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的护理观察
2013-02-02董静静
董静静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的护理观察
董静静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5例患者出现偏瘫症状, 2例患者死亡, 其余患者病情获得好转, 健康出院。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实施治疗后, 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严格观察患者病情,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有助于患者尽快获得身体健康。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护理观察
作者选取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 对其实施有效护理, 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 男41例, 女37例, 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52.1±4.2)岁, 其中轻中度脑血管痉挛为25例,重度脑血管痉挛19例, 并发脑血管痉挛34例。
1.2 治疗 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过程中, 一旦发生脑血管痉挛, 应该进行及时有效治疗:①应该对脑组织进行扩容, 稀释血液, 给予脑组织所需血液。②应用尼莫通,利用钙离子的拮抗作用对脑血管痉挛进行治疗和防止, 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给予患者治疗。③对血压进行密切关注, 对患者颅内压进行监测, 达到电解质的平衡, 以及平衡心功能。
1.3 临床表现 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其中第7~14天, 47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 第31天, 5例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主要变现为:①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 而后病情出现恶化。②患者出现昏迷、嗜睡, 波动性意识障碍症状。③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失常, 出现偏痉、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症状。④患者出现急性脑积水, 颅内压上升。
2 护理观察
2.1 一般护理 患者在术后要进行卧床休息, 一般休息时间为3~5周, 将患者头部太高30°, 应尽量休息, 不宜进行过量运动, 不宜过于用劲排便, 不宜早下床进行活动, 否则, 会导致患者出血症状发生, 病中患者一个月内, 应该在床上进行饮食、洗漱以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同时对患者的吸氧、降温、以及呼吸道要进行对症处理, 医护人员应督促患者进行合理的生活休息。
2.2 心理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 常并发剧烈头痛病症, 如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病症, 此时患者极易产生失望、紧张、焦虑等情绪, 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脑血管痉挛病症, 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作为医护人员, 在实施护理工作中, 应该对患者讲解相关病情, 消除患者存在的恐惧担忧心理, 同时与患者的家属相互配合, 严格控制室内环境,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适于休养良好环境, 帮助患者重建信心, 有效促使患者病情获得稳定。
2.3 手术护理 实施早期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可对手术中所产生的分解物和出血块进行清除, 对于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在脑池内实施置管引流,将分解产物以及下腔出血血块进行早期清除, 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前30 min-1 h, 对患者实施甘露醇脱水, 并准备好相关抢救药物, 并建立静脉通道, 在手术中观察患者的面色变化、意识、生命体征, 如存在异常, 及时停止相关操作,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呋塞米以及甘露醇, 可有效预防脑疝的发生。同时, 准确观察患者的脑脊液量、质、色, 并对相关细胞数、蛋白、糖浓度进行检测。同时, 要相应调整引流装置,对引流量的高低进行调节, 保证引流通畅进行, 操作过程中防止引流液出现逆行, 而引发感染情况的发生。
2.4 药物治疗 使用尼莫地平, 缓解患者得到脑血管痉挛病症, 与此同时, 患者会出现多汗、皮肤发红、心动过速、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所以要控制尼莫地平的泵入时间和泵入速度, 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而采取相应的调整, 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等。治疗3 h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平常血压的20%~30%范围以内。同时记录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红细胞压积、肺毛细血管楔压, 并注意患者存在的肾、心功能不全等症状, 要避免使用甘露醇,可使用甘油果糖, 该药物刺激性小。
2.5 检查以及术后宣传 对患者的病症部位进行检查, 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宣传工作, 防止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在对脑血管痉挛进行检查前后, 可对患者使用尼莫地平等药物,该药物可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同时可以有效预防患者病情的发展[1]。
3 结果
78例脑血管痉挛患者通过生命体征、高神经功能的早期监测, 可以确定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并对其采取有效措施或有效治疗药物, 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 在治疗以及预防的共同作用, 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治愈。其中5例患者出现偏瘫症状, 2例患者死亡, 其余患者病情获得好转, 健康出院,在实施护理措施后,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致残率以及致死率明显下降。
4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病症, 其致死率较高。患者颅内动脉, 多支出现完全性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痉挛病症, 病情严重会诱发患者出现脑缺血以及脑损害病症,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目前, 多通过药物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死率, 消除出血病症。但一些治疗方法, 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特征、语言功能等, 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 协助患者进行体能锻炼, 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最大程度上提高预后效果[3]。本组实验中, 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 5例患者出现偏瘫症状, 2例患者死亡, 其余患者病情获得好转, 健康出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实施治疗后, 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严格观察患者病情,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有助于患者尽快获得身体健康。
[1] 唐艳.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抗胆碱药.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9(19):457.
[2] 姜海涛.川芎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陕西医学杂志, 2010, 15(10):412.
[3] 汪云春.依达拉奉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2(6):127.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