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景山学校九年级学生谢天娇

2013-02-01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菜园子葡萄藤三味书屋

我的百草园和三昧书屋

初秋的清晨,在北京东郊一个寂静的花园里,一扇红木门轻轻地开启,走出一个15岁的女孩。她轻快地来到花园的东北角,开始做她每个周末的“功课”:给家里的20只散养鸡喂食。

这个女孩就是我。我给鸡添上一大盆谷物,然后去菜园子里摘一大把尽量老尽量丑的菜叶,作为鸡的加菜。然后我钻进掩映在冬青之中的鸡窝,拾起一个个躺在草丛中的鸡蛋……

这就是我的“百草园”。这个百草园,可比鲁迅先生的强多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只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子而已,也就是我的百草园的十分之一。

我的百草园的北面,是五棵常年翠绿、与房顶等高的雪松。顺着草地走去,便是一片枝繁叶茂、围绕着鸡圈的树林。在鸡圈的右边,是令鲁迅先生自叹弗如的菜地。草地上的片片青菜畦绵延至开阔的东南方,三棵大柳树气宇轩昂地傲立屋前,两棵年年硕果累累的李树依偎在柳树的脚下。西面的几棵枣树和枝蔓疯长的葡萄藤混杂在一起。还有柿子、杏子、海棠、丁香、山药,以及各种不知名的小树和野花点缀在花园的各个角落。

我的百草园,是我作文的全部素材库。篱笆边上美艳绝伦的玫瑰,那群高贵优雅如公主般的大白鹅,还有那些足迹遍布花园每个角落的蚂蚁,它们都曾是我作文中不可替代的主角和独一无二的明星。

参观完百草园之后,再谈谈我的“三味书屋”。我的三味书屋,更是比鲁迅先生的强。据鲁迅先生自己描述,他的三味书屋其实只有一“味”:那就是枯燥无味。而我的三味书屋,有名副其实的“三味”。

第一是自由之味。从小到大,我那“圣明”的爸妈一直给我以逛书屋的“自由”,取代了像其他同学那样上课外班的“徭役”,这真让我常常暗自高呼“自由万岁”!

第二是自然之味。书房的窗外,一年四季风格各异的景色映入眼帘。春天是玉兰花儿朵朵开,夏天是缓缓爬行的葡萄藤,秋天是垂下枝头的串串果实,冬天则是雪中怒放的腊梅……这些赏心悦目的风景,好像是一幅幅随季节变换的田园画,那不锈钢做的窗框,仿佛是一个浑然天成的银色画框。

第三是思想之味。我的三味书屋,有家庭图书馆最浩瀚的收藏。《乾隆大藏经》散发出深邃而又神秘的气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每一页,都书写着人类历史上最辉煌耀眼的一幕,《西方大师经典》则让人感慨天地之沧桑,万物之渺小。面对着《史记》、《资治通鉴》,还有《中国古代野史》……华夏民族那沉浮不定的漫漫五千年之路仿佛历历在目,我的心仿佛要追随着这些古朴厚重的文言词句,回到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壮阔时代。手捧我爸妈用过的旧课本,不禁令我遐想他们当年留学美国时的风华正茂,身处世界最高学府时的荣耀与自豪……

如此三味,让我神往,让我沉思。

我的百草园,是我栖息的居所;我的三味书屋,是我灵魂的家园。我在我的百草园,度过我的童年和少年,展望着未知的明天。我在我的三味书屋,阅读并思考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1年9月获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我的青春故事”征文“优秀奖”;

2011年《放弃冷漠》发表于《帅作文》;

2010年7月《“双龙出海”岫玉船》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冰心文学大赛银奖;

2007年12月《葬鸟》被选入《小学生作文辅导》;

2004年当选“中国少年记者”;《我家的田螺》获“全国万校中小学新作文大赛·小学低年级特等奖”,同时被收入《2004年度中国少年作家文集》

猜你喜欢

菜园子葡萄藤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葡萄藤上的塑料袋
外婆的菜园子
乖乖兔的菜园子
扎西的菜园子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短文三则
葡萄藤和老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