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百草枯中毒

2013-02-02梁松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肾衰热毒百草

梁松健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是一种速效触杀型除草剂,全球广泛使用,在给人类带来益处外,又给人类带来灾难,那就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急性百草枯中毒可造成局部损伤及多器官系统损伤,特别是肺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只能对症处理,中毒死亡率极高。如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如何才能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问题。并试图采用新途径、新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现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方法是一种新突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诊科2012年06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0例,均有口服百草枯农药病史,服药量为20%百草枯10~200 ml,男8例,女12例,年龄14~50岁。就诊时间为口服百草枯农药后1~15 h。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症处理,机械洗胃,口服白陶土悬液,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磷酸肌酸钠,维护脏器功能,盐酸氨溴索90 mg,q12 h,静推,甲泼尼龙琥珀酸 80 mg,q12 h,静推,呋塞米利尿,积极进行血液灌流,如患者病情危重,呼吸困难,胸部CT有渗出,进行冲击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1 g,环磷酰胺0.41次/d,连用3 d。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积极进行血滤治疗。中药以清热解毒,凉血,通腹为主。方为:黄连15 g、黄芩15 g、黄柏 15 g、栀子 20 g、石膏 50 g、丹皮 15 g、生地 30 g、大黄20 g、桔梗15 g、杏仁15 g、赤芍15 g、甘草30 g.每日一剂。如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重用茵陈、栀子,以退黄,保肝,肾衰,在血滤基础上应用大黄、牡蛎、蒲公英,患者喘重,痰浊雍肺,应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出现喘脱,应用益气复脉注射液静脉滴注。

1.3 结果 20例中,一例因口服百草枯农药量大,病情呈暴发性,当天死亡。一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肝、肾衰竭,呼吸衰竭,经治疗20日,患者肝、肾功能恢复正常,但肺功能进行性恶化而死亡。2例肾功能衰竭,肺损伤,经治疗,肾衰纠正,遗留肺纤维化。一例因合并纵膈气肿,气胸,肺损伤而死亡。一例合并肾衰,肺胸膜下小结节,经治疗,肾功能恢复,胸膜下结节稳定。余病例仅有局部症状,无脏器损伤,治疗10余日出院。

2 讨论

百草枯中毒后,病情呈渐进性发展,逐步出现局部症状,咽痛,舌红,口舌溃烂,流口水,影响进食,继之呼吸困难,烦躁,最终患者极度烦躁,全身紫绀,呼吸微弱,心跳停止。西医治疗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无特殊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发病过程,百草枯中毒应从温病辩治。早期患者咽痛,口干,口舌溃烂,热毒充斥三焦,按温毒治疗,清热解毒,凉血通腑,应用黄芩、黄连、黄柏清降三焦之热毒,石膏、栀子大清气分炽热,丹皮、生地、赤芍凉血解毒,桔梗、杏仁利咽,大黄通腑泄热。随病情发展,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双肺渗出,痰毒壅肺,在上方基础上加用祛痰、平喘之剂,应用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白芥子。热毒充斥,热助毒热,毒助热威,毒热弥漫三焦,发为毒黄,全身黄染,治黄需解毒,在解毒基础上重用茵陈、栀子以退黄。毒热内侵,损害肾脏,毒邪壅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致肾关开阖失度。急性肾衰应在血滤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大黄通腑泄热,蒲公英清热解毒,牡蛎减轻大黄副作用,降低血磷。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百草枯中毒,具有明显优势。但中医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方面还有一定缺憾,诸如煎药问题,对中毒认识问题,中毒治疗参与问题等。中西互补,治疗中毒,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肾衰热毒百草
神农尝百草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神农尝百草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