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2013-02-02孙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弹力袜预防性肢体

孙向红

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孙向红

目的 探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穿刺护理、使用弹力袜、康复护理、加强病情观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 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如果不加以预防, DVT可发生于30%~40%的脑卒中患者, 合并严重偏瘫的患者发病率可高达60%~75%[1],50%~60%的DVT患者会出现肺栓塞(PE), PE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脑卒中后DVT的预防, 对降低脑卒中的病死率,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对收治的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进行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男68例, 女42例, 年龄48~86岁, 平均年龄(71.5±7.2)岁, 脑卒中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 脑梗死87例, 脑出血23例, 其中双侧肢体瘫痪者18例, 单侧肢体瘫痪者92例, 瘫痪肢体肌力≤3级。

1.2 结果 经预防性护理, 110例患者中, 仅1例脑梗死患者在住院第6天, 左侧瘫痪下肢出现肿胀、疼痛,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下肢DVT, 经对症治疗后, 症状缓解。本组患者DVT发生率为0.9%。

2 预防性护理

2.1 健康教育 入院后首先向患者和家属充分讲解DVT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后果及常见症状, 加强认知, 提高其警惕性,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 清淡高纤维饮食, 避免进食高胆固醇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鼓励多饮水, 每日饮水1500~2000 ml, 稀释血液, 降低血液黏稠度,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 避免用力排便, 导致腹内压增高, 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2 心理护理 急性脑卒中发病突然, 患者往往无思想准备, 对疾病缺乏认识, 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因担心愈后,易出现焦虑, 抑郁情绪, 不良的情绪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血管变细, 血流缓慢。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心患者病情和心理变化, 给予安慰鼓励, 帮助消除思想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穿刺护理 选择下肢穿刺,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 应选择上肢静脉注射留置针, 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和输液, 尤其是瘫痪侧肢体, 静脉穿刺时力求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 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 必须注射时, 注射完毕,推注0.9%生理盐水20 ml,以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 穿刺部位若出现静脉炎, 立即重建静脉通路。

2.4 使用弹力袜 下肢肌力4级以下者, 入院后立即穿弹力袜, 每天早上患者睡醒后穿上, 晚上睡觉时脱下并将双下肢抬高, 以重力促进静脉回流, 以免影响睡眠。弹力袜的型号根据患者身高和体质量选择, 松紧要适宜, 穿戴前应将下肢抬高促进静脉血流快速回流, 使用过程中应观察下肢的皮肤颜色和血运状况。

2.5 康复护理 一般认为大部分深静脉血栓在脑卒中后1周内形成, 也有报道可在10~14 d发生[2], 且多发生在患侧下肢。 因此,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进行患肢康复锻炼,首先进行足踝部运动, 护士左手固定患者踝部, 右手握住足前部做踝关节屈伸、足内外翻运动和由屈、内翻、伸、外翻组合而成的环转运动, 屈伸、足内外翻运动30~35次/min,环转运动10~15次/min, 然后自下而上有节律的挤压腓肠肌,挤压1s与放开1s交替进行, 最后将肢体抬起后左手扶膝下方, 右手手心抵住足底跖趾关节做膝、髋关节屈伸运动及髋关节内旋、外旋和内收、外展活动。被动运动15~20min/次,4次/d, 从远端开始, 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手法要轻柔,禁用暴力, 病情稳定后, 鼓励患者进行床上主动运动, 如拱桥运动、分腿运动, 并鼓励下床活动。

2.6 病情观察 观察双下肢有无疼痛、肿胀, 深静脉走向有无压痛, 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变化等, 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明确是否合并DVT,一旦怀疑或明确合并DVT者, 应停止按摩和剧烈运动, 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无上述症状者, 入院后10 d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了解DVT发生情况, 因半数以上的下肢DVT患者无自觉症状和明显特征。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急性脑卒中后, 肢体瘫痪和卧床致下肢活动减少, 使下肢的血液失去肌肉泵的挤压作用, 造成血流缓慢, 同时血管壁松弛, 在下肢静脉内形成涡流, 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使血小板从血液中有轴流移向边流, 易于集聚于血管内皮损伤处, 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输液时, 长期输入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 如甘露醇、七叶皂苷等可造成静脉壁的损伤, 易形成血栓;脑卒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冠心病, 血液黏稠度高,加上发病后应用脱水剂及液体摄入量不足, 导致血液浓缩,呈高凝状态, 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 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引起血管收缩, 处于痉挛状态。

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形成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指导合理饮食, 保证日饮水量, 降低血液黏稠度;实施心理护理, 避免因不良情绪引起的血管痉挛;加强穿刺护理, 有效的减少了对下肢血管的损伤和破坏;使用弹力袜, 借助于弹力袜专业的压力梯度设计, 压力由踝部向上递减, 收缩小腿肌肉以对血管腔加压, 降低静脉扩张, 继而减少血管内膜破损[3], 康复锻炼, 改善了患肢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静脉回流, 减少静脉淤滞;加强病情观察,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病死率。

急性脑卒中后合并DVT, 不仅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功能,还可出现肺栓塞,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病死率, 本科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 有效降低了DVT发生率, 减少肺栓塞对脑卒中患者的致命威胁。

[1] Turpie AG.Prophylaxis of venous thromboemboembolism in stroke patients Min Thromb Hemost.Semin Thromb Hemost,1997,23:155-157.

[2]马欣, 贾建平, 王拥军.急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11(3):211-212.

[3] 丁晓芳.弹力绷带用于妇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护理与康复, 2008,7(5):364.

450006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弹力袜预防性肢体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肢体语言
静脉曲张患者怎样选择弹力袜?
妇科手术后如何选抗血栓弹力袜
下肢静脉曲张的必备神器
——弹力袜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吗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