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分析
2013-02-02常宁
常 宁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
下肢深静脉血栓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指深静脉中的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而导致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是妇科盆腔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使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甚至致使死亡[1]。 由于该病一旦发生会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甚者可造成患者肝、肺、肾出现栓塞,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因此,对妇科盆腔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十分重要。 为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搜集该院施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27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施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270 例患者资料, 其中有36 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率为13.3%。 患者的一般状况:年龄27~68 岁,平均(43.2±6.3)岁,平均体质量(BMI)为(25.9±5.2)kg/m,其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13 例,合并高血压4 例,高脂血症12 例,附件肿瘤4 例,盆腔恶性肿瘤3 例;发病部位:左下肢15 例,右下肢9 例,双下肢2 例。
1.2 诊断标准
静脉内膜损伤:手术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粘附于损伤的内皮上,当粘附过多时,患者发生血栓。 血液淤滞:①盆腔内静脉过多且管壁较薄,加之膀胱、直肠、生殖器官的静脉丛相互连接,故盆腔内血液容易淤积,血液流速减慢[2]。 ②盆腔手术后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卧床治疗。 加上麻醉方式的影响,术后常需去枕平卧6 h 后再进行翻身运动。 因此,盆腔手术的患者术后四肢易出现胀痛、腰不酸痛等不适症状,还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流减速、发生淤结。 ③手术时受麻醉的影响周围静脉出现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回心血流增加。 血液粘度增高:一方面盆腔手术前大多需禁食、灌肠等常规术前准备,加之术中出血及体内水分的丢失,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另一方面当患者的自身出现某些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某些代谢性疾时,均可使机体内凝血处于高凝状态[3]。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双下肢静脉进行超声检查, 发现压缩障碍时提示血栓的发生[4];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造影检查发现下肢静脉出现充盈性缺损时或其远端静脉增粗和近端静脉变窄者均提示血栓存在。
1.4 治疗方法
采用保守治的非手术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 具体措施:①皮下注射50~100 IU/kg 低分子肝素,2 次/d,连注7~9 d,口服6 个月以上的辅助性抗凝药; 同时对纤维蛋白原过高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并使用尿激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以进行溶栓治疗,该组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 内用药,都给予尿激酶20 万U 融入5℅GS 250 mL 于患肢足背静脉滴入,1 次/d,7~14 d/疗程[5]。 服用适量的阿司匹林及复方丹参等药物进行祛聚治疗。 ②对确诊的患者必须使其卧床2 周以上, 将患肢抬高20~25 cm, 膝关节微屈,禁止检查患者盆腔,防止挤压或按摩患肢。 依据病情程度使用抗生素治疗。 ③在溶栓治疗结束后患肢的肿胀程度显著消退,此时要使用力弹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指导患者少量进行下床运动。
2 结果
在270 例病例中,术后36 例并发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其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13 例,合并高血压4 例,高脂血症12例,附件肿瘤4 例,盆腔恶性肿瘤3 例.上述患者非手术治疗、护理后,其中静脉完全复通22 例,部分复通14 例。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8 例,临床症状消失18 例。
3 护理
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理解信任和配合,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沟通,消除患者不良心理。 对高危患者如中老年、肥胖者更应重视,仔细讲解手术方式及各种预防治疗护理的方法,并训练患者掌握在病床上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 早期在床上用力作跖屈背伸等简单运动,并尽可能的下床活动。 培训患者掌握术后减痛,深呼吸运动的方法,注意下肢皮肤颜色、温度, 肢体活动等情况,每隔4 h 对患者进行1 次观察,了解其患肢的皮肤及动脉搏动的情况,并测量下肢周径,以了解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观察皮肤黏膜瘀斑、瘀点,齿龈出血、鼻出血、咯血和消化道出血,若有异常报告医生,饮食指导,饮食清淡少盐、 低脂肪、 富含维生素。
4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临床手术后卧床治疗的患者。 其血栓容易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其他器官而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塞,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确诊均应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现对其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与保守治疗两种。 该组资料内的36 例患者均具有以下特点:①盆腔内静脉较多且密密聚集,加之静脉壁薄,静脉无筋膜和外鞘等解剖结构,故血液容易凝结;②盆腔肿瘤的患者,由于肿瘤的的病理产物干扰患者的血循环系统, 导致血液处于高度凝结的状态[6];③盆腔手术时造成患者盆腔及其周围静脉丛的损伤;④术前的扩容治疗,术中的肌肉松弛治疗以及术后的卧床治疗,腹部压力的增加会因年龄的变大或内科合并症患者的身体恢复慢而延长;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内科合并症等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升高, 因年龄的增长或内科合并症患者的身体恢复比较慢而致使手术后卧床时间延长。 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常会伴随下肢突发性的疼痛、乏力、皮肤变色以及升温等症状,但早期的症状表现比较轻微,狠容易导致漏诊。 静脉造影虽然能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黄金标准, 但该方法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率比静脉造影要高。 目前CT 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常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可成功检查出被怀疑但无临床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上所述,妇科盆腔手术尤其是高龄及内科合并症等高危患者,一旦发现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应立刻采取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对确诊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案, 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1] 高彦韬.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l1,38(17):117-118.
[2] 陈素琴.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70-72.
[3] 卢运萍,林善群.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60-62.
[4] 唐俐.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67-l68.
[5] 卞荣娣.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