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学生学习器械体操心理障碍的几点做法

2013-02-01柳绪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34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体操身体素质

◆柳绪强

完善的器械体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合作与竞争的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承受挫折与压力的意志。但是,由于器械体操运动动作难度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若教师不能正确引导,积极预防和消除,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 学生在器械体操学习中存在的几种心理障碍

恐惧心理 器械体操具有动作难度大,空间复杂,存在危险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力量薄弱、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例如学生在学习单杠项目中的骑撑,练习跳马和跳箱等支撑跳跃等动作时,害怕摔倒、掉下甚至受伤,产生抗拒情绪。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而且还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从而形成越怕越不敢做、越不敢做越怕的局面,也就产生了心理障碍。

“经验”心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学习体操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先前受过伤的“经验”,这种经验将可能使他终身难忘。学生在心里走不出受伤的阴影,对器械体操的学习就会敬而远之,再不敢去尝试和体验。

自卑心理 由于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差别。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安排教法,统一的要求将使学生对器械体操的学习望而生畏,不能很快掌握技巧,顺利完成动作,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认为自己的能力天生不如别人,失去学习的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练习效果。

心理障碍的存在,极大挫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勇气。教师只有找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勇敢地面对和挑战。

2 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学生的身体素质差,不能顺利完成动作 学生由于平时锻炼不足而导致身体素质较差,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心理胆怯,不能顺利完成动作,对学习失去信心。

学生缺乏对器械体操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倦心理 由于器械体操动作复杂,难度大,学生完成困难。加之教师教法简单,练习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兴趣,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

教师的教学艺术不高,不能吸引学生,学习气氛不浓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没有层次,甚至过高,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教学缺乏有力的保护与帮助措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帮助,练习时受挫或受伤,学习目标达不成,产生消极心理。

3 几种防止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有力保障。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参与相关活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器械体操的兴趣爱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参与练习的热情,培养自主参与的意识。

学生对学科的喜爱多是源自对教师的崇拜。因此,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不同特点的学生完成动作,利用它们的示范帮助学生建立能够完成动作的信心。教师再通过自己优美正确的示范和准确的讲解,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看清楚并了解动作结构,感受完成动作的轻松,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如在教学较复杂器械体操动作技术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或录像,利用动作慢放等手段,让学生观察动作方法和过程,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表象,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在教学器械体操前,组织学生观看体操运动员的精彩表演,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视频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在欣赏中观察,在观察中学习动作方法,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提高身体素质,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进行器械体操学习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为器械体操学习储备能量。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爱国教育培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利用残疾人运动会上的感人故事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震撼学生的心灵,鼓励学生要顽强不息,不怕苦,不怕累;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不断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和愿望,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做好保护与帮助,给予学生安全感 保护和帮助是器械体操运动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预防体操运动带来伤害的重要安全措施。正确的保护和帮助,可帮助学生成功完成技术动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防止运动损伤。如果措施不当,管理不力,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必定对教学和学生身心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学生才能建立对教师和同伴的信任,获得安全感,才能减少心理压力,更有信心、更大胆地完成好动作,提高动作的质量。

保护和帮助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初步阶段,多进行保护和帮助,让学生心里无忧,大胆实践。根据练习效果,然后慢慢地过渡到适时进行保护和帮助的练习阶段,让学生逐步尝试独立练习。最后在教师的可控范围内,让学生脱离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动作,不断体验自我成功的乐趣。

优化时空条件,帮助学生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教师的教学要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由易到难,不断优化完成动作的时空条件,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差异,将练习的难度分为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愿选择练习难度尝试练习。教师要不断巡视学生的练习,根据学生的练习效果,不断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挑战。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首先正确体验动作,体验成功,获得完成动作的成就感。同时,对于动作难度的提高也不易操之过急,应小步勤挪,让学生在不断成功的基础上选择挑战难度。例如,在教学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采用斜坡和平面两个层次的教学练习,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在教学分腿腾跃体操动作时,分高低两个高度练习,让学生首先低一点儿地腾跃,然后再练习高的腾跃目标。没有了障碍的体操练习,学生乐在其中。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享受运动快乐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语言鼓励评价,让学生在肯定中不断实践和超越自我。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个人自评的有机结合,全面肯定和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得到参与的幸福体验。在难度选择上采用星级评价,将练习难度分为5个星级层次,最低为一星级难度,最高为五星级难度,学生根据实际能力自主选择星级难度练习。通过星级难度挑战,不断刺激学生对新目标的追求和挑战。学生在激励中练习,在练习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获得快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有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器械体操课上将更加自信,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将如约而至。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体操身体素质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头脑体操