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练习的误区
2013-02-01蒲晋
蒲晋
【摘要】练习课是新授课的生长性的延伸,但是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意义的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文章首先指出中专数学“练习”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阐述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练习;中专;数学
练习是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走出中专数学课堂练习的“误区”是指通过找出课堂练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误区:
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练习内容流于形式。有些教师只是按教材编写的题目进行练习教学,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提及的练习进行适度的开发,学生学得沉闷,教师教得吃力。
其次是重视解题结果的正确与否,忽视解答过程的思维发展。这表现在教师让学生做完题目后直接对答案,然后对复杂的题目进行集体评讲,走过场,只关注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对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关注是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认为我只要答案正确就可以,对过程的关注就会越来越少,思维变得越来越狭窄。
最后是“量多质差”,忽视练习的有效性。这表现在教师自己模仿例题,出了很多的习题,让学生大量地做相仿的题目。这种教学不仅练习的效益不高,而且还忽略了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的运用以及情感的体验。这样的练习课只是一种重复,充其量可以看作为是新授课的重复。周而复始地反复,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
如何走出练习的“误区”?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练习应该是有效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所设计的课堂练习有效,有利学生发展。
一、明确课堂练习的功能
1、教育功能。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数学知识具有应用的广泛性,结合课堂练习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补充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现象与本质,可以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过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同时学生对课堂练习的态度、解题的策略、练习的效率等方面,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也会受到教育与启迪。
2、巩固功能。在数学课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就是新授课,上新课前有为学习新知识服务的预备性练习。新课过程中结合有关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新课结束时巩固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还有提高性对比练习、综合练习,或为后继学习作孕伏性练习,或为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的思考性练习等,总之新课后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进一步理解、巩固、掌握,以及各种技能形成。
3、反馈功能。课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一节课常要安排多次反馈性练习,如前面所提的预备性练习、新课中的反馈练习、巩固练习以及课后练习等,以便得到强化,错误得到纠正,及时调控教学进程。
二、掌握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课堂练习设计必须内容科学,必须符合教学内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客观规律,同时设计的练习要目的明确。
2、层次性原则。课堂练习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练习到发展性练习。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考虑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练习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练习太易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
3、针对性原则。课堂练习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求练习数量和难度,而应根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关键、重点、难点去设计练习。
4、多样性原则。课堂练习设计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从题型上有填空、选择、解答等,从方式上有口述、动手操作、书面练习,有单项练习也有综合系统练习等。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
明确有效课堂练习设计的关键是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课本的例习题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即其对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解题策略形成都具有一定典型作用和潜在的价值。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都是十分精练,仅是完整的解题格式,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思维过程,如果一字不漏地抄上答案,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去做什么”,这种教学充其量学生只能获得一种模仿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搞懂解题依据是什么知识,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样形成解题过程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练习,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在知识和难易程度适宜的基础上设计有一定的“坡度”、“难度”、“密度”的习题,练习时注意加大知识间的“跨度”,变换形式间的“角度”,求新、求近、求活,让课堂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让学生身处“做题初,趣已生;做题时,趣愈浓;做题终,趣不尽”的学习情趣中,那么我们的课堂练习就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