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之后
2013-02-01何佳铭
何佳铭
我的小学,是一直玩儿过来的。
现在回想,那时的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放学之后。
“喂,今天放学后一起回家哦!”同院的好友小頔隔着一个班冲我喊。
“没说的!”我兴高采烈地回应她。那时的我无忧无虑,总是莫名其妙地快乐活泼。
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吃着一元一包的干脆面,踩树上掉下来的“毛毛虫”,看路边卖小玩意儿的摊贩,或是过天桥时撕下城市“牛皮癣”,是我们永远玩儿不腻的项目。有时候高兴了,我自告奋勇地贡献出我的拉杆书包,我们轮流坐在上面,另一个人拉着跑。那时天真的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那么快的速度摔下来会怎样。
有一天放学很早,我和小顿一直在院子里玩儿,玩累了就躺在小区的草地上。
“去地下室探险吧?”小顿提议。“好啊!”我热血沸腾地蹦了起来。
我们小区的地下室,楼与楼的下面连成一片,交织错杂。从A座下去,便能从F座出来。院子里的孩子都想下去玩儿,可真正敢去的却很少。他们或是被大人们阻止,或是害怕黑暗不敢下去。
我们和他们可不一样。
拿了手电筒,我们便从D座的楼梯走下去了。下面并没有大人们说的那么黑,有壁灯的照射,只是有些昏暗罢了。走廊狭长,两旁是一扇扇的房门,里面或是住着物业工作人员,或是堆着些成山的破烂儿。
再往深处走,房门内人们聊天的声音渐渐没有了。我和小顿手拉着手,通道里.只剩下我们的脚步声和紧张的呼吸声。
“吱吱吱……”我和小顿顿时停住。
“吱、吱吱……”
是老鼠!我和小頔对视一眼,“追!”循着那声音的来源便冲过去。
大胆的我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结果是——老鼠没追到,我们反而在地下迷路了。七拐八拐地走来走去,却越走越不对劲;敲两旁的房门,却没有人回应。
“怎么办,出不去了啊!”小頔害怕地蹲了下去,声音哽咽。
我不知该怎么安慰她,忽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那声音有点儿沙哑,但我还是一下就听出来了,是妈妈!“我们在这儿!”我和小頔跳了起来,激动但又有些害怕地喊。妈妈不会因为我闯入地下室而揍我吧?
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妈妈看到我,焦急的脸上一下子有了光亮。她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们俩,如释重负地说:“你们在这儿啊,吓死我了!找到了就好,找到了就好……”奇怪,妈妈的嗓子那天坏得出奇。
孩子总爱忘事。第二天起床,昨天的恐惧和无助早就抛到了脑后。只安分了几天,每天放学之后我们还照样疯玩儿。
大概是嫌我们太闹了,小頔的妈妈有一天说:“你们呀,消停会儿吧!再跑丢了我们可没工夫找你们了。那天,你妈妈为了找你跑遍整个小区,在地下室找了好几圈,嗓子都喊得说不出话了,脚上也起了几个大泡呢……”
每天放学之后的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是快乐的、美好的;可对妈妈来说,却是焦虑的。我忽视了在我放学之后妈妈不停看时间的心情,在窗前俯视整个小区的身影,在院子里找到我时如释重负的表情。
突然问,懂了些什么。
如今,放学之后,我们不再东游西逛了。每次都是和小頔一起赶快回家。不过,回想起以前放学之后的时光,仍觉得是幸福快乐的。
同学点评
第一次吸引我的是那句“没说的”。俏皮可爱的语言,使我觉得清新自然。接着一幅幅画面浮现在眼前,让我也仿佛抛弃了一切烦恼,在夕阳中放肆地嬉闹。被困在地下室了,一大段看似无用的描写以妈妈的拥抱收尾,本以为将要落入俗套,但作者笔锋一转,续写她快乐的童年。“突然间,懂了些什么”,标准的转折句用在这里却多了些味道,原来作者描写的母爱没有苦涩伤感,没有眼泪悔过,只是纯,只是真,所以关。
(陈佳代)
文章紧凑地描写了几个放学后的片段,每一个都能吸引读者,给人以童年的气息。与伙伴们玩耍、对话,牵动着读者的心绪——放学之后的放纵不就是这样吗?简单的文字流露出纯真的感觉。
(鞠佳禾)
这篇文章写得充满童趣,让人觉得两个嬉闹的,j、朋友就在读者眼前似的,妈妈的爱和孩子的顽皮在文章最后巧妙交汇在一起,感人至深。有妈妈的关怀,放学之后的时光自然是幸福、快乐的。
(陈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