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点滴体会
2013-02-02郑会敏
郑会敏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十分有效的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日渐重要,逐步显示出传统教育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展示、超文本链接、大容量存储、高速传输、人机交互、超时空交流,信息技术的集成性、选取性、丰富性、便捷性、共享性等功能的优越性,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无法做到的。以下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一些体会。
1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语文教学的催化剂
信息技术因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不仅能将语文教学中的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变得富有情趣和直观形象,而且能很好地将教材中的情景合理地营造,为学生的学习设好台阶和铺垫。
1.1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加到学习实践中来?过去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分析、去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参与进来,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比较直接,多媒体课件能用形象的、具体化的手段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空拓宽或缩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信息,提供灵活多样的认知途径。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克服了“说教”“讲”的空洞的弊端,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来、融进去。
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先讲当时的背景,然后放映大雪覆盖下的长城和巍巍群山的画面,同时播放气势雄壮的音乐伴奏下的朗读,恢宏的气势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去感受北国风光的宏大气势,领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主旨。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学生是“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更加明朗,好似一条线、一条路为学生指引着,去探索,去主动地学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
如学习马致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时,播放事先录制做好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的凄凉的景色画面将学生带入一种意境,使学生体会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再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以前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想象作者笔下的“春”的美。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可能不大。而当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将“春”的脚步一点一点展示,送到学生眼前时,学生通过欣赏“小草偷偷的……”等一系列的美丽的大自然的画面,走进“春”里,走进文章深处,去领会作者的情感。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情不自禁地融入学习,乐学、主动去学。
1.3 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为学生营造理想的阅读情景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钻研文本,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由信息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文本、动画、影视等音、视频信息资料以及解说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很好地为学生创设了图、文、音、形、神兼备的语文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而且通过阅读逐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灵活、敏捷,认识事物不再是狭隘的、闭塞的,进一步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1.4 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丰富学生的感知形象,激发其想象力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是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创设与主题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选择既能突出文章的主题,又具有很好的启发性的情境,是丰富学生的感知形象,激发其想象力的一个关键。教学艺术情境化,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文学艺术是借助形象来呈现的,但又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古代诗词以及现代优秀文学作品,以语言为载体来呈现,而读者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文化底蕴,先把语言转化为表象,然后再在想象中感受形象。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将学生的情感渲染,引起共鸣,以不同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想象,可以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其想象力。
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文时,利用信息技术将视频资料编辑,通过多媒体展示:远处波涛汹涌的大海,东升的旭日,巍峨的高山上诗人昂首远眺,浑厚、激昂的配乐,诗中所描写的气势和诗人的胸襟,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了初步具体的形象,为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好铺垫。
2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对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作用,已经凸显出其强大的功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换汤不换药
新课程要求下的教育模式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也要进行转换: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的学习者;教具、学具、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讲授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手段的先进和改变不一定代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变,把多媒体作为讲授、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而不是用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学习的帮手。这种“换汤不换药”做法,改变不了教师借助多媒体讲授、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下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的事实。
2.2 喧宾夺主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能力。信息技术代表不了听说读写的练习。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于一体,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要,使学生对“课件”很感兴趣,而教师如果在课件中运用了大量的此类信息,那么多媒体的使用就“喧宾夺主”了,不仅起不到突出主题的作用,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扩散和想象力的发挥。
2.3 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多媒体、幻灯片的使用,都不像粉笔、黑板一样简单,其使用需要编辑、制作,而真正精通的教师不多,所以为了使用这一教学手段,只好在互联网上下载,但可能由于版本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使用人的不同,套用的结果可想而知,只能是僵化的、机械的。所以,“参差不齐”的多媒体资料,只会增加课堂上的无效信息,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事倍功半,降低课堂效率。
3 结语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不会戛然而止,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如何很好地渗透,如何找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是语文教师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探索。总之,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的功能最大化地运用于课堂,在语文目标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服务,为实施有效课堂而不断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