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进行咬(牙合)重建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2-02杨林娟

中外医疗 2013年6期
关键词:烤瓷口腔科牙列

杨林娟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临沧 677000

若患有牙咬合异常、牙列缺损伴重度磨损长期不进行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能力和美观,而且可能导致牙合创伤,甚至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长期的过度磨损可使剩余牙齿的牙周受到损伤,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咬合重建。 咬合重建是指利用可摘局部义齿等修复方法对患者的咬合状态进行改善和重建。 有研究表明, 恢复性地升高垂直距离, 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可以降低咀嚼肌张力, 减轻颞下颌关节病症状,消除口颌系统紊乱, 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是目前临床上牙列缺损和咬合异常的主要修复方式,具有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磨除牙体组织较少以及治疗费用低等特点, 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临床咬合重建修复中。 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患者可自行摘除的修复体,它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黏膜和牙槽骨作为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等装置进行固位和稳定, 来对修复缺损的牙列和相邻的组织进行修复。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 可摘局部义齿往往存在体积大、异物感强、影响患者的发音和咀嚼功能以及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等缺点, 限制了它更为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更为合理,修复水平得到提升,对咬合功能和美观的恢复效果更为明显,更加安全和舒适。 近期,有报道显示, 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显著,并有效规避了单纯使用可摘局部义齿的缺点。

该院口腔科对近期收治的42 例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的前提下,在对患者口腔进行咬合重建后, 先采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 恢复垂直距离,然后使用烤瓷固定进行修复,观察并评价这种修复方法对于咬合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口腔科近期收治的42 例牙列缺损和咬合异常病患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1 例,女11 例,患者年龄为43~81 岁,平均年龄为62.3 岁。所有患者均为肯氏I 或Ⅱ类牙列缺损,出现明显的垂直高度降低以及前牙过度磨损现象。 其中上颌缺损患者25 例,下颌缺损17 例。 在造成原因方面,先天牙列缺损17 例,外伤造成的缺损12 例,拔牙导致的缺损13 例。 其中共有3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 经检查,患者余牙的形态均正常, 牙周组织健康, 唇侧无明显骨突和倒凹,牙冠完整,牙体长度在1 /2 以上,未见明显的裂纹,到达重建标准,可以进行咬合重建修复。

1.2 方法

修复方法:治疗前,仔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过往病史,并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测量和记录正中颌位和垂直距离,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完成解剖牙合垫式的活动义齿。 同时制订详细的修复方案, 按方案需要对保留牙的牙体牙周病进行全面完善的治疗。 治疗后,进行义齿的佩戴,要求患者连续24 h佩戴义齿,并对造成不适的部位进行改善。 在戴用3 个月后,用铸造支架式在可摘局部义齿新的颌位关系上进行烤瓷永久修复来重建咬合,永久修复体在制作时应充分满足患者美观的要求。在治疗的6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并对疗效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在42 例患者初戴以及6 个月后进行回访,调查患者舒适度、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等。

以上病例分别按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分布情况以及采用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牙列缺损患者的男女比例以及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在该院所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中,男性稍多于女性。 在年龄分布方面,多为中老年患者,患者主要集中在50~70 岁这一年龄段,平均年龄为62.3 岁,最小患者的年龄为43 岁,最大为81 岁。大部分为外伤和拔牙造成的缺损,部分患者磨损严重。

2.2 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的治疗效果

采用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治疗的42 例病人中,修复效果评价为美观的为42 例,占100%;咀嚼功能改善的有42例,占100%;义齿佩戴舒适的有39 例,占92.9%;治疗效果明显。

在不良反应方面, 除修复后个别患者的基牙龈缘有充血水肿现象,修复体舌侧出现少许牙石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牙根病变、叩痛和松动等现象。 进一步对修复体进行检查发现,固定义齿部分未出现崩瓷、松动和脱落,稳定性好,保持效果理想。

X 射线的检查结果显示,在修复前牙周膜增宽的基牙,修复后牙周膜的宽度基本恢复正常,牙槽嵴高度未见明显改变;在修复前牙周膜正常的基牙,修复后牙周膜宽度基本无变化,牙槽嵴高度无改变。

3 讨论

牙列缺损是口腔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可由外伤和拔牙不当等原因引起,在成人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该病因牙齿缺损的部位、缺牙的数量以及缺牙的时间等情况的不同,对患者的面容、发音以及咀嚼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带来极大困扰。 如果修复不合理、不及时,则可使邻近缺牙间隙牙的倾斜和移位,造成患者对颌牙的伸长,使咬合关系紊乱,咀嚼功能下降,影响消化和吸收,对肠胃功能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严重时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关节症状。 要是食物长期嵌在齿缝中,还会引起龋齿和牙周病。 为了改善发音、提高咀嚼能力,使面容恢复美观,保持口腔颌面系统的完整, 预防牙体与牙周疾病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生,应对牙列缺损进行及时的修复治疗。

可摘局部义齿是临床治疗牙列缺损和进行咬合重建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由人工牙、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四部分构成,人工牙能替代缺失的天然牙, 用以恢复缺失天然牙的功能与咬合关系,基托是义齿覆盖在无牙区牙槽嵴黏膜上的部分,将义齿分散的各个部件连成整体, 固位体是位于基牙上的部分,主要起固位、 支持与稳定作用; 连接体则可以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可摘局部义齿具有磨除基牙牙体组织少、适用范围广、夜间在摘下义齿后支持组织可得到有效的休息,减少组织损伤。 然而可摘局部义齿通常也存在体积大、异物感强、影响患者的发音和咀嚼功能以及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等缺点。 因此,单纯地使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非治疗牙列缺损和咬合重建的理想方法。近年来,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可摘局部义齿来治疗。 因此,可以充分结合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 将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的咬合重建, 有效减少可摘局部义齿的面积,降低患者的异物感,提高义齿的美观性和舒适性,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提高咀嚼能力,纠正患者的发音。

通过对采取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回访后,我们发现,修复率达到100%,修复效果美观,咀嚼功能得到恢复,基本无不适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且所有患者均无根尖病变、叩痛和松动等不良现象。 研究结果显示, 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是一种有效的咬合重建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李玉民,高平,殷恺,等.咬牙合重建相关病例回顾及修复流程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2008,2(1):57-66.

[2] 连文伟,郭小文.上下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1):8-9.

[3] 于雪宁,杨晓东,刘登峰.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重建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咬合24 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5(3):317-318.

[4] 刘莉,雍威.可摘局部义齿结合烤瓷固定修复进行咬牙合重建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11):556.

[5] 马冰冰.可摘局部义齿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6(5):84.

[6] 赵亮.可摘局部义齿修复98 例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1,8(24):706-707.

猜你喜欢

烤瓷口腔科牙列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