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激励学生的八种方法
2013-02-01陈莹
陈莹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人瞩目和爱护,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思想。很多孩子习惯被宠爱被赞扬,却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当面对竞争失败后容易抱怨,当遇到学习成绩下降后容易放弃,当面对困境时更容易变得脆弱敏感。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要适时地出现在学生的身边,做他们的心灵导师,激励困境中的学生们战胜困难,激励落后的学生们走出阴霾,激励失败的学生们找回自信,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如何更好地激励学生,成为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什么是激励呢?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内驱力,朝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旨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活动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的活动动机,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道德的动机,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引导。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激励学生的八种方法。
一、设定目标
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诱发学生的积极动机。事实证明,在一个班级里的优等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同班学生之上,所以他所建立的学习目标较高;中等生居于中间的地位,则往往采用中庸之道,安于现状;至于学困生,则常表现出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不抱希望,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心理。对学困生,教师的工作应该先设立低层次的目标,使他们有取得成功的希望,然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消极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反之,如果急于求成,要求过高,不顾层次差别而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必将挫伤相当数量学生的积极性。
二、充分信任
教师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法对于学困生较为实用,效果明显。大多数学困生都有一种自卑感,认为自己成绩差,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自己,有沉重的思想负担,因而对学生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性,乃至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成绩很难提高。
三、真心关怀
教师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给学生以关怀,调动学生为实现目标奋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关心、赞许或鼓励时,就会感到温暖和振奋,使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时,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关怀和帮助,甚至还受到冷嘲热讽时,其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挫伤,影响学习兴趣。
四、情感真挚
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友爱合作的感情,彼此融洽相处,以诚相待。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就会热爱学习,自觉学习。如果师生间缺乏这种友好合作的关系,缺乏互相间的感情交流,甚至抱互不信任、对立和敌视的态度,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的任何教育都不会发生作用。在学校里,常常有些被老师“忽视”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成功与进步不大关心,冷漠视之,该肯定的不肯定,只在他们犯错误或成绩不佳时进行批评指责,这不但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厌学思想,还会使他们拉帮结伙,形成一股对抗学校和教师的消极力量。
五、适时奖励
适时奖励是通过必要的奖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随时留心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一点,都应及时给与肯定、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对差生和后进生,更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是有潜力的,感到希望之光尚存,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然,在运用表扬和奖励手段时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适当的表扬使学生学会自尊,不适当的表扬,会使学生自负和骄傲。
六、设置竞赛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竞赛,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竞争结果可能会使获胜者更努力地学习,使失败者灰心丧气,教师需积极做工作,让竞赛失利者迎头而上,树立信心。通过竞争,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而不要搞成单纯的夺锦标、争名次,要使大多数人增强信心。
七、适当惩罚
通过批评、处分等惩戒形式来抑制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教师在使用此法时应注意了解学生中的舆论倾向,尊重事实,绝不能感情用事,处理不公正或动辄指责,甚至对学生人格进行侮辱,给学生留下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使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并可能迁怒到教师的课堂上,以不听课或故意搞恶作剧加以反抗,产生与教师意愿相违背的效果。学生真正有缺点或犯错误时,教师若能剖璞见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以善意引导,其教育效果会更好。
八、为人师表
通过教师行为的示范作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的统一。教师是影响学生最积极最深刻的因素,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老师,能够深刻鼓舞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一个教师如果言行不一,不注重自身职业的道德修养,势必会失去在学生中的威信,削弱教师教育作用。在学校常听学生议论,最喜欢听某老师的课,最怕上某老师的课,这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水平,其中也包括教师的人格的力量。因此,教师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搞好本职工作,重视学生方面反馈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
教师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特点,深入调查研究,巧妙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