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13-02-01张曼
张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初步了解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在找角、画角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分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六个图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圆、圆环、椭圆。学生将图形分成两类,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汇报。(总结: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都有角,圆、圆环、椭圆都没有角)
3.教师用课件演示出角。
4.教师揭示、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5.教师组织学生齐读课题。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一)找角
1.课件出示教师收集的生活中的角。
2.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观看后的感受。
3.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角。
(二)变角
1.找角
(1)教师组织学生将学具袋中的学具按照有无角进行分类,并说一说它们的角在哪?(2)学生展示在学具上找到的角,其他学生进行评论。(3)教师组织学生摸一摸找到的角,感受角的特征。(4)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角的特征。(5)教师结合角的特征讲授角的组成部分并板书。(角的组成: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6)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学具说一说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2.变角
(1)教师引导学生用没角的学具创造一个角。(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3)学生展示,说做法,并指出顶点和边。
(三)辨角
1.教师再次总结角的组成部分。
2.课件出示真假角,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四)做角
1.教师引导学生用身体做一个角并指出顶点和边。
2.学生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五)画角
1.教师让学生自学书中画角的方法并尝试画一个角。
2.学生汇报画角的方法。
3.课件出示画角的正确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观看。
4.师生共同总结画角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5.学生自己练习画角,并标出角的组成部分。
6.展示学生画的角,师生共同点评。
三、小组讨论,拓展提高
1.教师让学生思考什么决定角的大小。
2.教师让学生讨论什么因素决定角的大小。
3.课件出示:“红蓝角之争”。学生观看并讨论边的长短是否决定角的大小。
4.师生共同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5.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并擦短边,引导学生观察:刚才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6.教师组织学生用角的模型变化角的大小。
7.师生共同总结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8.演示变化角的大小,使学生更深理解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9.组织学生用身体做一个角并变化它的大小。
10.学生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1.练习一:对角的基本特征进行判断。
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画角时,先画( ),再画( )。
判断:
(1)边越长,角就越大。 ( )
(2)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
2.练习二:出示图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角。
3.练习三: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一条线,并沿其剪掉,思考剩下的部分含有几个角?
五、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其他同学补充。
2.师布置思考题:放大镜能否真正放大角?
3.出示生活中的角,师生共同欣赏。
师:角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以后我们继续学习!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