距7 cm以上,另外固定腓骨的钢板内固定物放置于腓骨后侧,以增强两切口之间的软组织瓣的宽度。术中注意保护骨膜和软组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剥离和损伤。手术时应避免为盲目追求骨折解剖复位,导致对骨折处血供的进一步破坏而加重软组织损伤。对胫骨下端骨质压缩缺损应行植骨术,植骨有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移植及人造骨,植骨时应以自体髂骨为首选。植骨不但能为关节面的恢复起支持作用,而且为内固定螺钉提供咬合点,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目的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出现。手术创面伤口张力过大时,应减张缝合或二期缝合,必要时行植皮术或皮瓣转移覆盖术。固定稳定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渐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完全负重时间。总之,由于Pilon骨折累及关节面且胫骨远端缺乏有效的软组织保障,血供较差,易造成皮肤坏死、感染、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困难。术前应充分了解骨折的损伤机制,合理检查,正确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术中最大可能保护软组织,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方式,稳定的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1] Ruedi T P,Allgower M. Fractur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tibia into the ankle . Joint Injury,1973,5:13.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98.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