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MSCT及低场磁共振在诊断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的应用研究

2013-02-02詹志鹏劳国荣张剑刘超凡徐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低场间质性肿物

詹志鹏 劳国荣 张剑 刘超凡 徐林

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疾病在临床比较少见,此疾病多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发生,多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才可明确诊断,低场磁共振(MRI)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其对此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1,2]。笔者对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28例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联合MSCT及低场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8例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患者,患者年龄为32~46岁,平均(40.4±3.2)岁。所有患者都为在体检时发现此疾病。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异常等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可在患者的盆腔附件区扪及实性肿块。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低场MRI影像学检查,多排螺旋CT机为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128排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层厚0.6 mm,电压 80~100 kV,电流60 mA,准直128×0.6 mm,螺距0.18:1~0.22:1,X线球管旋转速度0.30 s/r;视野(FOV)143 mm,矩阵512×512。磁共振MRI为GE的Signa Ovation EXCITE 0.35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MRI检查:①矢状位、轴位、冠状位快速反转快速自旋回波(FRFSE)T2WI序列[TR 4000 ms,TE 96 ms,回波链长度(ETL)11]。②矢状位、轴位、冠状位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 T2 STIR,[TR 3500 ~4800 ms,TE 38 ~44 ms,回波链长度(ETL)9]。③矢状位、轴位、冠状位自选回波序列SE T1WI序列(400~560 ms,TE 10~20 ms);增强扫描:采用矢状位、轴位、冠状位 SE T1WI序列,(TR 400 ~560 ms,TE 10 ~20 ms);造影剂为Gd-DPTA,剂量为0.1 mmol/kg,扫描层厚6~7 mm,层间距2 mm,扫描矩阵512×512。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与患者MSCT及低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对。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均符合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所有患者都为单发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16例患者为右侧发病,12例患者为左侧发病。肿瘤直径为5.5~13.9 cm,平均(8.7±2.4)cm。呈不规则表现13例患者,呈分叶状表现9例患者,呈圆形表现6例患者。所有肿物均表现为光滑、边缘清楚。427)检查结果显示,7例患者3LC4表现为高信号,内部裂隙样低信号分隔;6例患者O4为不均匀高信号表现;19例患者的肿物表现为低信号表现,肿物中有囊状、片絮状、条索状、点状的高信号表现。417)检查结果显示,27例患者表现为低信号表现。患者MS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实性囊性肿物,边界清楚,肿块形态不规则,有明显的低密度区域,结节状和块状肿瘤结节,高回声的混合回声的团块,同时伴有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所有患者MSCT及低场MRI检查结果与手术定位均一致。

3 讨论

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疾病为比较少见的临床疾病,故临床误诊率较高,一般多为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才可确诊。现今对此疾病的发病原因还没有研究清楚,多认为患者内分泌及所处环境等因素会导致疾病发生,病毒、激素、环境、遗传等因素为高危因素。此疾病是由性索和胚胎性间质衍化生成,其中恶性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占所有恶性卵巢肿瘤的5% ~8%左右[3]。

研究认为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卵巢肿瘤的性质,可了解其是否为囊性、实性、复合行,是否有腹水的情况发生等,其有很高的诊断价值[4,5]。低场MRI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其对此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可对患者的卵泡结果进行分辨,对患者肿物可进行细致地观察,盆腔附件区低信号实性肿块或427)上夹杂灶性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是OTFG的典型表现[6~8]。而在427)上呈高信号、明显强化的实性肿块,也应考虑此疾病[9,10]。联合MSCT检查可辅助低场MRI检查,因其对患者的骨组织有很强的分辨率,故可显示骨化等情况,以确定肿物的具体位置,在这一方面上弥补了低场MRI检查的不足之处。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均符合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所有患者联合MSCT及低场MRI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定位均一致。这表明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取长补短,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高,可对患者的肿物进行立体、全面地观察,对患者手术定位、术式选择等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低场MRI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实性肿块,MSCT可显示患者的骨化情况,弥补MRI不足,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高,对诊断有积极意义。

[1] 李晶.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进展.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6):56-57.

[2] 刘彪.良恶性卵巢肿瘤MRI表现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广西医学,2003,25(4):41-43.

[3] 韩东明,杨秀萍,王红坡,等.CT和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8):29-31.

[4] 李敏,胡振民.卵巢肿瘤的MRI诊断(附38例MRI、超声和病理对照).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14(3):53-56.

[5] 单军,徐坚民,龚静山,等.早期增强MRI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1):72-74.

[6] 单军,王晓玫,徐坚民,等.原发卵巢肿瘤MRI早期动态增强表现与 CD44v6基因表达.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36-38.

[7] 张玉珍,刘明,周晶,等.儿童卵巢肿瘤的MRI诊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16(7):31-35.

[8] 陈静,段李东.原发性卵巢肿瘤MRI征象分析(附2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2):19-21.

[9] 陈敏,周作福,王文超,等.卵巢肿瘤的MRI评价(附59例报告).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8):39-41.

[10] 方如旗,曹代荣,翁淑萍,等.卵巢肿瘤蒂扭转的MR影像表现(附8例报告).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5):95-96.

猜你喜欢

低场间质性肿物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